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美股短期回调
    便是买入良机
  • 对家电板块上涨逻辑的思考
  • 长信基金李小羽:升息周期适合中短债基金
  • 简单的投资也很美
  • 资产配置营养套餐 有荤更要有素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基金·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基金·视点
    美股短期回调
    便是买入良机
    对家电板块上涨逻辑的思考
    长信基金李小羽:升息周期适合中短债基金
    简单的投资也很美
    资产配置营养套餐 有荤更要有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简单的投资也很美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鹏华基金基金管理部投资分析员 崔俊杰

      ⊙鹏华基金基金管理部投资分析员 崔俊杰

      

      真正的股票投资追求的是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即高收益对应高风险,低风险对应低收益,然而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上采用该投资法则的个人投资者可能较少,因为市场里充斥的更多的是投机。一般个人投资者的投机哲理是投机于资金,而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投资哲理是投资于企业本身。资金实力和研究力量决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巴菲特,但是指数基金的出现则给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投资收益可能接近甚至超过巴菲特,因为指数基金采取的是科学化的分散投资方法,并且长期持有股票。

      就中证500指数来讲,作为沪深两市的中小盘规模指数,从其发布以来的6年时间里,指数从1000点涨到5181点(截至2011年3月9日),累计涨幅418%。当然有人会说,有的股票都翻了10倍。没错,最近6年的确有股票曾经翻了十几倍,但是目前沪深两市股票数量接近2000只,并大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仅深市就喊出3年发行1000只的口号。在越来越多的股票当中,挑中10倍涨幅股票的个人投资者能有多少?挑中了并且坚持持有到该股票涨10倍的个人又有多少呢?

      指数基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指数基金投资根据不同指数的概念和内涵,选择出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股票,并且长期持有,同时通过资产配置、组合、调整等投资策略将标的指数跟踪误差控制在基金合同约定的较小范围内。整个股票市场的生命力远比单个上市企业的股票更强,这也是指数基金的魅力所在。投资指数基金,你不必担心自己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你需要关心的更多是作为投资标的的指数。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大部分指数可分为几类:规模指数、行业指数、风格指数、主题指数、策略指数、债券指数等。就规模指数来讲,主要是根据指数样本股的规模大小来区分,大致可以将规模类指数分为大、中、小盘三类指数,如沪深300属于大盘指数,中证500属于中小盘指数。而像上证民企50、深证民营100指数就不是按照规模来划分的,它们属于主题指数,其他类型的指数也有很多。

      对于投资者来讲,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拥有最多的上市公司。而实施这一投资策略的可考虑方式就是投资于指数基金,投资指数基金可以相对平抑板块和行业轮动的风险,无需考虑因择时和选股决策带来的风险。也许指数基金的投资相对于主动选股的投资来讲相对简单了一点,但简单并不代表无效,最有效的投资真谛往往就蕴含在这看似的简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