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价值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 陈东征直面“创业板造富”
  • 住建部正催促各地
    首季末出台房价控制目标
  • 建行今年贷款增速预计低于15%
  • 加息周期的到来和
    输入性通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积极股市政策不应与涨跌简单相关
  •  
    2011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两会特别报道
    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陈东征直面“创业板造富”
    住建部正催促各地
    首季末出台房价控制目标
    建行今年贷款增速预计低于15%
    加息周期的到来和
    输入性通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积极股市政策不应与涨跌简单相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加息周期的到来和
    输入性通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011-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南方宝元、南方隆元、基金天元基金经理 蒋朋宸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物价和通胀成了关键词,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且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超发了大量货币,中国也不例外。4万亿刺激计划对中国经济迅速摆脱金融海啸起了关键作用,但同时放出的大量信贷也造成流动性泛滥,成为国内物价上涨的推手。近年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多发造成农产品减产,以及投机资金借机炒作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美国、欧洲为首的发达国家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中国输入性通胀加剧,最近多变的中东北非政局,更给本来就高高在上的油价再添了理由,如果危机继续蔓延到中东核心油国如沙特,油价创新高也颇有可能。在这多重因素下致使我国物价不断走高。去年11月份CPI达到5.1%,创28个月来新高。最新公布的1月份CPI数据依然有4.9%,2月份的数据虽然可能有所下降,但未来的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总体而言将出现“前高后低”的情况,上半年,CPI月同比涨幅总体会维持在4%-5%左右的高位;由于2010年CPI走势是前低后高,下半年,如果没有特殊因素,CPI同比涨幅会逐步下滑。

      为了应对通胀,近5个月里,中国央行已经三次加息和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06%。由于存款利率还不能赶上CPI,目前仍然是负利率,未来加息的空间已然不大,但今年还有2-3次左右的加息可能性。

      从股市来看,前期由于对通胀和紧缩政策的担忧,导致去年11月以来出现了一波调整,近期由于2月通胀可能偏低,而信贷数据可能低于预期,市场可能出现预期CPI趋势回落的想法,短期对市场产生偏多影响。信贷低于预期有利于中期通胀预期控制,这对股市而言是积极因素。值得担心的是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因油价不受我国货币政策控制,而政治局势又可能导致供给出现下降。油价的快速上升将打压世界经济的恢复,从而导致滞胀的出现。这种情况是对资本市场最为不利的。有统计表明,美国股市在1946-1995 年的14 次调整有一半是发生在滞胀时期的。如果中东北非局势不能够早日平静下来,很可能我们也要在忐忑中看着股市期市一起大幅震荡。

      一般来说,加息对债市是不利的,但最近由于年金等资金的大量入市,对债券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导致债市反而上涨,当然,也包含着对未来加息预期的减弱。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