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路演回放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日元·油价·利比亚危机
  • 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市场化应“提速”
  • 我国核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 促使老龄化转化为第二人口红利
  • 多重外部变数考验中国经济抗压力
  • 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前提
  •  
    2011年3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日元·油价·利比亚危机
    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市场化应“提速”
    我国核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促使老龄化转化为第二人口红利
    多重外部变数考验中国经济抗压力
    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前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市场化应“提速”
    2011-03-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货币政策

      操作体系市场化应“提速”

      ⊙王 勇

      

      央行纪委副书记徐联初日前有关货币政策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推动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市场化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的一番话,引起市场对货币政策市场化改革取向的热议,各方似乎都想从中捕捉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的发展动态。笔者认为,近年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一直在致力于市场化改革,“十二五”期间这项改革还应“提速”。

      可以说,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过程。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间目标,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化影响并引导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直到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整个过程表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以市场为依托的间接调控性,调控主客体有较规范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行为,各项政策措施都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间接地发挥作用。因此,货币政策操作必须具有建立未来通胀稳定的目标预期、拥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企业与银行行为市场化程度高等市场环境基础。

      由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市场化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比如货币发行过程不完全独立,有时还受到社会行政等多方面的制约,致使央行对货币发行缺乏有效控制,货币政策因对经济调控缺乏应有的市场导向基础而失去了实效性和有效性。再如,商业银行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实力较为薄弱、内部机制不完善、自身和客户定位不准确,也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受到影响。还有,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其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功能。此外,金融产品价格仍未完全市场化。目前,债券市场、同业拆借、贴现等利率都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定价,但最关键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相对缓慢。

      所以,要确保“十二五”期间央行货币政策能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市场化改革理应加快。具体大致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更多地注重市场调控的理念。央行应积极理顺稳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坚持市场能决定的由市场决定,淡化基于信贷规模管制的直接调控机制,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作用。上周,央行宣布启动年内第三次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再加上春节过后开始推出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创新工具,这应该是央行基于市场流动性充裕情况所采取的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典型政策措施。

      其次,加快推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促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独立的产权主体,独立自主经营,形成硬化的风险约束机制。通过股份制改造,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实现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的真正市场化运作以及银行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银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再次,提升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适时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在利率市场化后,引导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信用风险、期限长短、利率风险大小以及资金筹集成本和运营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自主对金融产品合理定价,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一个客户对商业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还要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大小、贷款期限的长短以及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另外,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十二五”期间,应加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包括市场竞争、同业拆借、供求关系、抵押贷款、国债回购、价格监控等一系列保证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机制,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目标,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高效畅通。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