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书评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137:信息披露
  • 138:信息披露
  • 139:信息披露
  • 140:信息披露
  • 141:信息披露
  • 142:信息披露
  • 143:信息披露
  • 144:信息披露
  • 145:信息披露
  • 146:信息披露
  • 147:信息披露
  • 148:信息披露
  • 149:信息披露
  • 150:信息披露
  • 151:信息披露
  • 152:信息披露
  • 153:信息披露
  • 154:信息披露
  • 155:信息披露
  • 156:信息披露
  • 157:信息披露
  • 158:信息披露
  • 159:信息披露
  • 160:信息披露
  • 161:信息披露
  • 162:信息披露
  • 163:信息披露
  • 164:信息披露
  • 165:信息披露
  • 166:信息披露
  • 167:信息披露
  • 168:信息披露
  • 169:信息披露
  • 170:信息披露
  • 171:信息披露
  • 172:信息披露
  • 173:信息披露
  • 174:信息披露
  • 175:信息披露
  • 176:信息披露
  • 177:信息披露
  • 178:信息披露
  • 179:信息披露
  • 180:信息披露
  • 181:信息披露
  • 182:信息披露
  • 183:信息披露
  • 184:信息披露
  • 185:信息披露
  • 186:信息披露
  • 187:信息披露
  • 188:信息披露
  • 189:信息披露
  • 190:信息披露
  • 191:信息披露
  • 192:信息披露
  • 193:信息披露
  • 194:信息披露
  • 195:信息披露
  • 196:信息披露
  • 197:信息披露
  • 198:信息披露
  • 199:信息披露
  • 2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市场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长期回报 同盛致远
  • 兴业基金徐天舒:绿色产业链迎来大发展
  •  
    2011年3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专版
    长期回报 同盛致远
    兴业基金徐天舒:绿色产业链迎来大发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长期回报 同盛致远
    2011-03-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 艳

      

      —— “抗震基金”见证长盛基金12年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过去12年的资产管理道路上,长盛公司所秉持的稳健为本、追求长期可持续回报的理念逐步渗透到成长价值基金的运作管理中,反过来,成长价值基金代表的“长期回报,同盛致远”的精神也不断渗透、融合至长盛旗下各类产品和服务中去。

      九年的时光,足以将一名涉世不深、稚气未脱的大学生,历练成一个成熟干练、事业有成的职场人。2002年,走出校园不久的张先生给自己选择了一份礼物——长盛成长价值基金,这是我国第一批开放式基金产品,这只基金伴随他一直走到今天。

      与张先生具有同样投资经历的还有近500位基民,2002年9月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认购长盛成长价值基金并持有至今。因为忙于工作,张先生一度将这笔投资遗忘,偶然机会遇到银行客户经理向他推荐新的长盛产品,他才记起该笔基金,拉出账单查询时惊喜发现,自己的投资已经获利匪浅。

      或许真是机缘巧合,张先生不久后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中看到长盛基金总经理接受媒体采访,长盛基金所倡导的长期、稳健、价值投资理念引起了张先生的共鸣。如果说最初买入长盛成长价值是无心插柳,那么在此之后,张先生对长盛旗下众多产品如动态精选、长盛同智等基金的长期持有,则可以说是三思而后行。

      

      一只经典的“抗震基金”

      时至今日,长盛成长价值基金依然被张先生视为收藏级投资。该只基金是长盛基金发行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2002年的长盛基金公司已经成立三年有余,在封闭式基金运作上取得了不俗业绩,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基金运作经验。

      如何设计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如何满足稳健投资者的中长期需求?如何融入公司所秉持的长期、价值的投资理念?成为当时摆在长盛基金面前的首要课题。苦苦思索和反复酝酿之后,长盛成长价值基金应运而生,谁也不曾预料到,在这设计独特、近乎苛刻的首只开放式基金身上,竟然就深深打上了长盛基金在此后十年里孜孜恪守的、稳健为本的风格烙印。

      从契约上看,长盛成长价值基金股票资产浮动的比例为35%—75%,债券比例为20%—60%,它的最大特点在于严格进行六类资产的均衡投资,基金合同按照风格类型将股票资产分为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盘成长、中盘价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六类资产,每一类风格资产的配置比例都有严格限制。在运作初期该基金并未显山露水,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牛熊市场转换的考验,它的投资魅力才逐渐得到显现。

      严格的产品契约更像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它对基金投资而言是一种约束。比如,普通的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对于看好的行业可以放手一搏,相反则选择退避三舍;但是成长价值的投资运作则不可以如此随意,稍有出格举动便会触碰警戒线。要在看似狭小的空间内跃闪腾挪,无疑对基金经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基金契约中均衡稳健的风格设计对投资运作又是一种保护,长盛成长价值的独特风格直指人性的两大弱点——贪婪和恐惧,诸如“追涨杀跌”等投资大忌,在基金严格规范的均衡运作面前可以被部分化解。

      举例来说,当小盘成长股股价短期内频频攀升,配置比例不断冲击基金限制范围,往往也是估值风险开始显现的时刻,普通投资者可能会继续追高,然而成长价值则必须立即做出均衡调整。保守的风格在单边上涨行情中可能略有逊色,然而证券市场更多呈现动荡格局,正所谓“牛短熊长”,日积月累,稳健均衡、严控风险的优势便会显现出来。由于该基金短期表现不温不火,长期来看,却业绩不俗且波幅较小,因此被诸多业内专家视为经典的“抗震基金”之一。

      2009年,长盛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在一封名为“又见1650点”的信中,来自浙江嘉兴的投资者陈勋对长盛成长价值的基金经理说:整整十年的基金投资经历,使我真正感受到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魅力。

      陈勋是成长价值的2002年的原始持有者之一。上证指数6年轮回,冲击6000点又回落到基金发行时的原地1650点,但是陈勋却稳稳收获了150%的投资收益。“虽然又见1650点,但我对基金经理的专业理财更有信心了。”这也坚定了陈勋继续持有的决心。

      诚然,长盛成长价值多年以来的稳健回报没有辜负投资者的信任。截至今年3月26日,长盛成长价值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达到329%,累计分红8次,每10份基金分红19.44元。而在最新的海通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三家券商独立评级中,它无一例外被评为三年回报的五星级基金。

      

      长盛12年回报之路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过去12年的资产管理道路上,长盛公司所秉持的稳健为本、追求长期可持续回报的理念逐步渗透到成长价值基金的运作管理,反过来,成长价值基金代表的“长期回报,同盛致远”的精神也不断渗透、融合至长盛旗下各类产品和服务中去。

      封闭式基金同德,2007年“封转开”为长盛同德主题股票型基金,彼时上证指数逼近最高的6000点。随后股市巨幅下挫,各类股票基金净值开始剧烈缩水。转眼三年过去,虽然此间市场风云变幻,但同德却坚持稳健运作,股市反弹未及3000点,长盛同德基金净值却早已浮出“一元”水面,显示了专业理财的优势,今年海通证券等机构给予其三年期五星级的评级。

      可分离交易型基金长盛同庆,2009年一日募集147亿的创新类明星产品,其光芒背后却是长盛基金历时数年的不懈调研、开发与论证,只为契合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审慎应对各类市场风险。长盛同庆的基金经理王宁先生,此前在上海证券报的统计中位居10大最资深基金经理之列,在这位目睹太多起起落落的投资长跑健将的眼中,激进的冒险行为无异于洪水猛兽,“我希望管理的基金尽可能地均衡配置,平稳增长,让持有人既能享受资产增值,也能安心睡觉。”王宁如是表态。

      基金同益——成立于1999年的长盛旗下首只产品,曾创造8年8倍的投资回报神话,截至3月26日,成立以来的总回报率高达629%;长盛积极配置债券,成立运作三年以来严控风险、均衡投资,却在不经意间跃居近1年、近2年的同类债基回报第一名。此外还有长盛动态精选、长盛中信全债基金……等等一系列基金产品,无一不是稳健投资、积小胜为“长盛”的践行者。3月26日是长盛基金成立12周年纪念日,截至当日公司已经累计为投资者带来近200亿的分红回报,是分红回报占资产规模比例最高的公司之一。

      

      “同文化”的新篇章

      长盛基金并不追求迎合所有的投资者,而是坚持把目标明晰定位于“满足稳健投资人的需求”。寻找志同道合的投资者和伙伴,长盛基金12年来致力于建设业内独一无二的“同”文化,细心的投资者也许会发现,该公司旗下许多基金均以“同”来命名,这已经成为长盛的独特标志,其中四只代表产品的名称“同德同智,同益同盛”,更是被奉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随着公司理念不断获得认同,越来越多投资者携手长盛同行,其中不乏社保基金等权威机构投资者——长盛基金是最早获得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目前受托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为传承和延续长盛基金的稳健风格,长盛基金主管投研的副总经理朱剑彪博士2010年启动了对投研体系新一轮的全面整合:按‘大研究、小投资’的思路完善和改造现有的投研组织架构,在强化公司统一研究平台建设和投委会统一指导的基础上,逐步设立公募基金、机构投资、国际投资、数量化与衍生品投资四个专业投资决策体系;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将稳健为本的投资理念注入各个业务模块的具体流程中,真正实现风险与投资两者融为一体。

      “中国人相信12年一次轮回,这些年我们携手投资者共同成长,收获果实也汲取了教训,展望未来我们即将开启新的篇章。历经市场的风雨变幻,稳健投资、合规经营将始终是长盛基金坚持的两大法宝。”长盛基金总经理陈礼华表示,未来,长盛人将继续牢记稳健为本、规范运作的经营理念,持之以恒地将风险控制放在了首位,避开市场的诱惑和管理人的道德风险,携手投资者为“长胜百年、百年长盛”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