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权威人士表示,中关村股份代办系统(新三板)试点以来,经过实践,探索了资本市场服务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服务于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和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建立了一系列基本制度规范,探索了场外市场建设的宝贵经验,主办券商也探索出一套较成熟的业务模式,目前已经具备扩大试点范围的基本条件。各地的高新园区准备的情况又如何呢?为此,我们将陆续推出各地高新园区的采访报道。
⊙记者 王屹 唐真龙 ○编辑 全泽源
据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关于新三板的扩容方案已上报到国务院,目前正在相关部委征求意见,预期今年两会后将推出。
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新三板的扩容筹备工作在去年底就已基本完成,目前各方条件均已比较成熟。另有主办券商人士预计两会后正式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按照正常的工作进度,关于新三板的企业挂牌规则、信息披露规则、交易制度、结算规则、合格投资者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基本成型,各园区开始正式上报拟挂牌企业的申报材料,如果进展顺利,最快三季度首批扩容企业将正式登陆新三板市场。
据了解,扩容后的新三板市场将与目前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有所不同,“将更接近于现有的沪深交易所市场”。连续竞价交易、T+1结算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成熟的交易规则都有望被借鉴引用,而做市商制度、投资者准入资质等新三板特有的制度也会同步引入。
“在此次新三板扩容的过程中将推出配套改革。”西南证券场外交易市场部总经理周到向本报记者表示。据他的了解,目前已经可以明确的改革措施包括:首先,引入做市商制度,不过在引入做市商制度之后,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要通过做市商交易,直接交易依然存在,做市商交易并不是唯一的交易方式。其次,交易规则也将所有改变,包括在交易数量上由目前每笔最低3万股降至1000股。此外,在扩容过程中还将开放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市场交易。而新三板扩容之后也将放开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的限制。
周到还表示,从长远看,在扩容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还将建立转板机制,目前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只有几十家,而随着新三板的扩容,挂牌公司数量的迅速增加将会催生建立转板机制的需求。不过,另据权威人士分析,转板机制是个大的系统工程,今年暂不可能推出。
新三板的扩容,将有力拓宽中国企业融资渠道,并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业内资深专家认为,资本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成熟国家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层次就是场外交易市场(OTC),她主要是帮助处于初创阶段中后期和成长阶段初期的中小企业解决资本金筹集、股权流转等问题,场外交易市场构成了资本市场金字塔的底座部分。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其资本市场是按照先场外后场内的逐步演进过程发展的。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直接开始了交易所市场的建设。这样的好处是规则先行、起点高、发展快和规范性相对较好。
但是单一的交易所市场也暴露出市场功能发挥不足的缺陷。一是市场容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二是上市条件无法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不能满足不同区域的直接融资需求。有数据显示,近20年来沪、深交易所只接纳了2000多家上市公司。而我国目前仅股份制企业就有13万多家,绝大部分被挡在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外。
据悉,全国目前共有70个国家级高新区,上海、苏州、成都、西安、重庆、广州、武汉等地的高科技园区都在积极准备对接新三板市场。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个大型高新园区相关负责人均称“已万事俱备,只待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