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石丽晖 赵一蕙 ○编辑 全泽源
盐湖钾肥今日宣布,其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发展有限公司将新建100万吨钾肥产能装置,总投资额约25亿元,建设期约18个月。而由于盐湖系两公司吸收合并已获证监会批准,上述事项已经盐湖钾肥和盐湖集团各自董事会的通过。
盐湖钾肥持有控股子公司盐湖发展50.91%股权,盐湖集团持有49.09%股权。盐湖发展注册资本11亿元,目前现有装置即为2004年建成投产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100万氯化钾生产装置。新建项目总投资额约25亿元,建设期约18个月。项目资金来源为项目公司自筹和银行贷款。项目建成后,盐湖钾肥与盐湖集团(简称“两湖”)全部钾肥产能将突破300万吨。占国内钾肥需求的30%左右。
1月12日,中化、中农与俄罗斯钾肥生产商BPC签订了2011年进口氯化钾合同,总量100万吨,同比上涨50美元/吨,到岸价(CFR)400美元/吨,并且定价机制由过去的一年一次改为半年一次,价格谈判更贴近市场。按照汇率6.5计算,钾肥到岸价相当于2600元/吨,加上包装、短倒、人工、仓储等费用,成本应在2700元/吨,再加上流通环节需要150至200元费用,以及6%的资金占用费率与合理的利润空间,市场价格应稳定在3100元/吨左右。
盐湖钾肥一直采取价格跟随战略,每吨比进口价格少100元左右,即为3000元/吨。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盐湖钾肥每吨钾肥的利润空间在1500元左右。此次新建100万吨钾肥生产装置,按静态分析(不考虑通胀因素),可增利15亿元。而 “两湖”合并后的股本近16亿股,即钾肥业务每股收益可增厚1元。
有投资者担心,钾肥产能提升会导致国有钾肥的自给率提高,从而降低国内钾肥价格,影响公司业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钾肥产能一直是供大于求的,达到4600万吨左右,而需求仅有3800万吨左右。国际钾肥巨头为了维护钾肥价格,刻意保持开工率不足。“两湖”合并后,即使增加100万吨钾肥产能,也无法改变国内钾肥主要依赖进口的行业格局,因此价格体系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26日 ,盐湖集团与盐湖钾肥还分别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关于延长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盐湖钾肥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盐湖集团暨关联交易及注销盐湖集团所持盐湖钾肥有关事宜有效期的议案》,该议案在两公司均获全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