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海外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市场数据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外汇局:“十二五”期间
    将继续推进外汇市场稳步发展
  • 1月新增信贷或破万亿
    存款准备金率预计近期再调整
  • 通胀压力开年加大 1月CPI或再创新高
  • 回归优质成长股
  • 发改委:低碳试点方案将纳入“十二五”规划
  • 美对我石油钻杆和钻铤征双反关税
  • 央行宣布加息
    兔年“开门红”遭遇挑战
  • 发改委发布《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
  •  
    2011年2月9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外汇局:“十二五”期间
    将继续推进外汇市场稳步发展
    1月新增信贷或破万亿
    存款准备金率预计近期再调整
    通胀压力开年加大 1月CPI或再创新高
    回归优质成长股
    发改委:低碳试点方案将纳入“十二五”规划
    美对我石油钻杆和钻铤征双反关税
    央行宣布加息
    兔年“开门红”遭遇挑战
    发改委发布《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压力开年加大 1月CPI或再创新高
    2011-0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梁敏 ○编辑 朱贤佳

      

      进入1月份以来,食用农产品和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中国2011年开年物价压力或加大。分析师普遍预计,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将由去年12月的4.6%重新反弹至5%之上,甚至有的预测可能创2008年7月(6.3%)以来的30个月新高。

      

      进入1月“涨”声不断

      “两根苦瓜14块,涨得太多了,现在随便买个一公斤的绿叶蔬菜都不会低于10块钱。”山东威海市民王先生在1月底采购年货的时候发现,蔬菜全都涨价了,且涨幅大都超过10%。

      进入1月份以来,食品价格普遍上涨,蔬菜涨价尤为明显。根据农业部和商务部监测数据,由于节日因素以及近期南方部分省份低温冻雨天气影响冬菜的生产和运输,今年1月国内食品价格总体处于上涨过程中。

      民生证券数据也显示,农产品批发价格从2010年12月31日的176.1,快速上涨到1月27日的193.6,不到一个月时间上涨9.94%。

      “1月我国南方的冰冻雨雪天气及北方的大旱灾害都给1月份的农产品价格以快速上升的理由,加之前期通胀预期上升的因素并未消退,1月CPI的食品环比涨幅可能达3.5%左右。”华泰联合证券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上述因素使今年开年就面临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

      除了食品价格上涨外,受灾害性气候影响,1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受此影响,国内的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也普遍上涨,其中钢铁类产品价格、煤炭价格、石化原料价格明显上涨。商务部监测的数据显示,1月矿产品、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橡胶已经连续三周维持升势。

      此外,本月初全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1月制造业PMI数据也凸显出通胀压力仍存。数据显示,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为52.9%,比前一个月回落1.0%,连续2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PMI继续回落,但购进价格指数仍有超过2个百分点的上涨,显示价格上涨仍是企业成本压力的重要来源。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中国经济未来减速幅度很小、物价中长期上涨压力较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未来仍将保持震荡上行的态势,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多机构预测1月CPI将超5%

      国家统计局将在2月15日左右公布1月宏观经济数据。多家机构均预测,1月CPI将在去年12月短暂回落至4.6%后再次反弹,并有望再创30个月新高。

      据记者粗略统计,申银万国、国泰君安、齐鲁证券、兴业证券、瑞银、渣打等20多家机构均预测,1月CPI同比涨幅将超过5%,预测数值在5.2%到5.8%区间。

      “1月份CPI 再次超过5%甚至再创2008年7月以来的 30个月新高的可能性很大。”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春节因素、灾害性天气、海外原油价格及农产品再现明显涨势等因素影响,预计1月CPI将达到5.6%。

      年初开局即面临高企的通胀率,因此市场存在不少忧虑。对此,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指出,1月CPI预计为5.5%,剔除春节因素环比趋势平稳,显示通胀受控迹象。

      国务院在1月份共召开了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1次全体会议。系列会议内容透露,保证价格稳定和继续落实好房地产调控工作,仍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工作重点。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指出,当前价格控制已成政府经济、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战通胀”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不过,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将导致一系列的强紧缩行为,资本市场将深受影响。

      申银万国证券在研究报告中也表示,调控之剑将依然指向物价和房价。预计今年将加息3次,存款基准利率将提升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