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价值报告
  • 3:要闻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分改子”收官在即 外资产险欲“图存”先“求变”
  • 通胀阴霾袭扰新兴市场
    QDII基金配置趋向均衡
  • 机构一线
  • 新股破发蔓延 债基很“受伤”
  • 四方达:借力资本市场实现高端复合超硬材料战略
  • 农业保险参与
    蔬菜价格保护体系建设
  • 东方资管:
    长期看好大消费
  •  
    2011年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分改子”收官在即 外资产险欲“图存”先“求变”
    通胀阴霾袭扰新兴市场
    QDII基金配置趋向均衡
    机构一线
    新股破发蔓延 债基很“受伤”
    四方达:借力资本市场实现高端复合超硬材料战略
    农业保险参与
    蔬菜价格保护体系建设
    东方资管:
    长期看好大消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分改子”收官在即 外资产险欲“图存”先“求变”
    2011-0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分改子”收官在即

      外资产险欲“图存”先“求变”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随着法国安盟保险成都分公司改制批文的落袋,国内外资产险“分改子”(分公司改制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进程收官在即,仅有瑞士丰泰保险(后被法国安盛收购)上海分公司及瑞士苏黎世保险北京分公司两家的改制心愿未了。

      对于任何一家外资产险公司来说,“分改子”是真正代表其在华圈地的首战告捷。因为获得独立法人子公司的地位,外资产险就名副其实地与中资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其自主权也同时得到进一步扩大。这主要表现为:改制为子公司不仅可以降低资本金的投入,还使经营网点的拓展更加便利。

      如今,已有10多家在华外资产险相继拿到“分改子”批文,并在完成改制后的这几年里踩下扩张油门。它们以每年或每两年开一家分公司的速度,谨慎且低调地扩张着。一家外资产险中国公司的高管直言,“其实外资对中国很多市场都有兴趣”。

      扩张冲动背后,呈现出来的却是三类不同的发展“脸谱”。圈内人形象地将眼下外资产险公司在华发展路径归纳为如下三类:“固守陈规型,以日资、韩资产险公司为代表,将在华业务对象限定于该国的关联企业或股东业务;求变图存型,美国利宝保险‘曲线’进入车险市场就是典型案例;摸着石头过河型,如欧美产险公司一边盯着欧美企业在华业务,一边又挖掘潜在的中国客户”。

      在这三类“脸谱”中,美国利宝保险的“曲线”发展战略备受市场关注。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至11月,利宝保险在华实现保费收入3.185亿元,在19家外资产险公司中排行“老五”。无论是从母公司的全球实力还是在华公司的成立时间来分析,这样的“成绩单”显示是相当不错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利宝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亿元保费的突破,主要源于其“曲线”进军中国车险市场。

      由于利宝在全球主攻工伤保险,这意味着它并不能像其他外资产险一样依赖股东优势,服务本国关联企业。这让利宝在华发展初期陷入困境,一位外资产险业人士透露说,利宝中国公司为此要求总部改变在华经营策略,即在并无股东优势的情况下求变图存,进军车险市场。

      然而,外资产险涉足车险市场还有这样一个大背景:目前国内车险市场尚未对外资全面开放,外资产险暂时只能涉足商业车险,不能开展交强险。唯一的途径是“借船渡江”,即与中资同业合作一张车险保单,各自承保商业车险和交强险。而与利宝合作的正是中再集团旗下的大地保险。

      虽然利宝的“借船渡江”仅是一例个案,但却引起了同业的高度关注。多位外资产险在华公司高管向本报记者直言,只盯着本国关联企业或股东业务,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而一旦利宝的求变模式得到利润印证,他们也会紧跟效仿,“我们已经组织团队在研究进入车险市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一旦交强险向外资开放,改革先行者的优势将非常明显”。

      据记者了解,目前,继利宝之后,德国安联、韩国现代、韩国三星、日本东京海上、意大利中意等几家外资产险公司都开始“曲线”涉足中国车险业务。国内车险市场已开始扭亏为盈,潜在的利润空间吸引着外资产险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涉足车险市场,还是另觅细分市场,外资产险唯有融入本地市场、了解中国市场真正之所需,才是获取市场份额的不二法门。而这恰是目前部分在华外资产险公司所缺失而亟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