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基金:CPI增速有望回落
  • 工银瑞信旗下两基金分红
  • 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Reserve Fund
  • 投资的“板凳深度”
  • 首只中证500分级基金今日登陆深交所
  • 华安升级主题基金将发行
  • 华夏基金获《亚洲资产管理》三项年度大奖
  • 2月数据刺激市场情绪 基金乐观应对震荡行情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基金:CPI增速有望回落
    工银瑞信旗下两基金分红
    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Reserve Fund
    投资的“板凳深度”
    首只中证500分级基金今日登陆深交所
    华安升级主题基金将发行
    华夏基金获《亚洲资产管理》三项年度大奖
    2月数据刺激市场情绪 基金乐观应对震荡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Reserve Fund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

      ——Reserve Fund

      Reserve Fund——美国第一只纳税货币市场基金,20世纪70年代,由布鲁斯·本特(Bruce Bent)和亨利·布朗(Henrry Browne)“发明”。货币市场基金的确是基金发展历程的一次重大发明,它使美国共同基金在60年代的漫漫熊市后获得恢复性增长。

      1968年,这两名华尔街的经纪人设立了自己的投资银行,银行成立后第一步就是要吸收存款,由于当时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大幅上升,市场利率一度达到了南北战争以来8%的最高水平,而根据《1933年银行法》Q条例的规定,禁止会员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限制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而当时银行存款利率限定在5.25%,显然没有人愿意把钱存入银行。市场利率高于管制利率,并且这种状况在此后数十年的延续,造就了货币市场基金的萌芽和发展。

      为了吸引储户,支付的利率必须高于5.25%,当时只有采用不受Q条例限制的定期存单(CDS),但购买定期存单的最低金额为10万美元,这将大量的小储户拦在了门外。布鲁斯·本特和亨利·布朗想到了当时已存在的共同基金,他们以募集基金的名义将小额存款聚积起来,这就是Reserve Fund。1970年1月7日的《纽约时报》详尽介绍了布鲁斯·本特和亨利·布朗的发明,Reserve Fund将募集的资金购买十万美元的大额存单,然后把较高的利息分配给中小投资者,同时为了与银行储蓄竞争,Reserve Fund当日偿付红利,这种收益性与流动性的完美结合让散户投资者趋之若鹜。仅仅一个月,布鲁斯·本特和亨利·布朗就吸收到了100万美元的存款,而到1973年末,他们的基金吸收到了1亿美元。

      作为首个货币基金的创始人,布鲁斯·本特被誉为全球货币基金教父,回忆当年设立货币市场基金时他表示,其初衷是为了让投资者规避过大的市场风险,提供一种安全性投资和更即时的流动性:“货币市场基金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率的现金管理,为投资者提供可随时变现的美元资产,同时有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报。”布鲁斯的观念是,如果一只货币市场基金持续成为同类型基金的业绩翘楚,那么投资者也应该考虑暂停对它的投资。他认为理想的货币市场基金应该是始终位于同类型业绩排行的前25%范围之内。如果一只基金始终是同行中的业绩冠军,那么这个基金经理可能做了某些不适合货币市场基金的事情。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教父并没有坚守当初的理念,2008年Reserve Fund因持有大量深陷金融危机困境机构的商业票据、浮息债券,出现了5.35亿美元的账面损失,9月16日Reserve Fund净值跌破一美元,随着金融风暴的全面爆发,Reserve Fund的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共同基金历史上第一个货币基金终以清盘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