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发达国家复苏缓慢、新兴市场经济强劲,中国在贸易、投资方面更具吸引力。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善,将有利于刺激内需、促使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但从短期来看,通胀仍然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而偏紧的货币政策仍会持续,预计4月份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沈建光
海外形势相对悲观,新兴市场更受青睐
从全球经济来看,稍早前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先后呈现出复苏迹象,并随之引发大量资金撤离新兴市场。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务将会长期存在,而日本已陷入由地震引发的复合型危机之中,另外,中东、北非形势恶化。因此,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将会愈加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预计短期内资金撤离新型市场的情况可能逆转。这将利好中国经济和股市。
1. 美国经济前景不乐观
早前,美国制造业、零售,包括就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回升和向好态势,经济复苏情况好于预期。但笔者认为,美国经济能否实现稳健复苏,房地产市场却是关键。近期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2月新屋开工率(经季调后)大幅下降22.5%,至47.9万幢,远低于此前市场下降5%和56.6万幢的预期。
另外,2月耐用品订单(经季调后)下滑0.9%;近期,首次申请失业救济创2008年7月以来新低等数据也显现悲观。再有,美国政府运营上显现巨额赤字,同样为未来经济走势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2. 欧元区全面摆脱危机阴霾尚待时日
由于欧元框架尚不完善、欧元区核心国与非核心国之间存在的博弈仍将继续,且南欧国家主权债务仍较为堪忧以及就业形势将较长期疲软,欧元区全面摆脱危机阴霾尚待时日。例如,2月,穆迪便将希腊的主权债信评级下调三档;惠誉出于对西班牙财政赤字削减的担忧,亦将西班牙所有区域和地方政府的评级前景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可见,南欧国家仍然深陷主权债务的堪忧之中。
再有,日本国内陷入地震危机、中东、北非形势恶化、特别是产油国利比亚的局势动荡等,都有可能在短期内影响全球经济走势,并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纵观全球,当前发达国家复苏缓慢、新兴市场尤其中国经济强劲,预计未来中国依然是在贸易、投资方面最具吸引力的国家。
笔者认为,当前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大多看好中国市场,并均有强调未来将加大在华投资、在技术研究方面为中国提供支持。在华技术研究投入已成为跨国企业的重要战略,这无疑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技术革新和研发能力提升,提高国内生产率水平,改进经济增长的质量。
中国经济加速转型
今年,由于中国央行执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可能致使全年经济增长低于去年。但考虑到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仍然最有吸引力的区域,今年又恰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预计全年经济不会大幅回落。经济增长将较为平稳,这对经济结构的转型是必要的条件。
1. 收入分配改革为消费提供广阔空间
从长期来看,中国将持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推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最终消费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的消费率更是跌破到50%以下,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但考虑到中国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并强调逐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潜力,预计未来消费会提高。
另外,居民收入的提高,同样可以促进消费。当前中国个人收入占GDP比例相对于其他国家仍处于偏低水平、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因此未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还富于民仍有广阔空间。
从短期来看,1-2月短期销售增速有所下滑。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下滑至15.8%(去年12月19.1%),超出笔者和市场预期。销售额下降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一是,汽车增速大幅下滑,由于汽车购置税优惠取消以及部分城市制堵政策,1-2月,汽车销售增速显著低于10%。二是,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仅导致新房销售量下滑,也影响了家具、装潢用品等相关用品的消费需求;三是,通胀提高了居民购买成本,消费者购买欲望降低。
2. 投资增速不会大幅下滑
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4.9%,显示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去年年底积压需求的释放;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减,大量保障性住房开工;三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高速铁路、水电站、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陆续投入建设;因此笔者预计,今年投资增速不会有明显下滑。
另外,保障性住房能否顺利推进,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从笔者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得到的信息来看,中国政府对于完成“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任务确有把握。据有关领导讲话强调,1000万套的保障房是硬任务,要确保资金没有缺口和保证土地供应。
而早前,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已经与各地签订了今年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将全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了下去。住建部将在三季度,集中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督查、巡查工作,督促地方加强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确保任务完成。
3. 贸易逆差与中国外贸政策的转变
2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仅为2.4%,进口同比增速达到19.4%。由于进口好于出口,2月中国出现73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综合考虑季节性因素的影响,1-2月整体来看,出口同比增速达21.3%,与去年年底增速相近(12月,17.9%);进口同比增长36%,较去年年底有所加速(12月,25.6%)。
笔者认为,出口增速放缓一方面有季节性因素,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外贸政策和外贸结构正在出现实质转变,即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内需,政府政策的重点也将更加倾向进口,而非出口。预计未来由于工资上涨带动居民消费力提升、进口关税削减等更多鼓励政策出台,均将促进国内进口需求进一步加大;而考虑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均会对出口企业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笔者预计,2011年全年出口增速将位于15%-20%,低于去年30%的平均增速。进口同比增速位于20%-25%。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在1400-1500亿美元之间。减少的贸易顺差,将短期内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预期,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会超过6%。
通胀是短期内面临的最大风险
自去年下半年中国通胀压力持续显现以来,中国央行便采取了“名为稳健,实则偏紧”的货币政策。近几月,伴随着货币紧缩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有观点认为迫于经济增长的压力,货币政策即将松动。然而,笔者认为,由于稳定通胀是今年的首要任务,并考虑到当前依然强劲的经济增长,谈及货币放松为时尚早。预计偏紧的货币政策会持续到通胀可控为止,4月份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1. 3月通胀或将超5.5%。
食品价格是本次通胀的最大推手,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为CPI贡献了近70%。笔者一直关注于食品价格走势,并据此作为把握通胀走势的重要参考。然而,3月第三周,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走势却出现较大分歧。其中,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监测显示,国内猪肉、水果价格仍在上涨,周环比分别为0.5%和0.6%。而农业部批发价格指数据则显示相反趋势,猪肉、水果价格相应下降0.7、0.9个百分点。
对于食品价格走势的看法出现分歧,加大了3月CPI走势的不确定性。截至近日,农业部批发价格指数显示,3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2.8%,据此估算,预计3月CPI同比上涨将达到5%;而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显示,3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这将导致3月CPI同比增幅可能高达6%。
但从历史数据来看,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数据与统计局最终公布的食品价格相关性更强,而农业部批发价格指数则相对波动性更大。因此,笔者倾向于依照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数据进行CPI的预测,预计3月CPI会再次冲高,同比增长将位于5.5%-6%之间。
2. 中期通胀压力仍然存在。
本轮核心通胀将比上一轮通胀周期(2007-2008年期间)更为严峻,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一,从供给角度来讲,一直以来的产能过剩现象已经随着需求的大幅提高和落后产能的淘汰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刘易斯拐点出现以后,传统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态正在逐渐改变,劳动力工资上涨将对物价有长期和持久的推动力。
自去年以来,全国大多数省份均对最低工资再次进行了调整。结合笔者对广东省部分企业的调研情况来看,自去年以来,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框架下,企业经常会存在工会与企业协商,推动劳动力工资提高。
二,国内流动性过剩。现在,国内流动性远远超过2007年-2008年,令人担忧。数据显示,M2占GDP比重已经接近20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2009年以来,中国的M2与名义GDP之差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去年全年新增贷款接近8万亿,大幅超过年初既定目标。由此来看,流动性充裕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三,资产泡沫不逊于当年。虽然当前股市整体水平低于2007年,但这主要是受大盘股拖累,实际上中小盘股整体已经呈现上涨趋势。另外,当前房地产市场泡沫更为严重。可喜的是,此次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初显,二、三线城市房价已经有所松动。但是,考虑到较高的资产泡沫和严厉的打压措施,可能使得游资转向它处,加大了炒作行为。
四,资源价格面临上调压力。从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关系来看,自去年年末到今年2月份调价期间,国际布伦特原油价格上升了9.3个百分点。而本轮调价期间(2月20日至今),布伦特原油再次上涨了11.4个百分点。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或将触发国内成品油再次上调
3. 4月加息可能性极大。
2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降至5356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15.7%,货币收紧效果显现。按分项来看,中长期贷款增加明显,显示了在信贷额度普遍紧张,在经济前景看好的情况下,银行跟愿意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在回收期长、但收益较高的项目上。
笔者考虑到当前M2增速已经低于16%的全年控制目标,预计信贷管制会略有放松。但是,考虑到较大的通胀压力,预计紧缩的货币政策人会持续。笔者维持原有判断,预计央行会在二季度加息两次,而4月份,统计局公布3月CPI数据的先后可能性更大。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