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朱贤佳
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欧阳泽华在两会期间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即将推出的场外市场将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巨大平台。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做大做强,使自身逐步具备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
欧阳泽华说,“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创业板和场外市场体系的尝试构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平台。经过创业板的顺利建设后,即将推出的场外市场,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民营企业结构占比来看,证明创业板以及即将推出的场外市场将极大支持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已经看到的有益成果。”
欧阳泽华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还需要拓展投融资体系建设,包括利用资本市场这个有利平台。此外,民营企业自身也需要通过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吸引包括PE、VC在内的社会资金加入。尤其是在当前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更要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做大做强,使自身逐步具备走向资本市场的条件。
“我们在总理的报告中欣喜地看到,提出要推动‘非公经济36条’,我们相信将在政策和产业方面放宽对民营企业的准入条件,特别是在相关税收配套等方面,相关部门将根据‘非公经济36条’的要求,细化措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欧阳泽华说。
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政协分组讨论时表示,民营经济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各界关注。上市民营企业对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均衡,维持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创业板中有近200家上市公司,超过90%是民营企业,中小板中也有超过80%是民营企业。上市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管理上,体现了很强的进取精神,有利于引导富余资金投资,吸收过多流动性,对于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