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油价走强已令上游油气勘探开采重现活跃,这对勘探钻采设备企业无疑会带来持续性的利好。记者了解到,石油勘探钻采设备主要指油气勘探、钻采、开发、储运等专用设备,具体包括各类物探与测井设备、钻井设备、采油采气设备、井下作业设备、油气集输设备、海洋钻采平台设备等及相关的配件和工具。目前,这些设备中大部分都具备一定的国产能力,更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钻井耗材:江钻股份
“油价大幅飙升势必刺激国际石油开发商加大石油勘探及开挖的资本支出,而国内的石油需求也在强劲增长。随着上游石油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的加快增长,预计钻井数量和钻井进尺数也将迅速增加,这将大大提升钻头需求。”东莞证券分析师莫景成说。
在他看来,江钻股份作为国内石油钻头龙头企业以及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石油钻头制造商,势必会从石油勘探开采资本支出增加的过程中受益。
据悉,钻头分类主要有牙轮钻头和金刚石钻头两种,而江钻股份是国内唯一两种钻头均能生产的企业。
据了解,牙轮钻头是石油钻探中使用最广泛的传统钻头,在油气钻井中牙轮完成的工作量占80%-90%左右。
记者了解到,江钻股份的牙轮钻头售价平均2-3 万元,目前产能为5 万个,实际产能为4 万个左右,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60%以上,国际市场稳定在10%以上。由于该公司很早就从美国休斯公司引进技术,经过多年研发改进后,目前产品的质量已与国外相当,但价格仅为休斯的1/3,这使得其面对国内竞争者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面对国外竞争者则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江钻股份的金刚石钻头产品售价一般在10 万以上,有的甚至可达50 万,但产量仅为1000只,主要以高端产品为主。目前,公司正计划加大金刚石钻头的技术研发投入,增加产能、提高销售规模。
业内人士指出,钻头是石油气钻探和生产过程中的必需品和消耗品,占钻井成本的比重大约在4%左右。未来油气开采投资的增长必将带动钻头需求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江钻股份目前还在突破单一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向“产品销售+油田服务”的模式发展。这在观察人士看来十分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
油田服务:通源石油
国内真正的油田服务巨头应属通源石油。作为国内复合射孔和爆燃压裂两大核心油田增产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通源石油目前已成为国内服务体系最全面、附加值最高的油田综合服务公司之一。
石油在全球都面临着日益枯竭的窘境。随着全球油气产量和消费量的快速提升,我国难动用油藏的比重已增至50%至60%,剩余石油资源中难动用油藏储量占到76.5%。而难动用油藏的开发表现为油气埋藏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成本高。
这使得国内油田的挖潜增产工作刻不容缓。而增产重点就是提高采收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果。数据显示,如果全国已开发油田平均提高采收率1%,就可增加石油可采储量1.8 亿吨,相当于新探明一个5 至6 亿吨的大油田。
“目前看来,加强难动用油藏的有效开发、提高采收率和单井产能已成为摆在油气行业勘探开发领域的严峻课题,而能够有效提高油田产量的勘探开发技术将日益受到石油公司的重视。”平安证券研究员伍颖说。
提高油田产量的关键就在于射孔技术。通源石油推出的复合射孔技术可明显改善地层导流能力,提高油井产量。通过该公司多年来对2 万余口井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射孔与普通聚能射孔相比,平均单井产能提高1 倍以上。
“按2009 年的数据,复合射孔的市场规模为7.2 亿元,占射孔总体规模的13.45%。随着难动用油藏的开采,复合射孔技术对传统射孔的替代将加速进行。而通源石油射孔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也将在未来保持稳定上升。”伍颖说。
成套设备:杰瑞股份
作为压裂设备的一种,液态泵车主要用于天然气的开采。由于氮气的廉价和无污染,这类设备正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认可。而杰瑞股份正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完成液氮泵车生产的厂家。在国内60 台左右的液态泵车存量中,有10 台是由该公司生产。
尽管如此,国产液态泵车的关键设备——低温高压柱塞泵和控制系统仍全部依赖进口,但杰瑞股份依靠国际厂商在国内的一级代理商的地位能够获得稳定的部件供给,且具备相对的成本优势。
“国内液态泵车的市场价格在1000 万元左右,毛利率能够达到40%,我们认为公司在未来几年中将继续享受液态泵车带来的超额利润。”信达证券分析师张冬峰说。
除了液氮泵车外,杰瑞股份的另一项优势在于固井压裂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其是国内一流的钻井成套设备制造商。
由于钻井设备种类繁多,很少有企业可以“一统天下”。杰瑞股份的压裂设备已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与江汉四机厂共同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国内主要的压裂设备在2000-2500 马力之间,而该公司正在研发3000马力的设备,其中关键部件——高压柱塞泵的研发已成功,5 缸柱塞泵正在实验。
值得注意的是,杰瑞股份的压裂设备覆盖面广,还可适用于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
“目前,压裂设备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走出了2008 年价格竞争的混乱局面,市场各方通过控制产能维持产品的高毛利率水平,未来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我们预计,随着未来国内页岩气市场和深海油气田的大规模开发,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张冬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