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晓琳 ○编辑 祝建华
IPO申请“过会”不久的贝因美背后闪现16家PE的身影,其中包含中金、光大和平安三家券商直投;证监会上周五披露的6家拟“上会”公司中有3家为“保荐+直投”模式。
与之伴随的是,近期多家券商先后披露增资直投公司、设立产业基金的计划,再加上最近有关券商申请设立PE基金的传闻——种种迹象表明,在传统经纪业务收益占比日趋下降的背景下,券商正谋求全方位进军PE市场。
IPO市场扩容 券商竞赛增资直投公司
今年以来,券商竞相增资直投公司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已获资格批准尚未设立的加紧创立以求迎头赶上,而已有直投公司的则大手笔增资以保持优势地位。
1月6日,华泰证券公告将对直投子公司华泰紫金增资3亿元;2月15日,刚上市不久的山西证券披露拟出资1亿元成立龙华启富投资有限公司开展直投业务;2月28日,国元证券宣布将对直投子公司国元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增资5亿元;3月1日,兴业证券披露拟对直投子公司兴业创新资本增资5亿元。3月16日,广发证券公告将其定增募资的一部分增资直投子公司广发信德。
同样被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的是“保荐+直投”模式在新上市及拟“上会”公司中更是频繁出现。仅仅上周五中国证监会披露的6家拟“上会”企业中就有3家为此运作模式。一家创业板公司浙江开山压缩机由券商直投先锋中信证券和金石投资运作,另一家创业板和主板公司均为广发证券和广发信德运作。其中广发信德于2010年6月以7.33元/股的价格增资拟在上交所上市的江苏林洋电子300万股,创造了直投主板公司9个月即“上会”的最短时间。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冯坡表示,促使券商纷纷发力增资直投公司的因素是其自身两种业务间天然的便利优越性、呈增长态势的利润回报率和不断扩容的IPO市场。
年前市场传言“2011年继续保持IPO每日一单的发行频率”,“两会”期间获得正式回应——“十二五”期间,“深交所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将超过350家”,“上交所每年安排50家公司上主板。”
增资直投的竞赛早已开始,目前市场上已披露的“保荐+直投”模式的上市及待上市公司仅为冰山一角。可以预见,较高的投资回报与较短的退出周期,势必促使券商继续加大对直投公司的投入,未来1至2年内将迎来更多券商直投参股企业上市。
探索广泛合作切入PE市场
由于券商直投的投资比例等受到监管层的种种限制,在看好国内未来PE美好时光的背景下,除了增资直投公司外,券商还通过合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募集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积极探索广泛合作以抢占PE市场。但非券商PE人士对记者表示,券商的PE野心远不止于此,日前关于证监会已受理中金、中信直投公司设立PE基金申请的消息不是空穴来来。
在设立产业基金方面,券商早有尝试。2004年10月,海通证券已初探该路径——与比利时富通集团合资成立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国内券商成立合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而广为投资者所知的则是已展开大量投资的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
最新的例子是广发证券。据披露,3月11日,广发证券的直投公司广发信德拟与其第一大股东辽宁成大、大连一方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广发沿海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广发沿海产业基金。据悉,该产业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上述三方为有限合伙人,其中广发信德出资4亿元。合伙人数量不超过50家,计划首期募集规模初定20至25亿元。
据冯坡分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产业基金”,在可以预见产业基金将面临更有利政策环境的背景下,券商的积极性必定进一步高涨。
而对于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设立PE基金的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的消息,记者采访多位券商人士均表示不好回答,但是从证监会“辟而不清”的否认言辞推断,应为推进中。金石投资相关负责人对此则保持沉默,不愿多谈。
市场的解读绝非空穴来风。证监会曾于2010年11月30日公布的《证券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指引(试行)》显示,证券公司可以面向投资者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用募集到的资金购买原始权益人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
申银万国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单蔚良对记者表示,按照上述表述,此专项理财计划就可突破二级市场的限制而投资于一级市场,某种程度上就是所谓PE等股权投资。
北京一家新成立PE投资机构九合寰宇负责人姜德取对此较为担心,他认为券商如此次全方位布局势必快速加剧国内PE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但复星医药旗下创投公司一位高层却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熟悉一、二级市场的券商PE在行业研究、项目储备、政策理解、风控合规等诸多方面拥有优势,在选择项目时会更理性冷静,有助于国内PE加快成熟。从国际券商成熟经验看,这正是国内券商转型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