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2009年遍地开花的区域规划在2010年似乎不那么给力,几个呼声很高的区域规划大多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2011年,这一现象有望改观。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除云南“桥头堡规划”外,成渝经济区、内蒙古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和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均有望在2011年陆续出台。从产业发展格局等方面来看,各大区域规划各有侧重,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王牌”。
成渝经济区
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西部三大经济区中,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都已出台,但成渝经济区规划却迟迟不见动静。实际上,成渝经济区规划已成为2011年最受期待的区域规划之一。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近日在该省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1年四川将启动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
四川省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成渝经济区规划已酝酿多时,其出台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了。”
蒋巨峰介绍说,在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大框架下,将围绕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加快编制并实施成都天府新区建设规划,启动一批重大项目,促进成都经济区率先发展。加强川南经济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加快培育新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启动实施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加大川东北经济区天然气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西部重要的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
“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是四川省“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举措,也是确保整体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世庆向记者介绍,“十二五”期间,四川和重庆将紧密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形成一个双核经济区。
内蒙古
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战略浮现
去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40多个部门近170人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前往内蒙古,为国家出台相关区域振兴规划开展专题调研。随后,关于规划将要出台的预期不断升温。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近日召开的自治区两会上透露,内蒙古将着手研究制定《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争取在交通通讯、信息资源、金融服务等一体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据悉,目前,呼包鄂一体化战略已经纳入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范围。呼包鄂被称为内蒙古“金三角”,2009年三地经济总量占全区的54%,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
根据有关规划,呼和浩特将突出首府经济特点,重点发展金融、会展、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乳制品加工业;包头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钢铁、电解铝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稀土产业基地;鄂尔多斯则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河北沿海
将建成环渤海地区
崛起的先行带
2010年11月底,有关部委联合调研组赴河北省沿海地区,开始为期5天的调研,标志着国家层面的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由于该规划启动较晚,并且只涉及省内部分地区,尚未引起市场充分重视,但实际上,该规划的“含金量”很足。河北省省长陈全国近日在该省两会上特别提到,该规划有望纳入国家战略。
据介绍,河北将结合实施秦唐沧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选择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近海临港、区位优越的县(市、区),实施11县(市、区)、8功能区、1路(滨海公路)、1带(沿海经济带)的重点推进计划,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逐步把沿海地区建设成实力雄厚的临港产业带、风光秀美的滨海旅游带、海蓝地绿的海洋生态带、休闲宜居的海滨城市带。
河北沿海地区内接京津、外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区域核心地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有关规划目标,河北省将全力把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带、富民强省的支撑带、环渤海地区崛起的先行带。到2015年,沿海11个县(市、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由2200亿元增加到88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900亿元增加到36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由270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5年再翻一番,为实现河北由沿海大省向沿海强省跨越提供强大支撑。
京津冀城市圈
勾勒“8+2”发展模式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历时6年多,相关规划迟迟未推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区域规划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
2010年,曾多次传出关于京津冀城市圈发展规划已进入审批的消息。但来自发改委的消息显示,目前该规划仍处在“抓紧编制”阶段,作为重要的区域规划之一,今年该规划有望亮相。
据悉,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的一个重要区域规划,该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地域范围涵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地市。
据了解,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其中,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林立、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天津的城市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主要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而河北省的定位是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此外,河北省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