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艾家静
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副总经理汪建熙近日提交提案建议,央行和银监会应该尽快重新启动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审理,破解商业银行从股票市场单一渠道融资的困局。
近年来,贷款不断增加要求银行的资本金也不断相应增加,目前银行靠自身利润无法满足贷款增长带来的资本金增加的需求,因而不断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就成为上市银行的主要出路。根据目前的贷款增长速度,估计未来五年,主要国有控股银行还将融资1500亿元。
但是汪建熙认为,光靠不断在股票市场增发来满足银行资本金需求是不可持续的,主要问题包括三方面:一是融资量大,对整个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和股指形成压力;二是对现有股东权益不断摊薄,可能招致股东的反对;三是对增发银行的股价造成压力,使银行股价长期被低估,久而久之有可能发不出去。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多方面措施,例如进一步提高股票市场融资能力,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等。除此,汪建熙还建议,对银行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将证券化的信贷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出售给机构投资人,减少商业银行持有风险资产的规模,是缓解银行资本金压力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除了能够有效缓解银行资本扩容的压力之外,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有若干其他重要功能。汪建熙举例,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适当分散银行风险资产过高的集中度;有利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规模、信用风险和监管方面都不存在太大问题,能够满足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银行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
实则,此次金融危机前,我国已开展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2005到2008年期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试点法规,确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期间共发行了19单计668亿元资产支持下证券,目前所有产品均未发生违约。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重大风险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我国2008年以来停止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但美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它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成为催生美国资产泡沫的一种工具,同时大幅增加了银行的杠杆率,加之监管失当,致使一旦资产泡沫破裂,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必然崩溃,“金融危机正好帮助我们认识了如何更好地使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改善监管预防风险。”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已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汪建熙建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尽快重新启动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审理,同时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改进和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破解商业银行从股票市场单一渠道融资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