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创业板·中小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十二五”重构经济伦理非常必要
  • 央行去年承办
    议案建议提案481件
  • 提高起征点 个税改革继续推进
  • 两会新闻大战开打 我们准备好啦!
  • 消费率有望成为“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上接封一)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裁杨超建议:尽快出台险资投资保障房细则
  • 展望积极的股市政策(上接封一)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集团公司总裁吴焰建议:加快出台险资投资养老实体具体管理办法
  •  
    2011年3月2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两会特别报道
    “十二五”重构经济伦理非常必要
    央行去年承办
    议案建议提案481件
    提高起征点 个税改革继续推进
    两会新闻大战开打 我们准备好啦!
    消费率有望成为“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上接封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裁杨超建议:尽快出台险资投资保障房细则
    展望积极的股市政策(上接封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集团公司总裁吴焰建议:加快出台险资投资养老实体具体管理办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二五”重构经济伦理非常必要
    2011-03-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作者 亚夫

      鹏华基金邀您关注

      □作者 亚夫

      作者系

      本报首席编辑

      正在开局的“十二五”经济,可谓棋枰重整、处处商机。一方面,大时代、大市场、大机会让人兴奋;另一方面,整个世界面临的大挑战也让人感到棘手。

      此时,站在历史的弯道口,需要回答四个问题。

      一是大时代的经济特征是什么。从国际层面看:延续几百年的全球经贸不平等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化程度大幅提高,全球经济金融版图正在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渗入更多人本因素,人的主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科技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从国内层面看:首先,13亿人的消费需求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目标;其次,中国的GDP增速开始调降,“十二五”期间将下调为7%。这表明,中国正在从追求“高”的GDP向追求“好”的GDP转变;第三,中国的国民财富和资本化率在大幅提高,资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

      二是大市场的结构分布又怎样。从国际层面看:全球市场结构与分布正在重新洗牌;粮食、能源等重要战略资源已成为新一轮市场争夺的对象;全球金融与资本市场处在变革的前夜,话语权和定价权在悄然调整。因而,中国的外部市场也在发生地缘性变化。

      从国内层面看:中国的内部供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加工制造业逐步向内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速,生产资料市场出现重新整合趋势;消费品市场出现双重变化,一是商业业态的变化,二是区域分布的变化。随着中国居民的高端消费与日常消费整体向上提升,原来的商业组织与机构将发生大重组、大更新;金融与资本市场开始加速升级。

      三是大机会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地缘角度看,有三大对流圈。一是与发达经济体的对流,包括高端制造及科技与服务产品和投资的引入,中国商品、服务与投资的流出;二是与其他经济体的对流,包括商品、服务与投资,以及稀缺资源的双向对流;三是中国国内的经济循环,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对流。

      从行业角度看,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服务环节,随着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与规模经济的全面推开,也蕴藏着无数商机,如与节能、减碳、绿色、环保相适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信息和网络技术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与文化服务业、与都市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生物与农业等,都存在着产业链延伸、重构、整合的机会。

      四是大挑战又需要如何应对。面对“十二五”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现在中国经济遭遇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与环境的压力。现在,不仅有资源短缺的问题,还有环境污染的问题;二是收入与分配压力。近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丰富,但国民财富如何分配是个问题;三是诚信与道德压力。道德缺失不仅影响经济品质,也影响整个社会生活。

      要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既要在经济发展中引入人文评价,根据比较优势,从各地资源禀赋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效保护和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又要将财富分配与经济增长放到一个循环系统中来评估,寻求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最优匹配关系,还要深化经济发展的人文内涵,重构工业文明所需要的公共价值。

      总而言之,在当今中国,民生百业固然重要,但经济矛盾也不能忽视。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经济矛盾下面,掩藏的是文化问题,是几千年农业文明形成的“私家”文化与工业文明所需要的经济伦理之间的冲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看,由于现代工业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要素都是在公共平台上配置的,因此,只有培养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公共意识,尊重公德,尊重公共规则,才能医治当前的经济病。

      由此来看,在“十二五”期间,重构经济伦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