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
  • 全力治理经济内外失衡可一举三得
  • 行业收入差距扩至15倍
  • 通胀:每人心中都有一本账
  • 综合考虑长短期政策目标维护股市平稳成长
  • 抬高产业转移起点
    拉高产业承接标杆
  •  
    2011年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
    全力治理经济内外失衡可一举三得
    行业收入差距扩至15倍
    通胀:每人心中都有一本账
    综合考虑长短期政策目标维护股市平稳成长
    抬高产业转移起点
    拉高产业承接标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抬高产业转移起点
    拉高产业承接标杆
    2011-02-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谭浩俊

      

      继安徽皖江、广西桂东之后,日前,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成为全国第三个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区。

      这也意味着,东部向中西部实施产业转移、与中西部联动发展、实现共同发展目标的号角正式吹响。可以预料,“十二五”中西部发展的快慢与好坏,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产业转移的承接程度。而三个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承接与消化水平、服务与发展能力,将对整个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乃至发达国家产业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东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以较大优势领先于中西部,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就是承接了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转移,使发展少走了许多弯路。但是,东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过度看重了眼前利益和即时利益,过度看重快速创造政绩和效益,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产业承接过程中的简单复制、不注意环境保护、不注重土地资源珍惜、不关心节能降耗、产能过剩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层次低、核心技术少、市场竞争力弱以及环境和土地承载力越来越低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所以,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过程中,就须认真吸取东部在产业承接过程中的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产业转移,绝不是简单的复制。如果说东部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还受到当时国情的影响,没有在产业承接过程中注意有效选择和搭配的话,那么,今天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切不可再走东部产业承接的老路,而应当有选择、有条件地承接,凡是转移之后产能得不到提升、技术得不到优化、节能降耗水平得不到提高、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得不到增强的产业和项目,就不该承接。国家有关方面在审批产业转移项目时,也须将此作为是否可以转移的重要标准。

      东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不注重环境保护的问题,决不能再在中西部身上发生,这是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明确的一项要求。种种迹象表明,东部地区的一些污染企业,已把眼睛盯在了这次产业转移上,试图通过产业转移使这类企业和项目保存下来。因此,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凡是污染十分严重、处理能力不强、处理成本过高的企业与项目,必须采取“拒绝制”,坚决拒绝这些企业与项目的落户。尤其像四川、重庆这样的地区,由于处于长江上游,一旦环境保护不力,就会对长江形成毁灭性污染,影响到中下流若干个省份、几亿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从东部承接发展国家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看,一个如今看来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可以这样说,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凡是外资集中的地区,土地资源都十分紧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年这些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偏重项目和企业,往往过度迁就了投资者对土地的过分要求,以至部分企业所获得的土地面积与投资能力和生产能力不配套、不相称,使土地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严重制约今后的发展空间。所以,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切不可过度放松土地资源的提供,一定要按照项目的投资强度、产出能力和市场状况供应土地,保护好中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

      从已有的信息来判断,在此轮产业转移过程中,凡是能耗大、资源消耗多的企业和产品,可能都是急于转移的重点。中西部地区在接受东部产业转移时,切不可忽视节能降耗。凡是能耗过大、资源消耗过多的企业和项目,都须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当然,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防止产能过剩行业的回避式转移、重复建设等问题,把产业转移和承接的起点抬高、标杆拉高,尽力使此轮产业转移真正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