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专栏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封面文章
  • A5:基金·封面文章
  • A6:基金·封面文章
  • A7:基金·基金投资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市场
  • A12:基金·专访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近六成基民选择“持基不动”应对流动性紧缩
  • 紧缩背景下的投“基”上策
  •  
    2011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互动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互动
    近六成基民选择“持基不动”应对流动性紧缩
    紧缩背景下的投“基”上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紧缩背景下的投“基”上策
    2011-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王蕊:
      大盘股有阶段性机会
      在宏观政策趋紧、政府调控以及收流动性的背景下,大市值股票很难出现趋势性的上涨。因此,基金经理把握大盘股阶段性的机会比较重要。
      庄正:
      中小盘股仍将活跃
      流动性在打压中小盘的同时也限制了大盘股的上涨,在紧缩的货币政策平静后,中小盘股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和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细化政策刺激下仍有可能成为市场的热点。
      倪韵婷:
      上半年债市无趋势性机会
      目前紧缩政策预期仍在,今年上半年债市不存在趋势性机会,同时,由于股市上半年震荡的概率也较大,因而上半年债券基金业绩可能较弱。但债券收益率达到高点后将成为建仓良机。

      时间:2011年1月20日14:00~15:30 地址: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

      嘉宾

      王蕊: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

      倪韵婷: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

      庄正:阿尔法基金研究中心总监

      投票总人数:5711人

      峰值:355

      发帖数:117

      今年市场风格转换会否上演?

      游客25323问:请问基金对一季度行情怎么看呢?

      庄正:从已披露4季报的基金表述看,基金经理1季度对市场整体的看法分歧较大,有基金经理认为上半年经济触底反弹的概率较大,不必过于担忧流动性紧缩,市场震荡向上的概率大于向下的概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1季度国内经济运行平稳,但通胀压力仍十分明显,货币和信贷相对紧缩和股票供给压力仍然存在,市场难以实现系统性扩张,更多维持震荡。但是在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上,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均认为“高成长”和“低估值”面临取舍,实际做法上部分基金经理已经对高估值的医药等做了减仓,并开始布局低估值的周期性板块,而部分基金经理仍看好经过调整后的消费品等行业。

      游客24809问:流动性紧缩对基民投基有影响吗?

      倪韵婷:整体来看,2011年股混型基金业绩有望随着市场先抑后扬,市场久违的大小盘股的风格切换也有望出现。上半年仓位适当、风格稳健、配置消费、新兴产业板块较多的基金有望获得超额收益,而下半年周期、蓝筹板块配置较多或者股票仓位较重的基金有望胜出,由于多数基金投资思路相对稳定,难以随着市场的改变及时调整,届时基金业绩的延续性可能较差甚至可能出现反转。同时,2011年我们仍然认为股市将呈现结构性行情,个股的分化较为严重,因此我们优先选择选股能力强的基金作为投资对象。此外,2011年我们判断整体市场是上涨的,在主动型基金中,基金的仓位较高可能会有所受益,所以我们在选股能力突出的基金中优先选择仓位较重的偏股型基金。

      游客24807问:前期中小板和创业板跌得很厉害,是不是风格要转换了?对基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倪韵婷:前期A股市场大盘蓝筹股受政府调结构政策影响持续走低,但估值已经严重低估,而中小盘股估值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持续上涨,估值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短期来看,风格转换随时可能出现,但很可能是阶段性的,启动时间和持续时间都难以预测。基于这种判断,我们建议已经持有中小盘基金的投资者可以继续谨慎持有,而尚未购买的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可以考虑投资风格较为均衡的基金。

      今年哪类基金胜算大?

      游客25314问:今年市场一直在震荡,要选主动管理的股基,应该如何挑选啊?

      王蕊:从今年以来的行情推测,大市值股票出现阶段性机会比较大。在宏观政策趋紧、政府调控以及收流动性的背景下,大市值股票很难出现趋势性的上涨。因此,基金经理把握大盘股阶段性的机会比较重要。同时,对于中小盘股票,其风险必须引起重视,未来只有那些盈利模式清晰、业务扩展顺畅、长期成长性好的公司,短期的高估值才是可以承受的。受政府鼓励新兴战略产业的影响,中小盘股仍会有表现机会,而今年将加大基金经理的选股难度。因此,投资者今年如果选择主动管理的基金,应该更加关注选股能力较强,同时注重行业轮动的基金经理。可以关注主要投资于中小盘,而历史上业绩良好的基金。

      游客25315问: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配置一些指数基金?

      庄正:从市场的估值水平看,2700点处于历史上平均估值水平的下部,长期投资机会较好;但是投资者是否需要购买指数基金,仍然需要看结合市场以及结合投资者本身风险偏好,做好投资品种和投资方式的投资规划。首先,从市场看,货币政策紧缩可能意味着即使大盘蓝筹估值较低,市场流动性不支持大盘蓝筹上涨,买入指数基金短期仍面临一定的大盘指数震荡风险,又或者上涨中中小盘风格指数基金会强于大盘风格指数基金,投资者需要做好品种选择。其次,指数基金属于相对风险比较高的基金品种,更适合抗风险能力较强的投资者,由于指数波动较大,在投资方式上投资者也应该有所选择,分期分批、定期定额投资指数基金或许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会更加适合。

      游客24809问:流动性紧缩背景下,债券基金有没有机会?

      庄正:判断债券基金有没有机会,最主要是判断市场环境对债券基金运作得好坏。而债券基金的市场运行环境主要可以考虑两块,一块是债券市场,一块是股票一级市场打新。对于债券市场来讲,在较高的通胀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会综合应用存款准备金和加息的手段回收流动性,资金面吃紧和加息情况下将抬高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债券价格下跌风险较大,这种情况下债券基金在配置固定收益产品的时候会更趋谨慎。对于股票一级市场打新,今年间接融资比重下降,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债券基金打新收益率或将不低于2010年(初步估计2010年债券基金打新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在50%以上)。综上,债券基金今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情况要比2010年更复杂,投资者应该降低债券基金今年的收益预期。

      游客24801问:货币基金有投资价值吗?

      王蕊:我觉得货币基金最大的投资价值是流动性比较高,风险比较小,转换其他类型的基金方便,闲散资金的蓄水池。如果股市和债市不是太乐观,可以把资金暂时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中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此外,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应急资金。普通投资者应该为日常的食物、住房、交通、健康开支建立一份应急账户,它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性和流动性,忽略资产的收益性,并且与投资账户区分开来。从收益率来看,货币市场基金的回报率通常会高于活期存款。主要原因是货币市场基金可以把一部分资金存为定期存款,以获得与定期存款相仿的利率;还能用部分资金投资于短期债券、央行票据、同业存款等,这些品种的收益率一般都会高于活期存款,其中短期企业债券的收益率往往会更高一点,当然风险会高一点。此外,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应急资金。普通投资者应该为日常的食物、住房、交通、健康开支建立一份应急账户,它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性和流动性,忽略资产的收益性,并且与投资账户区分开来。

      游客25043问:有研究报告预计海外市场会逐渐回暖,这个时候是否是去买QDII基金的好时候?

      王蕊:2011年全球经济整体相对乐观。其中美国经济继续稳步向好方向发展,企业盈利恢复情况较好,但失业率仍困扰美国经济。债务危机仍然困扰欧洲,对当地市场向好形成制约,但若情况得以改善也会吸引资金回流。相信欧美仍然维持低利率政策,也不排除会继续维持宽松流动性的可能。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确定性较高,在2010年受海外投资者追捧,资金大量流入,同时也推高了当地资产价格。流动性充斥新兴市场和商品很可能在2011年得以延续。估值上,经过去年和近期的上涨,部分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上升至较高水平,但也不乏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的市场。新兴市场可能仍受市场关注,但新兴市场国家对未来流动性和通胀预期的忧虑已经采取行动作出回应,且有增强态势,对新兴市场的表现形成压制,增大市场波动。在这种情况,投资QDII基金既充满机会,也有风险。相对2010年,2011年海外市场赚钱难度加大,投资者可能需要下调海外市场的收益率。

      游客21219问:流动性紧缩,是买债券型基金,还是股票型基金,或者什么都不买?

      王蕊: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买货币市场基金。股基和债基都不好。因为缺钱的时候,股市和债市都很难有太好的表现。但是如果股市的估值已经很低或者债券的收益率已经很高,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短期来看,货币市场基金是首选。从长期来看,目前的股市总体估值不算贵(中小盘股除外),债券收益率不算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情况进行配置,但是对于股市和债市,可以略微低配一点,对于高估值的板块应该完全回避。在国内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对于海外市场,包括美国,尤其是东亚可以保持乐观。

      游客24806问:近来基金分红特别多,我该买分红多的基金吗?

      庄正:岁末年初历来是基金分红的高峰期,而2009年上半年管理层下发了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的审核指引又将这一做法进行了强化,指引规定基金红利发放日距离收益分配基准日(通常是年末最后一天)的时间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1月正好处在这个时间截点。当然现在基金现金分红多也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管理人考虑到2010年部分基金有一定的收益,年末需要回馈持有人,为稳定老的持有人份额,选择分红;或者管理人对后市看法谨慎,替投资者兑现投资收益“落袋为安”。 至于“新”投资者要不要选择分红多的基金,由于还没有实证数据表明单位分红和业绩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投资者还是没有必要将基金单位分红多少作为基金选择的参考。

      本报记者 莫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