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的国际货币功能重新定位讨论之二
⊙左晓蕾
SDR是折衷和妥协的产物,没有按照美元替代等价物来设计的机制。所以,按主流的渐进式改革思想,是对SDR既定机制作必要改革,作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过渡性安排。具体思路是,以SDR作为建立对美元本位体制缺陷的一些合理约束机制的主角,并逐渐完善SDR的功能和机制,由此逐渐过渡到全新的更有利于全球发展的国际货币体系。
SDR要比较准确地重新定位,先得弄明白SDR与国际储备货币有什么不同。
SDR的原始基本功能有三:一,成员国拥有的特别提款权可以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用来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贷款。二,特别提款权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三,用特别提款权作为统一计价单位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各成员国货币和特别提款权之间的折算比例,就体现了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同时也能更好地反映一国货币的综合汇率。
而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则有计价、支付、储备、货币发行调节经济的政策、外汇市场交易调节供求、全球交叉汇率的“锚”等功能。所有大宗商品以美元定价,伦敦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都以美元报价,最开始的外汇交易主要满足贸易和服务扩大增加的外汇需求,有一些利用差价的套利交易需求。但近年来,外汇交易市场的主要交易变成投资或者投机交易为主,美元是规模最大的风险交易货币。
比较美元与SDR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行使的现状,SDR显然存在先天不足。
与其他功能比较,计价功能可能是SDR被使用最多的功能。航空方面,《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规定,如果出现意外,航空公司须对每名搭客作出赔偿限额为10万SDR的赔偿。《万国邮政公约》规定,万国邮政联盟的标准货币是特别提款权,有关国际邮件和包裹递送中的资费计算、补偿等,都透过特别提款权来统一规定,并由各自成员国计算出本国货币。同时,特别提款权还作为各邮政间账务结算的记账单位,在付款时,将特别提款权账款金额折合成付款货币金额。比如,中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国际漫游价格是1955SDR。但SDR缺乏国际贸易的定价功能。
SDR只是一种权利。严格意义上,不是一种有形的货币,只是一种账面资产。作为IMF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SDR不具备实际的支付职能,是IMF成员国货币的潜在要求权而非货币使用。
根据原始定义,SDR有危机救助的政策功能,但没有调整全球经济的政策功能。原因是SDR受到发行机制的限制。SDF的发行机制就是份额制。份额制的发行需要根据成员国的经济实力、贸易规模等等指标来决定,非常复杂,份额改变的程序和规则也非常繁琐。因此,从1969年SDR诞生以来,成员国的份额就没有变过。直到本次危机以后,在成员国,特别是20国集团中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强烈要求下,去年11月才有了调整,总发行量增加一倍。SDR的增减并不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作为政策工具迅速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增减,SDR并没有被赋予调节经济的政策功能。
事实上,就算赋予SDR创造份额的权利,各国经济差异巨大,IMF也不可能制定出调整全球经济的货币政策。这可能是对SDR最大的制约。而这一条优势,恰是美元本位的根本缺陷所在。那么,根本的途径,或许是取消以全球储备货币的政策功能作为汇率定价标准,这确是各国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
SDR没有交易调节供求的功能,也没有“投资”功能。因为SDR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在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用来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贷款。一方面不可能作为外贸和服务商品的支付货币,也就没有可能更多其他对SDR的需求产生。而且SDR份额基本是固定的,供给不可以随时调整。另一方面,成员国之间的互换,相当于用SDR作为抵押的一种贷款,抵押物实际上是各国SDR份额背后的外汇资产。
SDR不是汇率基准。当美国单方面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后,美元兑一盎司黄金的固定汇率的“锚”不复存在,全球汇率因此大幅波动。虽然几经周折诞生了“纸黄金”SDR,并未替代黄金成为全球汇率的“锚”。SDR的修补美元本位的设计,最终使各国汇率与美元直接挂钩成为各国汇率的基准。包括SDR也是以伦敦市场每天中午的SDR中各其他货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推算。
SDR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这些先天的缺陷必须弥补。
(作者系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