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理财一周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观察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沿海省市谋求增长方式转变 中西部仍热捧GDP高增长
  • 行业门槛急升 多晶硅业将刮“整合风”
  •  
    2011年2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产业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产业纵深
    沿海省市谋求增长方式转变 中西部仍热捧GDP高增长
    行业门槛急升 多晶硅业将刮“整合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沿海省市谋求增长方式转变 中西部仍热捧GDP高增长
    2011-02-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王文嫣 ○编辑 王晓华
      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预期达65%左右。图为上海颇负盛名的城隍庙在春节期间吸引了众多游客

    地方“两会”关键词解读

      进入2月,随着大部分省市的“两会”落下帷幕,各地“十二五”规划相继揭晓。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线、沿海发达省市普遍调低GDP目标,与此同时,中西部仍然强调GDP高增长;另外,房产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各省市两会提及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本报从上述关键词入手,对“十二五”期间各地方的发展路径进行解读。

      

      ⊙见习记者 王文嫣 ○编辑 王晓华

      调低GDP 为经济转型铺路

      总结今年地方“两会”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上海、北京、广东等发达省市均将“十二五”期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8%左右,低于上述省市“十一五”GDP目标增速和实际增速,有意放缓经济增长速度为产业结构调整铺路。

      2010年,上海市GDP增速为9.9%,这已经是上海市全年GDP增幅连续第3年未达两位数。而早在2年前,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就向媒体强调,上海经济经历了连续十几年的两位数增长,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回落。今后也不能再单纯地追求数字的增长,必须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今年1月中旬召开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上海“十二五”期间GDP平均增速都将保持在8%左右。

      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上海要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预期达65%左右。一位研究上海区域经济的专家告诉记者,调低GDP目标,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是上海完成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十一五”期间上海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依然得益于外向型经济,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上则落后于国内许多省市。

      无独有偶,2010年广东省创造了GDP突破4.5万亿元、人均GDP达7000美元的辉煌,但广东省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却指出,“十二五”时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GDP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GDP年均增长7%以上,“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宣布北京市将于“十二五”期间调低GDP增速后,透露该市今后经济增长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旅游业、商贸业的发展。

      

      中西部热捧GDP高增长

      在已经公布的2011年地方GDP增幅预期中,重庆、贵州、四川、青海、陕西等中西部省市均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两位数。黑龙江、广西、贵州、河南、江西、安徽、山西、福建、云南等省份还提出GDP总量或人均GDP未来5年翻番的“十二五”目标。

      从中西部省份具体的规划来看,GDP高增长预期存在诸多客观因素。2010年9月6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中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国家将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英特尔、戴尔、富士康等国际巨头先后落户成都高新区。除了成都,富士康还在河南郑州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在重庆设立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联合利华、海尔、格力、美的、TCL等制造业企业均有进军内陆省份的设想。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搬迁到中西部人口大省,对当地经济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

      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363万人,新增105万人,农民工在城里淘金,一年挣回198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杨盛道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河南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正是加速发展期。去年年底,河南的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河南的工业生产已经连续多年占河南全省GDP的50%以上。现在河南省政府已经确立了将近200个产业集聚区,目前正在按照工信部的统一部署培育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工信部已经批给河南省5个国家级的基地。省内也要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重庆市与河南省同样热衷于承接转移产业,今年“两会”重庆市提出了13.5%的GDP增速目标。“十二五”期间,重庆市预计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万亿元,其中市级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完成7300亿元;储备1000个具有战略性和带动性的项目,项目总投资近3万亿元。因为惠普等企业的落户,重庆市计划在未来五年,基本建成国内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形成1亿台整机生产规模、80%零部件及原材料本地配套。

      此外,近几年江西、广西、四川、安徽等省份来自东部的投资额也有明显上涨。中西部省份正在享受上一轮沿海发达省市已经尝过的甜头。

      

      税制改革正在进行时

      房产税,在多个地方的“两会”上均被提及。尽管目前公布的试点城市只有重庆市和上海市,但房产税落地的整个过程始终得到全国的关注。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房产税是一个长期税制建设问题,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种探索。现在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已经对商用房保有课税,按照租金、用途方式课税,对居住房也应该逐步探索保有征税,这也体现税收的公平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6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试点实行的资源税改革拉开了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大幕。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税收入达19.1亿元,同比猛增232.3%。增幅之大主要缘于改革中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税率提至5%。

      资源大省山西被认为将是资源税改革下一个试点地区。资源税改革也成为山西省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1月24日,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 “十二五”期间,山西将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煤炭行业资源税从价征收试点工作。山西省政府一名官员认为,如果国务院批准山西煤炭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革为从价征收,那么山西可以征收近200亿元的税金。

      按照“十二五”规划,增值税扩围也是财税体制改革中已经列入日程的大事。该项改革涉及我国税收体系中的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和地方税收的第一大税种营业税。增值税扩围取代营业税后将实现全产业链抵扣、消除重复征税,减税规模非常大,但地方税源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如何在改革中弥补地方税收的减少成为关键问题。上海市“十二五”期间将主打服务经济牌,增值税扩围对产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两会”期间多次提到增值税扩围试点的意义,并表示上海要积极争取成为试点城市。

      

      战略新兴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1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2011年继续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要的领域里,中国都将制定一些重要的发展规划,来引导产业发展。”

      在地方“两会”上,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理所当然地成为热门话题。在一些地方已经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除了热门的现代电子信息业广受追捧,部分省市的规划结合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资源优势。

      例如今年年初获得国务院首个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就充分体现了山东省的海洋经济畅想。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区域布局,将构建以青岛为龙头,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在打造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上,“十二五”期间,青岛有望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建筑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的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在航运地位上,将努力形成以青岛港为核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历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试验基地重担的甘肃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打造以酒泉、嘉峪关为核心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风电装备制造和光伏产业。资源丰富的山西省则将重点放在了钕铁硼、铝镁合金、纳米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方面。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也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以风、光、生物质能发电和煤的洁净利用为主的绿色能源基地;以稀土、光伏、特种合金和非金属材料为重点壮大新材料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