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价值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福布斯揭秘行业造富能力 科技时尚业异军突起
  • 穆迪再下评级“狠手” 欧元欧股受创
  • 中国内地入榜富豪人数首度破百
  • 环球速递
  • 欢迎家辉
  • 经济复苏态势不一 全球央行利率政策分化
  • 产权交易公告
  •  
    2011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财经海外
    福布斯揭秘行业造富能力 科技时尚业异军突起
    穆迪再下评级“狠手” 欧元欧股受创
    中国内地入榜富豪人数首度破百
    环球速递
    欢迎家辉
    经济复苏态势不一 全球央行利率政策分化
    产权交易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欢迎家辉
    2011-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小安 ○编辑 朱贤佳
      9日,奥巴马(左)和商务部长骆家辉出席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提名仪式 新华社路透图

      ⊙记者 小安 ○编辑 朱贤佳

      

      奥巴马下了一招好棋。

      对奥巴马来说,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的中途离任,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其一,身为共和党人的洪博培已放出话来,辞职是为了参加2012年的总统选举,直接挑战奥巴马;其二,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选出一个让各方满意的大使接任人选,对志在连任的奥巴马来说,实在是一道绕不过的“必答题”。

      不过,从到目前为止各方的反应看,奥巴马做到了,而且赢得了不少的加分。这两天,在中美两国甚至是全球的各大媒体上,除了中国的“两会”之外,恐怕最受人关注的话题就是骆家辉的“回归中国”了。

      在美国某主流媒体网站进行的在线调查中,截至本周四下午,认为“骆家辉是驻华大使适当人选”的投票网民占比超过半数,且支持的人数还在持续增加。美国舆论普遍对于骆家辉获任驻华大使表示支持和肯定,一些美国专家甚至称此为“历史性的事件”。

      当然,鉴于骆家辉有着中国血统的特殊身份,他的“荣归故里”也令中国的同胞们不无激动与欣喜,而最兴奋的莫过于骆家辉的祖籍地——广东台山市吉龙村的村民们。尽管离骆家辉的任命在国会通过并最终来到中国就职还有一段时间,但那里的乡亲们已经在迫不及待地期盼他的又一次衣锦还乡。14年前骆家辉以华盛顿州州长的身份首次回到台山祭祖,一度在当地引起轰动。

      相比更注重民族情结的老百姓,中国的媒体和专家们对“长着中国脸、不会说中国话”的骆家辉的到来,似乎有着更加复杂的理解。

      在一些人看来,流着中国血液的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即便不特别“照顾老乡”,至少也会对中国更“友好”一些。当然,也有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即认为骆家辉的华裔身份根本无助于他更加友好地处理对华关系,甚至有人惊呼:别被中国面孔欺骗!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两种想法都不可取,对于推动中美关系在新形势下健康发展都没有好处。

      首先,作为一名职业的政治家,从小在美国长大的骆家辉身上显然已深深烙上了“美国印”。他自己也直言,以自己的中国血统为荣,以自己的中国祖先为荣,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荣,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骆家辉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

      而在另一方面,怀有敌意和更多的戒备则更加不可取。要知道,骆家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出任驻华大使的美籍华人,这一任命本身,就充分表明奥巴马政府对于中美关系这一“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的日益重视。骆家辉的汉语虽不及他的前任洪博培流利,但他的华裔出身,决定了他在与中国官员的交往和接触中会更有优势,也势必会更加有利于增进双边理解和沟通。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于骆家辉先生有望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我们大可以欢迎“游子回归”的平和心态来泰然处之。也预祝这位在世界上为华人争得荣耀的海外同胞,能在他的新岗位上有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