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理财一周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观察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资金流通效用的评判标准
  • 及时将国际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视野
  • A、H股价差的正常与不正常
  • 如果沙特原油储量真被夸大……
  • 欧元区熬过最困难时刻渐呈温和增长之势
  • “安又琪定理”忧思
  •  
    2011年2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资金流通效用的评判标准
    及时将国际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视野
    A、H股价差的正常与不正常
    如果沙特原油储量真被夸大……
    欧元区熬过最困难时刻渐呈温和增长之势
    “安又琪定理”忧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元区熬过最困难时刻渐呈温和增长之势
    2011-02-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天龙

      ⊙王天龙

      

      尽管目前仍有欧洲国家受到债务危机困扰,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欧债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或引发全球性衰退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2010年欧元区经济保持了2009年以来的缓慢复苏势头,预计2011年欧元区经济仍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

      尽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存在进一步加深和蔓延的可能性,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小。首先,全球已积累了一些解决主权债务危机比较成熟的经验。只要政府不宣布解散,不赖账,主权债务违约风险还是非常低的。其次,危机主要源于欧洲内部,无论从杠杆的程度还是银行系统内所涉及的资产规模,都远远小于美国次贷危机,扩散力比较有限。同时,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经济规模较小,只要德法等大国保持稳定,对欧元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比较有限。再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等机构及时介入,应对危机效果比较明显。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有评论一度认为,欧元区已走到十字路口,欧元将消亡。笔者认为,尽管欧元正经历大跌,但欧元区不会走向解体,2011年甚至还将迎来爱沙尼亚的加入,欧元仍将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欧元在走向国际储备货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危机,美元在走向国际储备货币过程中就多次发生危机。欧元区通过结成共同体的方式获得与美国相当的经济实力,具有经济基本面支撑。欧元区还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仅德、法、意三国黄金储备之和就与美国的黄金储备相当,这是欧元能渡过危机的重要基础。另外,欧元贬值为欧元区经济走出危机提供了一种自动机制。欧元贬值能够增加欧元区出口,改善欧元区经济。同时,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主要以欧元计值,欧元贬值能减轻其债务压力。近期欧元区决定在欧元区国家创建一只永久性救助基金,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加深欧洲一体化进程。

      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后续影响迫使欧元区成员国普遍实行紧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经济复苏。但总体来看,2010年欧元区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复苏势头,2011年欧元区经济仍将保持温和复苏态势。

      从经济先行指标看,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自2009年底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显示欧元区经济处于扩张状态。2010年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4.6,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3.3。欧元区16国经济景气指数持续上升,2010年7月至今一直超过100,2010年10月为104.1。消费者信心指数则仍保持在负14左右,表明欧元经济增长仍不会过快。

      当然,欧元区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仍很不平衡,货币政策不承担经济增长任务,主权债务危机要求欧元区成员国继续削减赤字、紧缩财政。从这些因素看,欧元区经济不会有很快的增长,预计2011年欧元区经济可能实现1.5%左右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欧元区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1.7%和1.5%,认为欧元区内德国经济形势最好,法国经济平稳增长,意大利其次,预测德国2011年经济有望增长2%,法国或仍保持1.6%的增长率。意大利两年内均增长1%。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最新发布的经济预测中都估计欧元区2011年经济或能增长1.7%。

      欧盟已成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元区经济的波动无疑加大了我国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意味着很多欧元区国家今后将采取更严厉的政策紧缩,经济增长将放缓,进口需求减弱。美国等主要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盟也是受损者,我们理应加强与欧盟合作,协商降低贸易壁垒,签订双边出口协议,稳定双边贸易。

      因为欧洲国家制定缩减财政支出计划,部分从事基础研发和产品设计工作的企业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资金困难。我们大可利用这一契机,大力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并购欧元区内相关从事装备制造产品设计与研发的企业,在操作上可通过发行财政特别国债,从我国超额外汇储备中置换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建立“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特别基金”,用以支持有一定研发能力的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收购欧洲相关国家的装备制造产品设计和研发机构。

      欧元是欧洲与美国争夺国际金融霸权的产物,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单极格局,有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多极化方向发展。长期来看,欧洲将继续与美国进行大国角力。繁荣稳定的欧洲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我国应继续支持欧元区经济和欧元稳定发展,比如积极支持眼下欧元区发行的“联合主权债券”。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