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日本还有多少凝聚力
  • 全球经济复苏暗礁四伏隐忧重重
  • 危机年代,创意产业最具活力
  • 货币型理财产品利率
    缘何走高
  • 分配制度的“价值效应”
  • 当前更需提高存款准备金工具组合有效性
  •  
    2011年4月1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日本还有多少凝聚力
    全球经济复苏暗礁四伏隐忧重重
    危机年代,创意产业最具活力
    货币型理财产品利率
    缘何走高
    分配制度的“价值效应”
    当前更需提高存款准备金工具组合有效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型理财产品利率
    缘何走高
    2011-04-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桂浩明

      ⊙桂浩明

      

      不经意间,市场的实际利率已在相当程度上往上突破了。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功能,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经过去年以来的三次升息,现在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是3%。但时下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相当于活期利率)一般也就在2.5%以上,而银行发行的期限为3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利率一般都在4%左右。如果是在月底发行的产品,利率通常还会更高, 7天期就达到甚至超过4%。换言之,理财产品利率的高低已不是依据存续期限长短,相反却是期限越短利率越高。

      这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这提示了多种信息。第一,它表明时下银行资金比较紧缺。近段时间来,随着负利率状况日益严重,居民储蓄意愿明显回落,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经常出现居民储蓄负增长,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情况就越严重。在目前的业务体系中,银行要借助国债等固定利率产品取得4%以上的年化收益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其发行的那些利率在4%以上的理财产品,很可能是以挂钩贷款等方式来实现的。尽管这样做在理论上存在风险,并且在发行相关理财产品时也作了相应提示。但大家都清楚,通过必要的结构设置,还是能有效防范并隔离风险的。因此,那些中短期理财产品,客观上就成为商业银行变相吸收存款的形式。可以说,但凡足够头寸,商业银行一般不会牺牲自身利益来发行高息理财产品,而现在几乎每家银行都在这样做且乐此不疲。那就只能有一种解释:资金短缺。经常看到有人发表观点,认为现在商业银行资金很多,哪怕将准备金率提高到25%也没有问题。情况真是这样吗?看看理财产品的利率就清楚了。

      其次,它也表明,尽管有关方面一直很忌讳谈利率市场化问题,客观上现在也只是对贷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存款利率还是严加控制,并且时常会打击“高息揽存”行为。前一阶段刚有媒体报道将对某几家商业银行实行利率市场化试点,相关方面立马予以否认。但是,这只是管住了存款利率,对于理财产品的利率,则鞭长莫及。反过来,这也说明,商业银行实际上都在主动地尝试利率市场化。有关部门试图控制存款利率的向上浮动,是出于保护银行利益的考虑。但这种颇有“父爱主义”的举措,甚至连被保护对象也很反感。因为面对各种监管要求,如果没有利率市场化的实践,不去发行利率较高的理财产品以弥补运行资金的不足,很可能连正常的运行都难以维持。

      最后,在分析商业银行的业务时,很多人会提到,由于现在大量的存款表现为活期储蓄,而央行出于各种考虑,对提高活期利率向来十分谨慎,去年以来三次加息,基准利率上升了75个基点,但活期利率只提高了一次,仅4个基点。所以,大家也就有了共识:每次升息都是事实上扩大了净息差,对银行股是有利的。但当居民存款减少,大量资金转向理财产品的时候,这对银行股又意味着什么?数据显示,中国80%以上的银行储蓄是由不到20%的储户掌握的,而现在拥有大量储蓄的这些被称之为“高净值”客户,正在银行理财经理们的动员下购买理财产品。这种状况,既表明银行私人理财业务有其不小的发展空间,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已在推进,还说明商业银行坐享高额息差的历史正在结束。如果这已成为趋势的话,那么现在讨论银行股的长期估值是否还有必要?

      货币型理财产品利率的走高,反映了当前金融市场的一些实情。不管是监管者还是投资者,对此都应该有充分的解读,而不该忽视。要知道,现在商业银行一年发行的货币型理财产品的规模达好几万亿元,俨然已成商业银行筹资的主要途径了。而这是否表明,现在已到了该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机了呢?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