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海外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市场数据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今天的苹果会不会是10年前的微软?
  • 石油价格的长期趋势
  • 首日红盘可期 后市仍存反复
  • 节后反弹即是减仓良机
  • 围绕年线横盘整理
  • 二月上涨概率75% 节后关注三类股
  •  
    2011年2月9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市场趋势
    今天的苹果会不会是10年前的微软?
    石油价格的长期趋势
    首日红盘可期 后市仍存反复
    节后反弹即是减仓良机
    围绕年线横盘整理
    二月上涨概率75% 节后关注三类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二月上涨概率75% 节后关注三类股
    2011-0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广州万隆 凌学文

      ⊙广州万隆 凌学文

      

      虎年的翘尾行情给即将到来的“玉兔”行情带来不少期盼。回顾近阶段的市场走势可以看出,上证综指从3186.72点下跌至2661.45点、幅度为16.48%的调整行情较为充分地反映了通胀压力和政策紧缩预期;伴随资金紧张预期压力的缓解,及节前上证综指“五连阳”的翘尾行情令失落已久的市场人气重新趋于活跃。

      节后行情值得期待

      统计显示,在过去20年中,2月份上涨次数为15次,下跌次数仅为5次,即2月份行情上涨的概率为75%,下跌概率仅为25%。统计结果还显示,与其他月份比较而言,2月份是相对比较好的投资时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去年11月中旬以来的调整行情已基本进入筑底反弹阶段,春节前后或正是轻仓投资者逢低布局的良机。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近日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这一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货币供应量可能进一步紧缩的担忧情绪。

      另一方面,在CPI持续高企和通胀背景下,实际负利率状态的持续存在将进一步提升居民理财意愿和加速银行储蓄资金的分流,而储蓄搬家将为A股市场提供增量资金来源。

      投资布局应锁定政策扶持方向

      从近阶段的热点特征来看,无论是高铁板块的反复走强,还是水利板块的强劲表现,上述结构性热点都属于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显然,从投资布局的角度来看,符合产业政策方向仍是选择投资目标的重要原则之一。

      从收官行情的盘面特征来看,稀土板块等战略新兴产业再度受到主力资金的热烈追捧,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也值得进一步跟踪。

      其次,随着年报披露工作的逐步展开,一些业绩高增长及具备高送转潜力的个股往往会受到主力资金的重点布局,并有望成为节后行情的一大看点。此外,在通胀环境下,稀土、有色、煤炭等资源型板块、农产品等受益板块的节后表现也值得积极关注。

      潜在风险点不容忽视

      在对节后行情维持相对乐观判断的同时,一些潜在的风险点也不容忽视。首先,1月份CPI大幅反弹,紧缩政策预期挥之不去从而对投资心理构成负面影响。因此未来政策紧缩的叠加效应不容忽视,政策的出台可能加剧股指的波动。

      其次,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不仅折射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前景良好,也暗含着市场对于一些不可预知的新风险的担忧。这些隐忧主要包括财政赤字恶化、公共债务触及“红线”引发对债务问题提前到来的担忧。另一方面,全球通胀来临强化了美国通胀预期正式向通胀转化的可能,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时间窗口很可能比外界之前预想的更近一些。未来国际资本的流向可能更为复杂频繁,是否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