•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专栏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封面文章
  • A5:基金·封面文章
  • A6:基金·封面文章
  • A7:基金·基金投资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市场
  • A12:基金·专访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基金减仓收缩战线 或转战低估值蓝筹
  •  
    2011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11版:基金·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1版:基金·市场
    基金减仓收缩战线 或转战低估值蓝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减仓收缩战线 或转战低估值蓝筹
    2011-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晓婧
      漫画 高晓建

      对于通胀的演绎,显然已经成为基金业最为关注的焦点。正如公募巨头华夏基金所言,通胀形势如何演化将决定市场能否产生全局性行情以及结构性机会的来源。

      然而,对于通胀形式的预判,各基金投研团队的预期多少有些混乱。显然,市场对于未来更长远的宏观数据变化并没有一致预期,因此,当前市场的大幅震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基金间的分歧。

      不过,在紧缩预期攀升之后,股市承压则在基金中达成共识。弱市之下,多数基金则选择了收缩战线,主动减仓。年初至今,基金仓位连续三周下移。而基金的调仓、换股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市场下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报记者 吴晓婧

      通胀!通胀!

      “最近卖方机构轮番上调自己对于2011年CPI的预期,普遍预期1月份CPI较高,因此政策依然会很紧。”在天治基金投研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认为,目前通胀在迅速向各个部门传导,通胀预期强烈,因此单纯采用行政手段或数量型货币政策是不够的,最后还是需要加息,通过降低经济增速来降低CPI。因此未来几个月市场会持续地担心加息,大盘难有系统性上涨机会。

      “流动性预期恶化所带来的冲击是影响市场的直接因素,但背后的深层次担忧还是在于通胀可能的超预期上行。”这一观点几乎在基金业内已经达成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从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食用农产品价格仍在持续快速攀升。基金认为,1 月CPI 超预期上行的可能性非常大。此外,近期的极端天气也给CPI 的运行带来悲观预期。美欧对于2011 年小麦等农产品产量下调的预测则从外围加剧了对于价格走势的悲观预期。而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价格的反映将会更为直接。

      东方基金认为,冬季结束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供给紧张态势依然存在,而春节前后食品饮料等需求保持旺盛,按照目前食品价格的态势,1月份很可能仍然维持高位,控通胀可能仍是当前主要任务。在东方基金看来,以收缩流动性和管理通胀预期为目的的政策可能将陆续出台,敏感时间点可能为春节前后。

      不过,大成基金则认为1月CPI高于2010年12月属正常 (春节等因素),2月及以后半年内CPI会逐渐回落,形成“经济高增长、通胀相对回落”的格局。

      显然,市场对于未来更长远的宏观数据的变化并没有一致预期!

      对此,更多的基金采取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例如,华夏复兴基金认为,在通胀压力较大、政策较紧的背景下,2011年一季度市场难以出现整体性的机会,主要是结构性的机会;其后,如果控通胀的货币政策和行政措施的效力逐渐显现,通胀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市场的风险偏好会重新上升,在经济平稳增长、股市估值较低的背景下,可能会出现整体性的机会,估值较低的周期型个股会有更好的表现。

      投资转向

      撤离高估值的中小盘个股,转向低估值蓝筹,市场的大幅下挫使得基金投资羊群效应再起。部分基金经理认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通胀后期,蓝筹会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从近期采访来看,回避低流动性、高估值的小盘股,成为近期基金操作的重点。

      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前期市场过于热衷的主题投资、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板块里如果很多股票业绩达不到之前市场乐观预期的话,这部分资产风险是比较大。近期逐步兑现估值过高的小股票是操作的重点。”

      “大市值股票和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差异很难进一步扩大。”交银成长基金经理认为,“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运行轨迹将从估值推动过渡到盈利驱动,具备扎实的盈利增长的行业和公司的股价有望有较好的表现,市值大小和行业背景将相对淡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报及业绩预告的逐步披露,金融、地产等个股年报不乏亮点,等看好金融、地产等低估值蓝筹的基金经理也在逐渐增加。

      国投瑞银基金投资副总监徐炜哲认为,2011年特别是在上半年,会是以价值类和低估值类股票为主打的市场。“相对于三四十倍的消费或者新兴产业,我更青睐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从较长周期来看,从目前价位买进银行或地产,都可能会赚钱但不会赚大钱。

      博时上证超大盘ETF及联接基金经理王政认为,1季度成长类小盘股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少,大盘股由于估值较低,同时具有持续盈利支持,是值得中长期建仓的良好投资标的。

      华宝保康消费品基金经理的观点则更为鲜明,其表示配置主线看好以地产、银行、农产品以及带资源属性的大消费,其次兼顾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类板块中的低估值个股。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判断未来美国复苏将会与新兴市场形成共同争夺资源的局面,同时新兴市场的货币紧缩政策难以对冲美国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1年上半年流动性和基本面都支持大宗商品、农产品等资源品的价格继续上行。

      不过,依然有部分基金经理依然对周期股持谨慎态度。例如信达澳银曾国富认为,“纯粹从估值角度看,银行、地产等周期股估值确实已经比较便宜,以较长的投资周期考量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但投资者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就2011年而言,如果调控措施陆续出台,大部分时间这些板块都很难出现趋势性的机会。立足于当前的时点,一季度为抑制投资和信贷冲动、抑制通胀而出台多种调控措施的可能性非常大,压制周期股行情的因素并没有消除。”曾国富表示,基于上述原因,他会非常谨慎地择机配置周期股。

      仓位持续下移

      弱市之下,多数基金选择了收缩战线,主动减仓。年初至今,基金仓位连续三周下移。而基金的调仓、换股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市场下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据记者了解,近期机构对股票型基金的赎回力度有所抬头,则进一步增大了基金的“兑现”压力。

      “在市场整体低迷的同时,股价结构调整剧烈,基金调仓压力愈加明显。”德圣基金分析师认为,“这种情况下,基金短期策略只能顺势改变。”

      德圣基金仓位测算显示,上周各类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主动型基金仓位均显著下降。其中,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4.6%,相比前期下降1.95%;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1.73%,相比前周下降2.42%;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2.7%,相比前周下降1.84%。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大幅下跌6.26%,被动减仓效应明显;但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主动减持都超过1%。

      值得注意的是,非股票投资方向的其他类型基金上周仓位同样大幅下降,尤其是少量投资股票的偏债类基金减仓迅速。

      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上周193只基金主动减仓幅度超过2%,占全部测算基金的37%;其中70只基金主动减仓超过5%。另一方面,敢于在大跌中逆市增仓的基金则成为绝对少数派,仅36只基金主动增仓超2%,占测算基金的6.9%,其中仅7只基金主动增仓幅度超过5%。

      具体来看,上周多数基金选择了顺势减仓,尤其是一些操作风格较为灵活的基金大幅减仓,如信诚、东方、天治、银河等中小公司旗下部分基金减仓迅速。华夏旗下多只基金如华夏精选、华夏策略也迅速大幅减仓。同时债券型基金减仓幅度远大于股票型基金。而在市场恐慌性下跌中,前期减仓的光大系基金则是不多的逆市增仓者。大成、南方、汇添富等旗下基金虽然仓位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相对重仓配置,这些基金短期净值波动风险仍然较大。

      不过,在新年伊始行情突然转变,基金在仓位控制上并没有体现出其前瞻性,偏股型基金净值大幅下挫。年初至今沪深300指数下跌4.63%,而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跌幅则大幅超出市场的下跌,而去年的绩优基金,多数净值下跌幅度甚至超过了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跌幅。

      中国银河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7.54%,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7.24%。从偏股型基金来看,股票上限为95%的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7.4%,股票上限为80%的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5.93%。灵活配置型基金中,股票上限为95%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下跌7.4%,股票上限为8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下跌6.53%。

      目前跌幅最大的股票型基金为一只中小盘基金,跌幅已经达到12.35%,偏股型基金中跌幅最大的下跌逾10个百分点,灵活配置型基金跌幅最大的亦超过10个百分点。

      除主动减仓外,近期公募基金开始大举派发“大红包”,变相降低仓位。据上证报资讯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公告分红的基金已经达到125只(不包括QDII),涉及金额高达168亿元。业内人士认为,“选择目前时点进行分红主要是对后市不太乐观,想通过分红来锁定部分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