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保险三巨头开门红:
    太保“高歌猛进”平安“急流勇退”
  • 国内首只
    开放式分级债基即将面世
  • 机构一线
  • 股市行情现转机 基金抓紧时机忙营销
  • 争夺高端客户 机构备战对冲基金热情高涨
  • 赢取多元化收益 上海信托钟情PE股权基金
  • 底气逐渐提升 QDII基金告别洋顾问“独闯天涯”
  •  
    2011年2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保险三巨头开门红:
    太保“高歌猛进”平安“急流勇退”
    国内首只
    开放式分级债基即将面世
    机构一线
    股市行情现转机 基金抓紧时机忙营销
    争夺高端客户 机构备战对冲基金热情高涨
    赢取多元化收益 上海信托钟情PE股权基金
    底气逐渐提升 QDII基金告别洋顾问“独闯天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争夺高端客户 机构备战对冲基金热情高涨
    2011-0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朱绍勇

      

      首批A股私募对冲基金即将开始募集的消息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报记者获悉,除券商资产管理公司之外,拟发行对冲基金的机构还包括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值得注意的是,对冲基金的投资门槛较高,最低认购金额通常要达到人民币100万元。

      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富裕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产配置在对冲基金上,而不是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由此也被称为资产管理行业“金字塔尖上的盛宴”。

      “如果把投资共同基金比作是乘坐公共汽车的话,投资对冲基金就好比是驾驶豪华跑车。”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冲基金主要是为高端投资者进行理财,这类投资者追求绝对收益,对于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不一定是非常高,但绝不希望发生亏损。“实际上,对于投资者而言,没有最好的基金,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对冲基金的高门槛,注定了其只适合高端投资者。”

      富有家庭拥有规模庞大的现金类资产,其投资需求足以为对冲基金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对于资产管理机构而言,发行对冲基金的意愿已经强烈。

      在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中,券商发行对冲基金的速度显然已经走在了前列。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拟发行的集合理财计划“君享量化”、第一创业证券资产管理部门发行的集合理财计划“金益求精”,均为采用股指期货工具的对冲基金。此外,记者了解到,公募基金在对冲基金产品的研发上也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

      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排名前五大公募基金公司近期均与销售渠道进行了沟通,拟通过专户理财平台发行采用中性策略的对冲基金。“公募基金财大气粗,从华尔街招募了许多海归,组建量化投资团队,目标就是发行对冲基金。”

      相比之下,阳光私募机制最为灵活,原本最有可能率先发行对冲基金。但由于信托账户目前尚未取得股指期货的交易资格,大大延缓了阳光私募推出对冲基金的进程。不过,阳光私募对于开发对冲基金仍抱着非常高的关注度。

      “券商率先发行对冲基金产品,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胡立峰认为,管理对冲基金需要拥有较高的软硬件条件,因为支持各种对冲策略的交易模式对于技术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交易成本也相当重要,券商在交易所拥有席位,交易成本和冲击成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在这方面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不具备优势。”

      业内人士预计,对冲基金将成为A股市场最活跃的机构投资者。不过,鉴于较高的投资门槛,对冲基金的规模不可能超越公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