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市场
  • 10:公司
  • 11:市场趋势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版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第一轮估值修复行情接近尾声
  • 小指数继续回压 大指数暂时领涨
  • 油价引发全球震荡 蓝筹推动A股续升
  • 指数有望震荡向上
  • 上攻三千大关 量能仍需堆积
  • 指数上涨难掩热点分化
  •  
    2011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市场趋势
    第一轮估值修复行情接近尾声
    小指数继续回压 大指数暂时领涨
    油价引发全球震荡 蓝筹推动A股续升
    指数有望震荡向上
    上攻三千大关 量能仍需堆积
    指数上涨难掩热点分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第一轮估值修复行情接近尾声
    2011-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山东神光金融研究所所长 刘海杰

      ⊙山东神光金融研究所所长 刘海杰

      

      三月以来,我们提出A股行情进入“两会”行情节奏,大盘易涨难跌。从过去两周的市场表现看,大盘蓝筹股反复发力使得指数震荡走高。上周五权重股更是形成了共振现象,引导市场出现普涨格局。随着水泥、机械、化工、家电等二线蓝筹股持续走高,个股估值水平得到快速修复;银行股群体上涨,标志着今年以来估值修复行情已经轮换到大盘蓝筹股身上。当一、二线蓝筹股都有一轮不错上涨行情后,我们认为第一轮估值修复行情已临近尾声,市场在攻击3000点整数关之后还会有一次获利回吐的过程,从时间节点上看,两会闭幕期间或是行情冲高回落之时。

      

      蓝筹股共振是暂时的

      上周五,两市总市值前30位的个股全线上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煤炭、石化类个股上涨的共性在于估值修复,当各个板块都有过不同程度表现后,这种集体的共识又要面临挑战。

      挑战之一是政策预期。从目前正在召开的“两会”传递出的信息看,稳定物价是第一要务,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上调仍将延续;稳定房价将成为地方政策的工作重点,这意味着房价控制目标以及限购等政策仍会加强。上述政策预期虽然是透明的,市场心理接受程度也比较高,但政策本身对于银行、地产等权重股的影响是显著的。

      挑战之二就是物价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从全球角度看,原油和粮食价格持续攀升正在形成一种趋势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对通胀应对带来困难,也将直接传导到相关产业链,并带来成本压力;与此同时,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直接提高企业成本,在劳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或挤压企业利润。

      挑战之三是市场的投资主体本身。我们认为,蓝筹股行情历来都是基金等机构主导的,很少出现蚂蚁吃大象的情况。鉴于目前机构整体持仓仍处于相对高位,因此,在本轮估值修复行情中不免会出现持仓的结构性调整。特别当一二线蓝筹股都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后,机构对于其他类型个股不可避免出现砍杀。事实上,行情震荡、个股分化将是上半年市场最普遍的特点。

      向上突破不会一蹴而就

      上周五普涨过后,指数也上升到2850-2950点箱顶位置。这个时候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大盘能否向上突破?能否形成有效突破?笔者认为本周指数存在攻击3000点机会,也就是说会向上形成突破,但未必顺利,其有效性还要观察。

      大盘真正突破2850-2950点箱体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上证指数需要放量站上3000点整数关,其中上海日成交需要放大到2000亿以上,两市成交需要放大到3000亿以上水平。上周两市日成交2000亿出头,这样的量能只能消化2010年11-12月指数盘整数周沉淀的筹码,但很难置换去年11月上旬3000点上方万亿套牢盘;第二,大盘蓝筹股行情要持续,并且要形成合力。一旦蓝筹股出现分化,指数不排除再向下打一打,对于蓝筹股的共振问题上文已有分析。第三,就是时间因素。如果大盘头肩底形态成立的话,右肩的构筑时间应当再延长2-3周,之后向上突破3000点似乎比较完美。由于本周仍是“两会”时间,市场情绪倾向于放大各种两会话题,个股也容易形成上涨的冲动,各路资金存在提前拉升指数的可能,因此,本周指数存在向上突击的机会,但是在“两会”闭幕和2月宏观数据披露之后,大盘可能会通过一次调整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

      

      重在操作 两手准备

      不管大盘向上突破提前上涨,还是在箱体内多运行一段时间,我们都倾向于看多做多。基本逻辑是:通胀或前高后低,货币政策或前紧后松,企业利润可持续增长。市场的预期在上半年会偏谨慎些,估值修复行情会随着指数反复波动而循环进行。我们判断年初以来的估值修复将随两会闭幕而结束,之后市场需要有一段时间消化获利盘,在震荡蓄势之后,组织第二次估值修复行情。估值修复行情最终会向“估值修复+资金推动”行情格局演变。

      基于以上逻辑,我们认为短期内重点还是个股选择及操作,策略方面可作两手准备:其一,如果大盘选择提前突破,并快速上涨,那么在战略环节要留个心眼,即两会结束前要了结部分获利;其二,如果指数延续缓慢震荡、重心上移的节奏,操作重点只需根据个股节奏去把握,这就属于战术的问题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策略,个股才是投资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