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价值报告
  • 3:要闻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地方GDP高涨或倒逼五大经济后果
  • 翰宇药业、高盟新材
    创业板IPO过会
  • 到2010年底30个省份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 吴定富:支持港澳保险机构进入内地
  • 资本市场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将成重头戏
  • 湖北:确保年内直接融资规模超200亿
  • 商务部和洛杉矶市
    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
  • 甘肃:持续强化一线现场监管
  • 内蒙古:“十二五”初步建成
    多渠道直接融资格局
  • 青海:今年实现中小板创业板零突破
  •  
    2011年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要闻
    地方GDP高涨或倒逼五大经济后果
    翰宇药业、高盟新材
    创业板IPO过会
    到2010年底30个省份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吴定富:支持港澳保险机构进入内地
    资本市场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将成重头戏
    湖北:确保年内直接融资规模超200亿
    商务部和洛杉矶市
    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
    甘肃:持续强化一线现场监管
    内蒙古:“十二五”初步建成
    多渠道直接融资格局
    青海:今年实现中小板创业板零突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地方GDP高涨或倒逼五大经济后果
    2011-0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作者 亚夫

      作者系

      本报首席编辑

      近日,除海南、江苏、江西、山东、湖北、吉林和黑龙江外,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2011年的GDP预期目标。总的来看,尽管此前国家发改委打了招呼,但各地热情依然不减。除上海和北京把GDP定在8%左右之外,绝大多数省市区都定在两位数以上,最高的重庆是13.5%,9%左右的只有河北、浙江和广东三省。这样的GDP将倒逼出什么经济后果呢?

      很明显,有五个直接后果是免不了的。一是全国的GDP指标难以降下来;二是投资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调结构的压力不减;三是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将难以下降,国际谈判条件更加苛刻;四是进出口压力依然很重,利润空间有限;五是消费价格和居民消费需求将变得更为敏感。

      首先看今年全国的指标。据各地“两会”的数据,今年各地的积极性都很高。比如,重庆、内蒙古、贵州的增速都有13%,山西、四川等8省市区有12%。另外,广西、安徽、湖南、辽宁等也有10%。即便垫底的北京和上海也有8%。只有河南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到2个百分点。

      另外7个省区的数据虽没有公布,但估计都不会低于9%。这样算来,今年全国的GDP很可能会超过9.5%,甚至更高。但如果高于10%或11%,增长的代价将是昂贵的,也是不经济的。因为,无论从近30年的经验看,还是从近年来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压力来看,都难以承受这样的增速。

      其二来看增长动力。据各地报出的数据分析,今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将进一步高于东部,高低落差或在5个百分点以上。中西部地区靠什么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呢?很明显,重点将包括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民生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

      这些后发地区之所以做这种选择是有原因的。一是起步晚、起点低,有很大的发展需求;二是这些地区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突出,有明显的投资吸引力;三是顺应了国家从区域经济布局上进行结构调整的需求;四是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但投资比重过大,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其三来看大宗商品价格问题。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一方面有美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新兴经济体需求的原因。中国的需求更是富资源国家和地区最为在意的事。

      进一步观察,国际期货市场上的投机炒家炒作中国概念。对中国经济增速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以渲染,是国际炒家最乐于做的事。现在,各地都把GDP增速定得那么高,尤其是投资率居高不下,将对资源进口企业的国际谈判非常不利。

      其四来看进出口压力问题。由于经济增速定得很高,有必要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环节来分解这些指标。投资率过高,需求量过大,国际谈判的筹码反而变少,这将使经济发展的成本大幅上升。如果没有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也难有高增长。最后,只剩下出口了。

      从这两年情况来看,外贸增长情况虽然比预想得好,但数据显示,一方面进口增速快于出口,是因为进口了更多、更贵的原材料与奢侈消费品,另一方面进入中国的代工零部件,让外商享受了更多的低成本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出口越多其实是对外国消费者让利越多,并非是最优选择。

      其五来看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价格问题。综合上面提到的情况,未来经济尽管会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长的好处最终是否会落到城乡居民头上,目前还不容易看清楚。例如,居高不下的原材料价格会压缩企业成本,也不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同时还会带动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造成通胀压力。

      一方面,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居民收入难以提高,这对扩大消费、刺激消费需求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又对城乡居民的固有需求构成了压力。这从两头影响了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实现。因此,不适当的增速并不能给城乡居民带来好处。

      有鉴于此,对各地GDP的高涨需要仔细分析,是不是一个最优或次优选择,要全面平衡,统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