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市场
  • 10:公司
  • 11:市场趋势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版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华商基金:夯实基础 稳步发展
  •  
    2011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13版:基金·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A13版:基金·专版
    华商基金:夯实基础 稳步发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商基金:夯实基础 稳步发展
    2011-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华商基金,2010年基金业最熠熠闪光的一个名字,公司旗下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在全部开放式基金中收益率排名第一,公司旗下全部基金产品综合净值增长率第一,公司管理规模增长第一等多项成绩备受瞩目,屹立于潮头。这家2007年才成立首只产品的基金公司,用了短短3年,实现了业绩促发展的完美转身,从一家规模30多亿元的小公司成长为如今的中型基金公司,栖身行业中游。而在这期间的连续3年多时间里,虽然基金短期业绩出现过波动,但长跑过后华商基金旗下整体业绩最终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然而,曾经辉煌已经翻页,华商基金深谙此理。华商人致力追求的是持续给持有人创造稳健的投资回报。2011年,华商人要求自己稳步前行。

      ⊙本报记者 涂艳

      团队铸造品牌

      清醒、沉稳、谦逊、务实,是华商基金董事长李晓安给人最深的印象。“ 华商的发展路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群质朴踏实而富有热情的人,执著于一件庄严的事。管理持有人几百亿的资金,我们时刻感到责任重大。”华商基金董事长李晓安曾不止一次提起。

      或许正是有着这股责任感和忧虑感,华商基金在3年多的时间内,用团队超乎寻常的实力打造了业绩这张王牌。据天相投资顾问公司统计,2009年、2010年公司全部基金产品综合净值增长率均在业内排名前2位。截至2010年 12月31日,华商基金管理资产净值已达到417亿元,较2009年底增长283亿元,2010年公司管理总资产规模增长列全行业首位。

      持续业绩的背后,华商基金优秀的投资团队功不可没,“我们拥有一个令人骄傲、积极向上的队伍。”谈及此,低调的李晓安却每次都高调地赞扬,言语间充满了自豪。公司总经理王锋也会补充说,作为这只精英部队的中坚力量的“三剑客”更是发挥了核心作用。王锋曾这么评价,孙建波兼具对大局的前瞻性把握和对白马股的深刻挖掘,而激情和犀利的庄涛则更加因为精选大牛股的能力而享誉业内,梁永强则是一位具有个性且淡定坚持的“伯乐”。

      在华商基金逐年磨砺的团队中,开放而交融式的投研气氛成为其独特的亮点。在华商基金内部,没有因为“三剑客”而形成所谓的权威;用其他投研成员的话说:“如果要有,那么权威就是用来挑战的。”在投研团队宽松开放的气氛中,基金经理们个性鲜明,各有所长。

      王锋曾表示,正是因为公司董事会给管理层赋予了充分的职权和信任,才为搭建和维护华商基金开放式的发展平台和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铺平了道路。

      “会上会下我们交流畅通,人云亦云在投研团队中从未有生存的空间,在交流碰撞中我们既可以强化预期,也能丰富视野。”身兼研究总监与华商领先基金经理的田明圣很好地概括了这个和而不同、合力向上的团队。从过往华商基金的持股情况来看,2010年华商基金旗下各基金的投资业绩来自于不同行业和不同重仓品种,重合度很低。投资逻辑各有千秋,基金产品个性纷呈。

      也正因为如此,华商基金一直努力建立事业拴心、环境留人、机制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人文环境,近年来公司人员具备较高的稳定性。

      培育人才 加强研究

      在承载了400多亿元的重压同时,华商基金不免遭遇市场的担忧:业绩能否持续?投研体系构建是否到位?风险控制水平如何等。在总经理王锋的思路中,新的忧患早已替代了昨日的辉煌。2011年,华商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稳步发展。

      业内机构评价,华商基金股权结构稳定,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突出,但投资与研究的紧密结合有待加强。对于这一点,其实华商内部已经作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迅速加以解决。田明圣表示:“我们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布局研究管理及团队的建设,而且,华商基金一直有一个很好的秘器:就是行动力强,问题一旦被认为必须解决,那么马上被提上议事日程,着手解决。”

      据了解,2010年华商基金对投资、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快速扩充,目前基金经理9人,行业研究员数量超过30人,基本能完成行业的全覆盖。

      庄涛也表示,“研究实力的加强,目前已经开始对投资有了实质性的贡献。当然,从目前的规模发展速度上看,我们的团队建设还在加强之中,将吸引更多资深的研究员加入进来,现在我们更有这个实力。”

      在田明圣看来,研究对投资的价值不容低估,基金公司投研部门融合、内外部研究成果的配合,将是决定业绩持续稳定的基础。“目前研究部门分为宏观策略、金融工程、金融地产、工业、大宗品和消费、TMT等六个大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研究成果是目标。”

      小型基金公司单纯靠业绩打拼的时代,已经从华商基金的历史中翻过一页,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行业近年来整体管理规模的不增反降正在发出启示:盲目扩张并不可取,不同阶段基金公司发展策略不尽相同。而华商基金管理层认为,目前稳步发展并努力加强研究对投资的贡献是关键。在足够的研究基础性平台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下,基金经理有了更加充分的舞台和后背力量。

      “公司给予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机制,赋予了研究员向基金经理助理,最后到基金经理的成长通道,但是这期间并不容易,首先需要得到市场和基金业绩的认可。”目前担任华商动态阿尔法基金经理助理的刘宏如此表示。而他之前在华商基金担任了多年的研究员工作。

      业内人士建议,在目前的市场中,中大型基金公司首先应该守住既有的疆土,同时完善产品创新和品牌、服务创新,走精工细作的路子。

      对于华商,精耕细作的道路才刚刚起步。产品线上,华商基金正在逐步完善,近日正在发行的稳定增利债基就是公司均衡旗下基金产品线的步骤之一。“机构可能更需要指数基金,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则需要固定收益类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我们需要补充的。”田明圣表示。

      而基金不仅是投资理财的产品,更是不能复制的专业性服务。在市场和服务建设中,华商基金也初见成效。2010年基金市场呈现出整体规模、份额齐下降的形态,基金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商对市场整体结构及框架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及优化,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同时,强化了对基础投资客户的积累,定投业务整体增长有了质的飞跃。

      顺应市场 均衡投资

      历经牛熊,国内大部分基金公司已经交上了不同市场环境中的成绩单。同样作为近两年多来整体业绩领先的华商基金,业内最关心的仍然是业绩的持续优异。用董事长李晓安的话说,在这个一群质朴的“老人”组成的团队中,最庄严的事是用智慧创造财富,责任重大,所以基金投资风格不应该是盲目的坚持,投资要顺应市场,抓住经济和市场发展的脉络;进行前瞻性布局,坚持策略性投资;同时注重投资均衡,不走极端。

      在今年以来市场的快速风格转换中,华商基金原有持仓的高速成长股经历了较大震荡,拖累旗下基金经历了净值的起伏。对此,庄涛并不避讳,在他看来,近期市场风格转换过快,而且对高估值成长股的打压幅度确实超出他们的预期。而在资本市场打拼多年的他更加懂得敬畏市场的真理。“正因为公司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的加速变幻,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能力更加受到考验,而华商基金的投研团队会在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上将更加稳健和精准。”

      回顾历史,市场的转换过程中,确实不乏部分基金公司因为过度执著而经历了排名的颠倒,而华商基金为持有人追求绝对回报的方向并不允许基金经理盲目偏执。在华商盛世基金经理孙建波看来,去年受到低估的周期性板块的确实重新受到资金追捧,且今年市场投资热点的切换将会非常频繁,市场经过震荡后将最终回归平淡。

      他表示:“2011年的经济形势异常复杂,面临着经济增长、控制通胀和经济转型的三重因素,政府在宏观调控中会异常着眼于三者的平衡,而2011年的投资也正是围绕均衡展开。”

      我们相信,作为一家为投资者带来持续和稳健回报的公司,在投研体系的逐步构建和提升中,华商基金能续写一份满意的投资答卷。方向简单却不易行,转型就在脚下却充满变数。充满激情的华商人头脑清醒,蓄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