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上证零距离
  • 11:人物
  • 12:广告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周期股发力沪指逼近2900 机构看多市场风格转换
  • 三大因素促反弹 基金仓位逐渐向大盘股倾斜
  • 每日关注
  • 期待积极的股市政策
  • 重组升温 ST股频频进入基金核心股票池
  •  
    2011年2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周期股发力沪指逼近2900 机构看多市场风格转换
    三大因素促反弹 基金仓位逐渐向大盘股倾斜
    每日关注
    期待积极的股市政策
    重组升温 ST股频频进入基金核心股票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周期股发力沪指逼近2900 机构看多市场风格转换
    2011-02-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陈羽 朱绍勇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陈羽 朱绍勇

      

      周一以有色、金融为代表的蓝筹股带领股指大幅上扬,上证综指大涨70余点创出近两个月的最大单日涨幅。从之前的二三线蓝筹到最近的一线蓝筹股,本轮反弹似乎都可见周期股的身影。事实上,研究机构在看多后市的同时,也普遍更看好周期性行业的未来表现。

      昨日为宏观经济数据公布的前一天,市场却一改以往的谨慎,沪深股指在做多资金的踊跃参与下大幅上扬,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分别收报于2899.13点和12737.80点,涨幅分别为2.54%和3.62%。市场量能进一步放出,两市合计成交金额突破3000亿元。

      从板块表现看,券商、建材、保险、有色金属等周期性板块成为做多主力,几大板块的整体涨幅都超过了4%,其中券商板块整体涨幅达到9.37%成为领涨龙头。相对而言,之前表现较强的农业、铁路基建、水利建设等主题性板块表现较弱。

      A股在之前连续反弹的基础上再拉“长阳”,显示出不一般的强势。上证综指9个交易日8次收阳,这从去年8月份以来也是首次出现。从研究机构观点看,大家对于后市也开始普遍乐观起来。

      广发证券认为,从市场表现看,近期反弹中形成了较为明确的热点,市场对于利好消息也表现出明确的正面反应,市场情绪好转。从动量的角度看,反弹有望延续。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指出,随着1月CPI数据今日公布,大家对于通胀的担忧或有缓解。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大盘股的估值基础非常牢靠,“部分蓝筹股目前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无论是纵向和历史比,还是横向和国外市场比,这样的估值都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从盘面上看,市场对于周期性蓝筹股的关注度在不断上升。而研究机构亦对此类品种青睐有加。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认为,春季是投资开工旺季,结合政治因素,3 月份“两会”之后,各地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旗号下,对于原材料的需求真实体现出来,焦煤、有色、建材等行业有望成为春季攻势的主要驱动力。

      事实上,结合基本面因素以及估值考虑,不少机构看好周期性品种在下一阶段的表现,市场风格或将因此引来转换。

      但也有机构认为,经过前期的调整,高估值成长股的风险有所释放,两会和新兴产业规划推出预期以及密集公布的年报有助热点的形成,市场以结构性行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