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联想控股
    最快2014年在港整体上市
  •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昨闭幕
  • 资本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期 打造“安全区”关注五要素
  • 火电排污“最严标准”即将颁布 脱硝享优惠
  • 两部委力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 央行将建
    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
  • 姚刚会见
    香港证券界政协委员
  • 马建堂:有信心把全年CPI控制在4%左右
  • 产业格局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两会特别报道
    联想控股
    最快2014年在港整体上市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昨闭幕
    资本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期 打造“安全区”关注五要素
    火电排污“最严标准”即将颁布 脱硝享优惠
    两部委力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央行将建
    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
    姚刚会见
    香港证券界政协委员
    马建堂:有信心把全年CPI控制在4%左右
    产业格局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产业格局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 袁建军

      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 袁建军

      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带来的投资机会在最近几年比比皆是,最为有名的当数家电连锁领域的苏宁和国美,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的前两位。最近几年的案例则有工程机械里的三一重工,家电领域的美的电器。这些公司以超越行业更高的速度在成长,最终也为投资者带来的丰厚的回报,业绩和市值均增长了几倍到几十倍。

      同时,也有市场集中度提高很慢,但是股东回报也不错的行业,最典型的案例当属银行业,由于股份制银行的更快发展,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这些年来有一定的下降。银行业繁荣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在于政府的高度管制,毕竟这些年全国性的银行数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供给的严格控制带来了很强的定价能力。

      当然,也有大量的行业也出现了几十年的发展,行业集中度一直无法提高,如百货业、钢铁业、物流业等等。充分竞争的行业如果集中度无法提高的话,带来的股东回报总是无法让人满意。如中国的钢铁行业迟迟无法整合,导致在世界三大铁矿石面前缺乏侃价能力,利润大量流失。考虑到中国的钢铁产量占全球的一半,如果能够整合的好的话,不至于此。某种意义上,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有美国投行业长年集中度无法提高,过度竞争,导致所有投行被迫大量卷入到风险度极高的次债业务,最终美国的投行业差点就全面破产。

      总之,充分竞争的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将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那么那些行业具有整合的机会,哪些公司具有整合的能力呢?

      行业整合可能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需要规模效益,二是出现强势整合者,三是监管环境变化。

      规模效益对于大多数行业均适用。最妙的好处就是侃价能力强,特别是面对政府。华尔街的投行也就是“too big to lose”的直接受益者。面对供应商和客户更是如此。

      强势整合者的出现也非常重要。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国美以非常强势的整合者出现,将第三大的永乐和第四大的大中全部并购,加快了整合速度。最近几年国内产业整合有所加快一个较为重要的背景在于,央企在国资委强势的管理下,纷纷成为各个行业的强势整合者。中国铝业利用行业周期性特点,整合了国内的电解铝。中国建材整合了南方水泥。美的电器的成长也伴随着对于几个家电企业的收购。

      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也非常重要。比如,美国军工行业在历史上出现过一波力度极大的整合,主要的推动者来自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行业龙头企业非常有利的一个政策环境在于中国政府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提高各个行业的准入门槛。最为极端的行业来自于水泥,甚至暂停了行业新增产能的审批。中国传统的制造领域正在面临一个系统性的整合过程。

      那么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通过整合将带来的行业投资机会有哪些呢?

      一个是太阳能产业。目前太阳能产业的终端电力价格在一些国家已经接近传统能源电力成本,比如意大利。如果进展快的话,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都具有价格上的竞争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产业链条上中国的企业已经具有了全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特别是在多晶硅上的进展最为突出,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国产化水平都在以较快的速度提升。中国的企业逐步具有了越来越强的成本优势和整合潜力。

      二是物流行业。这本来是最需要规模效益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物流业的集中度一直无法提高,物流效率在全球比较来看是非常低的,甚至成为推动通胀率的来源。目前来看,整合所需要的另外两个环节正在成熟,一个是网络销售的玩家包括淘宝纷纷表示要加大在物流领域的投入,传统零售业商如苏宁也将会加大投入,这就是极度分散的行业出现了实力强大的潜在整合者。另外政府也意识到物流领域也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领域,也将会出台扶持优势企业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