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引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 金融宏观调控更趋完善
  • 杨超:
    关注养老产业发展的“三本账”
  • 7810亿社保基金安全吗?
  • 张红力 构建农村新金融服务体系
  • 肖钢:中行3年内无股权融资计划
  • 邵志清 上海将创新思路发展“新金融”
  •  
    2011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特别报道
    引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 金融宏观调控更趋完善
    杨超:
    关注养老产业发展的“三本账”
    7810亿社保基金安全吗?
    张红力 构建农村新金融服务体系
    肖钢:中行3年内无股权融资计划
    邵志清 上海将创新思路发展“新金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杨超:
    关注养老产业发展的“三本账”
    2011-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编辑 衡道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总裁杨超(左)昨天做客上证演播厅孙会来 摄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衡道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总裁杨超昨天做客上证演播厅时表示,应关注养老产业发展的“三本账”,各方面共同努力,推进养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杨超说,自己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搞企业就得算账。他给我国的养老产业算了算账:

      从“政治账”看,发展养老产业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预计2000年至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年均增速达3.3%,2020年约占总人口的18%,2050年占比将超过30%。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届时我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养老压力和挑战。这会影响到家庭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养老业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从“民生账”看,发展养老产业能扩大社会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期间,每年城镇就业人口供给达2500万,如果按照经济增长8%的速度估算,实际能提供就业岗位1200万,将存在1300万的就业缺口。养老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就业水平。

      从“经济账”看,发展养老产业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环境友好、健康可持续性等特点,涉及看护护理、医疗康复、金融、旅游、文化等20多个行业,并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钢材、水泥、机械等有明显的带动效应。

      杨超表示,保险对于养老产业非常看好。根据保险资金运用有关规定,保险资金有三个渠道可以介入该领域:一是通过债权计划,以债权形式提供一揽子保险资金支持。对保险公司来说,这一方法比较简单;二是股权的方式。目前,相关细则还在探讨中,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细则,让保险资金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养老社区的建设。三是通过基金的方式,这种方式属于间接投资。

      杨超还透露,中国人寿已经在几个地方进行了调研,比如河北的廊坊、浙江的杭州湾、福建、云南、湖南等地。公司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客户需要,建立不同的养老设施。

      杨超同时强调,保险资金在进入养老产业时,必须探索出可行的、具有可操作的盈利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应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另外,还可以参照国外成熟模式,比如,一些老人可以用自己的房屋抵押给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自己进入养老社区进行养老消费。

      杨超还表示,保险资金防风险意识很强,不会盲目投资,必须在一系列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进入养老产业。在这方面,中国人寿内部有专门的投资指引,操作中也都有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管理。在组织架构上,中国人寿已经成立了中国人寿投资控股公司,下分三个投资平台,分别负责投资不动产、股权和养生产业。(全文详见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