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主持 于勇
2009年以来大小商业银行间的存款大战,在2010年愈演愈烈。尽管贷款的增长速度已经放慢,但存款大战还没有偃旗息鼓,在2011年春节前夕存款紧张的时期,小银行居然开出了60个基点的存款回扣,这已经超过了2次加息的幅度。面对如此大的诱惑,原本在大银行账上“苦哈哈”的存款自然赶紧搬家到了中小银行。实际上,中小银行异地扩张速度的加快也已经点燃了各地的存款战火。
在存款大搬家的过程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的比例由2007年的峰值53.3%,下降至2009年的51%,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48.7%,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负债占比上升掠走了2个百分点,从2007年的13.9%上升至2010年的15.9%,城商行负债占比提升分享了1.9个百分点,在这3年间则从6.4%上升至8.3%,其他金融机构则分走了余下0.7个百分点的负债占比增幅。
为什么会有存款大战呢?短期来看,是贷款增长过快造成的,从全部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国外净资产同比增长了15.1%,而国内信贷却增长了18.8%。这意味着凭借新增国外净资产而增发的钞票增速已经赶不上贷款的增长速度,这最终导致了存款增长速度不及贷款增长速度,多家银行贷存比距监管红线75%仅一步之遥,争抢存款是信贷增长的重要保证,信贷规模增长是利润增长的保证。
更为重要的长期原因是过低的存款利率使得资金在加速脱媒,随着个人财富的积累,信托公司的客户群体越来越大,其提供的直接投资渠道能为资金带来更高的回报,银行为留住存款,大力开展理财业务,仅2010年就发行理财产品7万亿,银行的表外理财都分流了大量存款,银行的负债业务被迫转为中间业务,负债的增长受限使得贷款增长也受到限制,银行的资金成本也被迫提高,存款是最低成本的负债,争夺自然激烈。而在实际上,1年期的Shibor报价已经达到4.3%,超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30个基点,揽存即使支付100个点的返点,再以Shibor的利率拆借给同业也是有利可图的。
存款的搬家实际上是在对当下过低存款利率的“用脚投票”。特别是央行在新的调控框架下,较少使用窗口调控,更多使用流动性管理的手段限制信贷的增长,这会使得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升,显著超过存款利率,存给银行的收益小于借给银行的收益,存款自然会大量转化至表外,这意味着存款大战在高通胀时期将会更加激烈。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存款大战是无奈的选择。即使官方不放开存单利率的定价,私下里的返点也早已使其成为既成事实。货币市场利率与实际有效存款利率逐步拉平或许将是大势所趋,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缓慢的,但是这意味着流动性紧缩比加息对资金成本的影响更大,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调控者实际上正在本着宏观审慎的原则,使用资本充足率、准备金率等工具限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长,而商业银行一方面争抢存款、做大贷款,做信用套利者,另一方面拉长了自己的资产久期,流动性指标连续下降,争做期限套利者,而利率市场化和通胀的抬升,将挤压套利空间,一旦风向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该瘦身了。利率市场化的时代不再是大块头的时代。
(作者系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