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价值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三月央票发行利率意外上升 引发加息猜想
  • “民工荒”意味着什么?
  • 新基金首发规模同比降两成 冷热不均分化明显
  • 每日关注
  • 资源股回落 沪指3000点得而复失
  • 3000点附近基金现减仓迹象 投资偏好再度变化
  •  
    2011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三月央票发行利率意外上升 引发加息猜想
    “民工荒”意味着什么?
    新基金首发规模同比降两成 冷热不均分化明显
    每日关注
    资源股回落 沪指3000点得而复失
    3000点附近基金现减仓迹象 投资偏好再度变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3000点附近基金现减仓迹象 投资偏好再度变化
    2011-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安仲文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当市场到了3000点左右的位置,前期涨幅较大的周期股品种从本周开始遭到部分基金经理的减持。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处获悉,3000点位置是基金公司偏好发生变化的一个触发因素,中小盘成长股和主题型投资在基金组合较为均衡配置的状态下开始异动。

      昨日上证综指失守3000点,以工程机械、资源股为代表的强周期板块集体走跌,而创业板、中小板中一批主营业务面向新兴产业的个股则逆市逞强。市场纠结于3000点的争夺,似乎印证了机构各方对3000点以上策略的不同的选择,一些基金经理把3000点作为回归成长股投资的信号,同时开始减持前期涨幅较大的蓝筹品种。

      据悉,此前国内一些基金公司的组合配置普遍采取了均衡策略,即低估值蓝筹股和成长股保持大致相当比例,但成长股、主题投资正在天平的另一处发生微妙的异动。国内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的封闭式基金经理日前向记者坦言,整体上看,新兴产业类成长股还是极具投资价值,也是未来新经济背景下最具活力的品种,而这段时间是在周期股品种活跃的背景下加配了一些资源股,但这一策略还是以波段为主,目前操作是“一路上涨一路减”。

      “这一段时间,蓝筹股普遍上涨了约15%—20%左右,成长股题材也下跌了15%左右,也就意味着成长股投资价值已经开始显现了。”深圳一家内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记者透露,目前其管理的组合中,成长股和周期股的配置比例相对均衡,但周期股继续上涨就是减持的理由,目前成长股的估值基本合理,蓝筹股也没有明显的估值优势。

      记者获悉,上述内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整体股票仓位已由年初的90%降至本周的80%左右,减持的方向包括工程机械、券商等品种;其投资总监认为当前核心投资品种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领域的中小盘成长股。

      除了公募基金本周以来所进行的悄然减持调仓外,更为灵活的基金专户产品也在一些周期股品种上获利了结。国内一家基金公司专户投资总监昨日向《上海证券报》透露,也同样减持了高铁、工程机械、券商、稀土等个股,仓位已经由之前的80%减至本周的60%。“包括具有券商题材的一些品种,我们基本上都已出掉。”这位人士透露,3000点上方是专户投资减仓的信号,一方面是周期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超额收益,估值修复行情已告一段落。另一方面,年报披露之际也是验证成长股的时刻,一些实现预期的成长股将得到市场认可,结构性的机会可能更多偏向于优质成长股。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众多基金对指数上行空间缺乏信心。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日前认为,在经济处于谷底回升和政策尚未明显放松的夹击下,股指上下两难,将呈现区间震荡的格局,结构性行情始终是当前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