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谁是中国最资深的基金经理?
  • 10位最资深基金经理概况
  • 四位最资深的基金经理
  • 基金的核心技术是“人才”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谁是中国最资深的基金经理?
    10位最资深基金经理概况
    四位最资深的基金经理
    基金的核心技术是“人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是中国最资深的基金经理?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涂艳
      漫画 高晓建

      

      在基金行业不到13年的历程中,基金经理们从幕后走到了备受瞩目的台前。他们当中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有主动退场,更有被动离开。然而,一直以来作为资本市场主角之一的基金,庆幸地拥有一批最忠实和勤劳的耕耘者——基金经理。本期《基金周刊》将为您探访业内最资深的基金经理,走入他们的世界。

      ⊙本报记者 涂艳

      “不惑”的精英

      众所周知,70后是目前基金这个行业的中流砥柱。而更加有趣的是,中国基金业屈指可数的几位资深基金经理们纷纷开始步入“不惑”之年,这群在20多岁时便开始在资本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投资精英们,正在续写他们对行业和基金投资的热爱与忠诚。

      按照严格的担任基金经理之年限计算排序,我们所做的“中国资深基金经理排行榜”的前十位中,除了杨毅平稍年长外,其余9位均出生于70年代。而包括王亚伟、林彤彤、尚志民、陈志民、王宁、杨毅平、汪澂、王新艳、何江旭和蒋征在内的这10人平均年龄则刚好为40岁。

      行业中连续担当基金经理一职年限超过10年的有三位,分别是王亚伟、林彤彤和尚志民,他们毫无疑问是行业中的“最资深”的。其中,王亚伟在1998年4月起担任基金兴华的基金经理,投资经历达13年;林彤彤于1998年6月起管理基金安信,投资经历近13年;尚志民于1999年6月起管理基金安顺,也近12年。

      其实,行业中最早一批封闭式基金正是造就这一批资深基金经理之地,但遗憾的是,他们当中如今仍然留在投资基金经理岗位的似乎仅剩王亚伟与林彤彤二人。当年的基金裕华刘小山、基金裕阳谢超、基金金泰徐智麟、基金开元杜峻、基金安信王国卫等人在十几年期间或早或晚地离开了公募基金经理的岗位,有些转做管理,而有些则投奔私募。

      除了对基金投资的高度忠诚外,这批资深基金经理中“从一而终”者绝对居多。根据统计,在基金经理岗位从业超过8年的基金经理中,王亚伟、尚志民、陈志民和汪澂等人仅有在一家基金公司任职的经历,而他们所在的公司包括华夏、华安、易方达和南方基金等四家基金公司则无一不在“老十家”基金公司之列。

      同时据行业内统计,目前所有500多位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为2.7年,而任职年限在一年以下的却多达170位,占比近30%。“在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快色增长的同时,人才的缺口也渐渐扩大,单独埋怨基金公司抑或那些最终没有留在行业内的人并不理智,行业的生命力才是吸引人才的最终砝码。”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认为。

      

      年龄带来智慧

      在行业竞争如此充分的今天,资深基金经理这块金字招牌尤为显得熠熠生辉。不论是基金灵魂人物的打造,投研团队的构建,还是公司整体品牌的光环,都最终建立在了这些资深基金经理所创造的价值上,而在公募基金行业,价值是最好被数据印证的。

      论业绩,不论长期抑或短期,王亚伟似乎都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甚至惊人的答案。根据3月11日的净值,华夏大盘精选累计净值13.45元,是目前净值唯一超过10元的基金。且在从2007年10月16日大盘站上历史性高位6124点算起,至2010年12月31日的2808.08点,该基金期间涨幅超过82%。

      同样,现任华安基金投资总监的尚志民曾管理基金安顺超过6年时间,其间累计回报率高达471.51%,而同期大盘累计涨幅为132.8%。而据万得统计,其所参与管理的5只基金任职以来总回报为492.7%。

      根据国内券商2010年10月所做的一份基金经理业绩调研报告显示,基金尤其是股票方向型基金经理的长、中、短期业绩均突出者,多数从业时间较长。

      任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赋予了这些基金经理拥有应对各种复杂市场环境的考验的经验,在2006年至今的5年多市场中,至少就出现了各出现了一次牛市、熊市和震荡市,而且在今年和去年的震荡市中,市场的特点和个股板块的分化也有明显区别。“每个基金经理有自己的风格和适应自己操作的市场,基金在某个时期受突出业绩贡献而取胜并不代表其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

      

      有趣的“不均衡”

      在基金经理的履历中,我们发现了极其有趣的“不均衡”现象,其中包括资深基金经理男女严重失衡,股债基金经理不均,及新老基金经理管理基金只数不均衡等。

      不难发现,在基金行业甚至资产管理行业,男女比例一直就处于很不均衡的状态。根据《基金周刊》统计,目前国内共计有92位女性基金经理,占到基金经理总数的15%。然而在基金元老中,8年以上基金经理经历者中,仅有汪澂和王新艳两位女士,而在23位7年至8年经历的基金经理中,也仅有嘉实基金王茜在列。照此计算,在老一代的基金经理中,女性出现的概率要更加低。

      另外,记者发现,市场中管理股票方向和债券方向的基金经理资历相差甚远。剔除建仓期的经历,连续3年管理纯债型债券基金经理目前暂没有,仅有18位拥有连续2年管理纯债债券型基金经历的基金经理,相比管理股票混合型基金经理显得管理经验更加有限。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分析师吴先兴认为:“一方面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另外债券型基金的发行数量和管理规模也大幅落后股票型以及混合型基金,导致了管理人才的相对匮乏。”

      同样,基于持有人对基金业绩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期待,那些基金管理人变动频率较低的基金更加受到追捧,然而现实却是,基金经理在不同基金之间的变动正在加速。

      据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3人曾管理最多基金只数达到了8只,而甚至不少总共任职年限不超过半年的基金经理新秀们也频繁出现了2-3次在不同基金之间的变动。

      同时,统计显示,在资深基金经理的前四强中,王亚伟从业以来任职基金只数为4只,林彤彤为6只,尚志民为5只,陈志民为4只。然而其中,王亚伟管理的大盘精选,林彤彤管理的汇丰晋信龙腾,尚志民曾管理的基金安顺和基金宏利,陈志民管理的易方达积极成长天数均超过158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