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价值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闫冰竹:履行社会责任
    才能实现“双赢”
  • 有保有压 信贷将在“调结构”中发挥更大作用
  • 代表委员畅谈金融业发展
  • 高宝玉:未来五年
    营口港货物吞吐量将实现新跨越
  • 对不起,我赶时间!
  •  
    2011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闫冰竹:履行社会责任
    才能实现“双赢”
    有保有压 信贷将在“调结构”中发挥更大作用
    代表委员畅谈金融业发展
    高宝玉:未来五年
    营口港货物吞吐量将实现新跨越
    对不起,我赶时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宝玉:未来五年
    营口港货物吞吐量将实现新跨越
    2011-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学良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唐学良 ○编辑 衡道庆

      

      全国人大代表、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宝玉日前在北京西苑饭店接受部分新闻媒体采访,就营口港未来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高宝玉介绍说,“十一五”期间,是营口港发展历史上进步最快的时期。“十五”规划末的2005年,全港还只有营口和鲅鱼圈两个港区,35个泊位,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500万吨。经过“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增长,港口的能级得到了迅速提升。到2010年底,营口港已拥有包括2007年收购的盘锦港区,2008年开工建设的仙人岛港区在内的四个港区,涵盖集装箱、滚装汽车、煤炭、粮食、钢材、矿石、大件设备、原油、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9个专用码头在内的68个生产泊位。201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25亿吨,集装箱333.8万标准箱,两大主要生产指标的增幅分别达到200%和327%;与股份公司上市之前的2000年相比货物吞吐量增长了10倍;集装箱增长了20余倍。“十一五”中期,尽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几十年未遇的海冰灾害,但是港口生产仍然是以强劲的势头迅猛攀升。在2007年首破亿吨之后,仅用3年时间一举跨越两亿吨关口,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港口总资产由2005年的128亿元跃升到2010年的495亿元,增长287%;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沿海港口群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港口之一。

      从“十一五”起步发展起来的营口港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目前已达40多条,近者直通沈阳及东北大企业,远者经满洲里连接欧亚大陆桥。2010年营口港海铁联运集装箱总量跃居全国第一、增速全国第一、占港口集装箱比例全国第一。

      2011年营口港吞吐量计划超过2.55亿吨;集装箱量超过390万标准箱。1-2月,港口吞吐量已完成4430万吨,集装箱量完成70.3万标准箱,两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

      高宝玉说,2007年和2010年,营口港实现了两个亿吨的跨越,“十二五”还要实现下一个两亿吨的跨越,也就是到2015年,货物吞吐量要达到4亿吨。为此,在“十二五”期间,公司计划投资180亿元用于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和盘锦新港区的建设。公司还将在发展中不断优化港口结构,加快向贸易物流港的方向转变。通过贸易带动综合物流,形成公路、铁路、港口和海上运输的有效对接,延长物流链条,降低物流成本,稳定港口货源,形成港口新的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金融物流产品,搭建贸易市场平台和贸易融资平台,发挥期货、保税等物流功能,通过开发利用综合物流,引来新的货源和效益增长点;加强内陆港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以全程物流服务形成营口港对腹地全覆盖、高水平、低成本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