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积极的股市政策”系列报道引来市场各方热议
⊙本报两会报道组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落下帷幕,“十二五”规划的蓝图正在缓缓展开。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资本市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哪些功能、得到何种对待,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正是本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得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可能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后,我们试图将其积极精神凝聚在某一点上,借助社会各界贤达精英会聚北京之时,开展一次大型讨论,以明辨方向,慎思任务,笃行大道。
为此,本报于3月2日通过评论员文章的形式,郑重建议: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出发,迫切需要思考推行积极的股市政策,以充分提高市场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功能,规避市场风险,焕发市场本身和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
这是我们在“十二五”大门开启之际,向全国两会提交的一份庄严“提案”。
积极股市政策重在发挥功能
汇总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和监管部门的观点,我们发现,各方一致认为,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重点在于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
我们要重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的进步需要思想的动员、组织的动员,也需要资本的动员。“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在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同时,更是在整体上市,并购重组,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及区域经济政策中,多次提及发挥资本市场功能。这显示出决策层和社会各界对市场基础性作用,对市场地位、功能认识的深化。同时,从改善融资结构,防范金融风险等角度,市场的融资功能也应得到高度重视。
我们更要重视发挥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各界意见认为,必须统筹好提高市场规模和稳定投资者信心的关系,发挥好市场“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功能。资本的有效动员,要求社会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总体存在正收益,为此,应进一步改善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社会评价,实行更便利、鼓励投资行为的税收政策,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特别是回报质量,大力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稳定投资者预期。
我们还要重视发挥市场在扩大内需、吸纳流动性方面的功能。参与讨论的各方认为,资本市场涨跌,对居民消费和民间实业投资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刺激居民消费、鼓励民间投资、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经济政策的长期目标,忽视股市作用是很大的遗憾。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