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QFII基金再现净申购 或成市场风向标
  • 险资注重防守 改吃“药”喝“酒”
  • 每日关注
  • 香港证监会提醒:请投资者提前做好准备
  • 平常心看待年报行情
  • 港交所人民币证券交易测试上周顺利完成
  •  
    2011年3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QFII基金再现净申购 或成市场风向标
    险资注重防守 改吃“药”喝“酒”
    每日关注
    香港证监会提醒:请投资者提前做好准备
    平常心看待年报行情
    港交所人民币证券交易测试上周顺利完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险资注重防守 改吃“药”喝“酒”
    2011-03-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颜剑

      ⊙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颜剑

      

      屡次“先知先觉”——高位逃顶、逢低抄底,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在紧缩预期、日本地震和中东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下,部分保险公司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转打防守战。

      近日,当本报记者询问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期操盘思路时,他的回复非常简短——“主要是防守,不敢轻举妄动。”虽然近期板块轮动迹象明显,但面对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犹存的现状,他们还是选择多看少动。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保险机构相关投资负责人认为,日本核辐射影响未明、中东局势恶化、国内央行此时意外上调存准率,这些综合因素将可能对本周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市场很可能仍将维持上周重个股、轻指数的局面。

      除担忧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强外,也有个别保险公司认为,新股继续密集发行,可能也会对市场信心造成一定影响。“短期资金面压力不言而喻。”

      因此,在这样的综合背景下,目前险资的操作策略多是:主打防守,多看少动,控制仓位,等待企稳信号。“我们现在调仓的资金倾向于往中小行业集中,相对看好有一定业绩支撑、低估值且无深跌空间的医药、食品、饮料(主要为酒类)领域的个股。”一家保险机构投资负责人透露说。

      据来自相关渠道的独家消息显示,近期多家保险公司相继派出研究员奔赴各地,实地调研医药、食品、饮料等上市公司。而在这些领域的上市公司中,传统白酒行业和中药行业尤为受保险公司关注,明显获得险资的偏爱。

      问及具体调研了哪些公司,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笑言,“涉及投资机密,目前不便透露。”不过,他告诉记者,在对研究员调研回来的反馈进行研究后,“我们配置了一只以白酒为主业的个股,以及医药股中的一只中药股。”他的理由是,前者2011年业绩存大幅增长预期,而后者调整已到位,目前估值合理有上涨空间。

      而对于近期券商狂推的区域概念股,保险公司却有不同的见解。“我们没有做区域概念股,因为之前这些股票都已经被资金轮番炒作了,现在进去虽然可能会有机会,但同时也伴有风险。目前我们并不准备大幅变动权益类(股票、基金)仓位。”一家中资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再次向记者强调了目前“防守”的策略。

      至于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股,据本报记者采访了解,仍有部分保险公司持有一定数量的地产股,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看好这个行业。“之所以还有一些地产股,是因为在这上面亏得多了,就不想在这时候割肉了。”一家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说,以他个人的观点来看,受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销售势必会受负面影响,他预判未来两三年内,地产行业都不可能用“景气”来形容。

      事实上,经过前期波段操作、结构性调仓后,目前一些保险公司的权益类仓位已经达到其心理预期的中性仓位水平。对于短期行情走势的研判,他们表示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从目前来看,短期市场依然处于胶着状态,2900点可能成为近期市场波动的新中枢位。震荡依然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