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F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F上证研究院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信息披露
  • A6:市场·观察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B193:信息披露
  • B194:信息披露
  • B195:信息披露
  • B196:信息披露
  • B197:信息披露
  • B198:信息披露
  • B199:信息披露
  • B200:信息披露
  • B201:信息披露
  • B202:信息披露
  • B203:信息披露
  • B204:信息披露
  • B205:信息披露
  • B206:信息披露
  • B207:信息披露
  • B208:信息披露
  • B209:信息披露
  • B210:信息披露
  • B211:信息披露
  • B212:信息披露
  • B213:信息披露
  • B214:信息披露
  • B215:信息披露
  • B216:信息披露
  • B217:信息披露
  • B218:信息披露
  • B219:信息披露
  • B220:信息披露
  • B221:信息披露
  • B222:信息披露
  • B223:信息披露
  • B224:信息披露
  • B225:信息披露
  • B226:信息披露
  • B227:信息披露
  • B228:信息披露
  • B229:信息披露
  • B230:信息披露
  • B231:信息披露
  • B232:信息披露
  • B233:信息披露
  • B234:信息披露
  • B235:信息披露
  • B236:信息披露
  • B237:信息披露
  • B238:信息披露
  • B239:信息披露
  • B240:信息披露
  • B241:信息披露
  • B242:信息披露
  • B243:信息披露
  • B244:信息披露
  • B245:信息披露
  • B246:信息披露
  • B247:信息披露
  • B248:信息披露
  • B249:信息披露
  • B250:信息披露
  • B251:信息披露
  • B252:信息披露
  • B253:信息披露
  • B254:信息披露
  • B255:信息披露
  • B256:信息披露
  • B257:信息披露
  • B258:信息披露
  • B259:信息披露
  • B260:信息披露
  • B261:信息披露
  • B262:信息披露
  • B263:信息披露
  • B264:信息披露
  • B265:信息披露
  • B266:信息披露
  • B267:信息披露
  • B268:信息披露
  • B269:信息披露
  • B270:信息披露
  • B271:信息披露
  • B272:信息披露
  • 油价动荡对不同经济体影响有别
  • 企业家要有起码的
    道德与责任意识
  • 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难测
  •  
    2011年3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F上证研究院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F上证研究院
    油价动荡对不同经济体影响有别
    企业家要有起码的
    道德与责任意识
    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难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油价动荡对不同经济体影响有别
    2011-03-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建军

      据权威机构预测,如果石油价格上涨10%,全球GDP增长将会相应下降0.2到0.3个百分点。但本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差异则很明显。

      ⊙李建军

      

      今年2月份以来,受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影响,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代表全球原油基准价格的伦敦Brent原油价格从100美元/桶攀升至113美元/桶左右的水平,涨幅为13%。

      与此相比,尽管从去年9月以来原油价格就已经进入上升通道以来,到今年1月末才累计上涨20%,月均涨幅仅为4%-5%。日本发生大地震以后,原油价格曾因为市场对原油需求减弱的担忧而出现短暂下调,但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在3月19日发动对利比亚军事打击以后,原油价格重新回到快速上升通道。目前伦敦Brent原油价格达到了116美元/桶,纽约WTI原油价格也突破了100元/桶,达到了104美元/桶。

      利比亚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石油出口量排世界第15位。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算,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已从此次危机前的每日160万桶降至40万桶的水平。鉴于战争对石油基础设施造成破坏,以及国际社会不断加大对利比亚的制裁力度,无论这场冲突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利比亚的石油出口都不可能迅速恢复。受此影响,1个月和3个月的伦敦Brent原油期货价格目前维持在115美元/桶的水平,表明市场认为短期内原油市场仍然趋紧。

      从历史上看,中东政局的动荡共造成了三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一次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则猛降了20%以上;第二次危机则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发达国家经济全面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次危机也令全球经济增速在1991年跌破2%。

      从形式上看,这一次和头几次危机极其相似,源头都来自于供给冲击。对各国政府来说,供给冲击会推升油价,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迫使中央银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进而威胁全球经济的复苏。

      我们认为,尽管利比亚危机造成了全球原油产量减产,但和历次“石油危机”相比,这一次危机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不会对原油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原因如下。

      第一,全球原油产能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球原油日产量约为8800万桶,利比亚160万桶/日的产量占总产量不足2%。而1973年石油危机时,全球原油日产量约为6000万桶,而减少的原油日产量高达500万桶,占比接近8.5%。

      第二,全球原油的剩余产能充足。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EA)的估算,目前OPEC的日剩余产能为600万桶,占其日产量的13%,可以满足全球原油需求量的7%。随着未来炼油设备投资的增加,到2014年,OPEC日剩余产仍可保持在600万—700万桶,能够应对一般性的供给冲击。

      第三,世界主要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鉴于过去石油危机的教训,世界所有大国都已经建立起了战略石油储备。根据美国能源局的统计,目前OECD(不包括美国)和美国的原油库存分别为16.36亿桶和10.58亿桶,大约可供消耗60天左右,极大缓冲了危机的影响。

      根据IMF预测,如果石油价格上涨10%,全球GDP增长就会相应下降0.2%-0.3%。不过,鉴于以下几点原因,我们认为这一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

      第一,全球应对危机的能力已经增强。从历次石油危机看,尽管每一次危机之后石油价格都无一例外的上涨,但是幅度和持续长度一次较一次缓和。这说明,世界各国对于石油供给冲击应对的能力在显著提升。

      第二,原油价格上涨预期早已存在。在2010年9月份至2011年初的几个月时间里,Brent原油价格就已经从80美元/桶左右上涨到100美元/桶左右,但其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需求面。实际上,即使没有供给冲击,2011年2月初的伦敦Brent原油价格也已经突破了100美元的大关。因此,通胀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供给冲击的影响。

      第三,经济结构明显出现变化。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全球每1000美元GDP能耗量从238下降到了184,降幅为23%。发达国家单位GDP的能耗量的下降更为显著,从227下降到了150,降幅为34%。由于经济增长对石油的依赖逐年下降,因此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相应减弱。

      尽管全球整体经济受到石油冲击有限,但不同经济体之间所受到的影响仍存在差异:对美国而言,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中,“滞涨”曾给美联储控制通胀增加了难度。但现在美国消费者财务和储蓄状况都大大优于2008年的水平。尤为重要的是,银行的消费信贷发放意愿正在逐步增强,经济稳步复苏。美国核心通胀率也仍明显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因此美国紧缩货币政策的压力较小欧洲经济受到的冲击可能会大一些。

      这是因为,一方面,尽管原油供给缺口能够弥补,但是OPEC成员国,比如剩余产能最多的沙特原油并不是利比亚原油的完全替代产品。利比亚多产低硫原油,而沙特多出产高硫原油。由于欧洲国家多是提炼低硫原油,所以沙特的增产只能有限缓解欧洲炼油厂的需要。

      另一方面,中东危机对欧洲石油需求影响更大。目前利比亚10%的石油出口到欧洲,而意大利四分之一的石油进口自利比亚。欧元区的通胀率已经达到2.4%,超出了2%的目标水平,如果原油价格再出现上涨,那么欧洲央行将必然很快进入加息通道,影响欧元区的经济复苏。

      新兴市场的情况最为不乐观,原因在于油价的上涨可能传导至食品价格上。由于食品在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消费者比重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油价推动通胀的压力不断增加。3月17日,印度央行再度宣布加息,这已是印度央行近一年来的第八次加息。除了印度,韩国、泰国、越南等亚洲新兴经济体均已在3月宣布加息,以对抗愈演愈烈的通胀。迫于高通胀和高油价的压力,新兴市场经济体采取的紧缩政策将会拉低经济增长的速度。

      根据美国能源局预测,今明两年原油仍然需求旺盛,估计日消费量在8800万桶至9000万桶左右,因此供给冲击的持续时间就成了原油市场对实体经济影响程度的最重要变量。从历史经验看,20世纪70年代地缘政治局势导致了持久性的油价升高,从而对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

      持久性的油价升高不仅会造成未来价格走向的不确定性,促使消费者担心供应短缺而储存石油,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而且,这种不确定性也会影响消费信心和消费行为,放大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汽油价格和美国消费者的信心成反比。经验表明,在汽油价格上升到3美元/加仑上方时,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会急剧的下降。

      美国消费者面对油价上升是信心下降的一个最直接表现,就是减少对汽车的购买,特别是美国制造的大排气量车型。表1显示的是历史上几次最大的石油危机后的5个季度里,美国实际GDP的走势和汽车行业的贡献率。消费者购买汽车行为的改变对美国经济具有较大影响。我们发现,在1979年和1990年两次危机中,如果没有汽车部门的下滑,美国实际GDP不是下滑而是上升的。

      如果再将上述所有这些对消费支出的变化与凯恩斯理论乘数效应结合起来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何每次大的石油动荡之后,经济通常面临下滑的局面了。研究表明,当汽油价格突破每加仑4美元后,美国消费者可能将大幅减少汽车使用量,使消费开支甚至整体经济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不排除美国再次滑入衰退的可能。

      对中国来说,尽管主要能源是以煤炭为主,但近年对石油需求大幅增长,2007年石油需求量为760万桶/日,2010年猛增至940万桶/日,预计2011年会突破1000万桶/日。由于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起步较晚,储备量远不及美国,一旦石油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巨大,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系金融学博士后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