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用新权数计算出来的CPI同比上涨4.942%,比旧权数计算的4.918%高出0.024个百分点。这个数值不仅让人感到意外,而且用新权数计算的CPI反而比旧权数更高,也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为此,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对CIP权数进行的调整是一次例行调整,某些媒体关于权数调整拉低CPI数据0.3个百分点的报道是不准确的。
此话一出,让不少年薪上百万的首席经济学家们大失面子。因为这些来自证券与金融行业的研究人士,此前曾在媒体上表示,1月份的CPI比预期的要低,但如果按旧权重来计算,则要超过5%。
有鉴于此,国家统计局特别对新老权重作了详细解释,并婉转地调侃了那些信口开河的市场人士。据介绍,如果按新、旧权数将去年12个月的CPI进行回归计算,结果两者的拟合度非常高。
这件事给出的教训是,不管什么人,在事实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最好少说话。尤其是那些“专家”,常常铁口直断,不仅容易闹出笑话,有损形象,更会影响统计数据的严肃性。
而形象打折是小事,搞晕公众头脑则是大事。因为没有可靠的数据,会引发判断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这方面,统计局也有可改进的地方。
比如这次调整权重,用直观的数据图表来说话,就很有说服力。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这次调整,分门别类,有升有降,其依据是什么?
据介绍,其中居住提高了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了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了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了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低了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了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了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了0.25个百分点。
如果仔细的读者再想一下,就会得到一些意外:这次权数的调整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利于CPI的走低。
现在,房价已经涨得太高了,再要乱涨更要遭人怨了。在这种情况下,房价的趋势只能是微涨,甚至下跌。而居住权重在此时加大,显然会影响CPI走势。同样,食品等价格正在起涨,并有长期化趋势,此时权重悉数下降,也会影响CPI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