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价值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多项措施“护航” 我国消费率有望迎来上升拐点
  • 家电、汽车: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 华生:应降低个税税率
  • 郑新立:居民消费率未来五年应提高到50%
  • 文化消费:待挖的富矿
  • 保障房建设和建材下乡
    或催生“千亿级”消费市场
  •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十二五”应突出
    扩大消费的战略地位
  • “十一五”消费品市场
    步入快速发展期
  •  
    2011年3月4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两会特别报道
    多项措施“护航” 我国消费率有望迎来上升拐点
    家电、汽车: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华生:应降低个税税率
    郑新立:居民消费率未来五年应提高到50%
    文化消费:待挖的富矿
    保障房建设和建材下乡
    或催生“千亿级”消费市场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十二五”应突出
    扩大消费的战略地位
    “十一五”消费品市场
    步入快速发展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项措施“护航” 我国消费率有望迎来上升拐点
    2011-03-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衡道庆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衡道庆

      

      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内需失衡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记者日前获悉,居民消费率(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最终消费占当年GDP的比率)有望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未来五年,消费率提高的目标或将定在2-3个百分点。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看好我国消费市场扩容潜力。在居民消费加速转型的情况下,我国有望在今年迎来消费率上升的拐点。

      

      居民消费加速升级换代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毛蕴诗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每年消费市场增量是美国的两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这一判断得到多方面的数据支持。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正处于从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阶段。2009年,城市化率为46.6%,按照“十一五”水平,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

      按照国际经验,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有望出现加速转型,这为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了良好契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谢伏瞻认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变动和升级换代较快的时期。

      事实上,过去五年,我国消费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扩大和升级启动信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消费市场已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万亿元,增长98.3%,年均增长18.1%,消费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期间之一。

      统计局认为,过去5年来,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优化升级,由量向质转变,由温饱向享受转变,由吃、穿向住、行方面发展。住房、医疗、旅游、教育以及享受型的汽车、家电、家居建材、电子产品等消费热点频现,成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银河证券在有关报告中认为,2011年消费率有可能达到48.8%,比2009年48.6%的水平提高0.2个百分点,在新世纪首次迎来上升拐点。

      

      收入分配改革等政策将护航

      提高消费率方向已定,一系列保障措施也将随着出台。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对本报记者说,应该完善社会保障、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才能促进居民消费。

      实际上,作为促消费重要政策保障的收入分配改革已经启动。为调节贫富差距,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国务院日前明确将提高个税起征点,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的级次级距。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本报记者表示,个税起征点上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将较大程度地提高这部分人群消费热情。

      记者还了解到,为提高居民消费率,“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或将从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全面阐述如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同时,有关部门还将积极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认为, 2011年,要把服务消费作为扩大城市居民消费和结构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在谈及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时,陈德铭表示,要促进电子商务及网络购物健康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运营规范的网络销售平台,推动传统商业企业开展网络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