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市场
  • 10:公司
  • 11:市场趋势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版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十二五”居民收入增幅将与GDP保持同步
  • 预期性指标之一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 预期性指标之九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加4500万
  • 预期性指标之十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 预期性指标之二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增至47%
  • 预期性指标之五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大于7%
  • 预期性指标之十一 R&D经费支出强度提升至2.2%
  • 预期性指标之三 城镇化率提高到51.5%
  • 预期性指标之四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 预期性指标之七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 预期性指标之十二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 政协委员“客串”记者
  • 预期性指标之六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7%
  • 预期性指标之八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  
    2011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两会特别报道
    “十二五”居民收入增幅将与GDP保持同步
    预期性指标之一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预期性指标之九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加4500万
    预期性指标之十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预期性指标之二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增至47%
    预期性指标之五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大于7%
    预期性指标之十一 R&D经费支出强度提升至2.2%
    预期性指标之三 城镇化率提高到51.5%
    预期性指标之四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预期性指标之七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预期性指标之十二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政协委员“客串”记者
    预期性指标之六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高于7%
    预期性指标之八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预期性指标之十二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2011-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2015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预期较2010年提高0.03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灌溉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呼应,将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我国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850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0。

      水利专家指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十二五”是我国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在农业领域,要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