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市 场
  • 10:市场·动向
  • 11: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12:人物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人民币开年别样红 增强汇率弹性将成“主旋律”
  • 关键词:对抗通胀 效果有限 汇率难称稳健货币政策重要工具
  • 升值之痛:纺织、钢铁将承压
  • 升值主线贯穿四行业
  • 关键词:升值压力 内外夹击 今年升值压力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  
    2011年2月1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人民币开年别样红 增强汇率弹性将成“主旋律”
    关键词:对抗通胀 效果有限 汇率难称稳健货币政策重要工具
    升值之痛:纺织、钢铁将承压
    升值主线贯穿四行业
    关键词:升值压力 内外夹击 今年升值压力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关键词:对抗通胀 效果有限 汇率难称稳健货币政策重要工具
    2011-02-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艾家静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艾家静

      

      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上半年国内的通胀会进一步高企。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输入型的通胀,因此汇率手段也可以成为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但是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我国输入型通胀的迹象并不明显,用汇率手段抵抗通胀并不会收到显著成效。而且,从央行近日的表述看,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仍将是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在目前阶段而言,让人民币加速升值对冲输入型通胀,这一手段能起到的效果可能相当有限。因为海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年度涨跌幅度甚至可以达到50%甚至100%,依靠升值来对冲进口价格压力事倍功半。而且,现阶段中国的通胀更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的迹象不明显。

      “加速升值可能会吸引更多热钱涌入中国,加剧中国的流动性,结果对通胀火上浇油。”他同时指出,在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的同时,大幅升值本币汇率,会起到双重紧缩的效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超调。因此刘东亮认为,年内升值应该还是会遵循“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不会因应通胀而刻意加快升值步伐。

      曹红辉更进一步表示,化解通胀压力,没有货币政策当然不行,但仅仅靠货币政策,效果也不会很好,应采取财税、进出口、土地、房产政策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央行在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为落实稳健货币政策要求,下一阶段,央行要继续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同时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结合起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