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摘要
  •  
    2011年4月1日   按日期查找
    B8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82版:信息披露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报告摘要
    2011-04-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B81版)

    注:(1)等于在本集团合并损益表中确认为本集团计提的减值准备支出净额。

    2010年度,中信国金全资子公司中信银行国际对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Farmington Finance Limited (“Farmington”)全额计提了5.79亿元减值准备。

    (2) 2010年度,中信银行国际全额核销了上述Farmington投资计提的减值准备。

    (3) 转出包括将逾期债券投资减值准备转出至坏账准备、出售已减值投资转回减值准备以及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截至2010年末,本集团持有外币债券总额46.27亿美元(折合306.46亿元人民币),其中本行持有19.80亿美元,海外子公司持有26.47亿美元。

    截至2010年末,本集团持有外币住房按揭抵押债券2.42亿美元(折合16.02亿元人民币),占本集团本外币债券投资的5.23%,其中93%为优级住房按揭抵押债券。本集团持有中级住房按揭抵押债券0.18亿美元(折合1.17亿元人民币),累计提取减值损失准备0.12亿美元(折合0.76亿元人民币)。本集团未持有美国次级住房按揭抵押债券。

    截至2010年末,本集团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担保的住房按揭抵押债券1.92亿美元(折合12.74亿元人民币),未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机构债。本集团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相关债券面值0.77亿美元(折合5.11亿元人民币),已全额提取减值损失准备。

    截至2010年末,本集团外币债券投资减值准备金额为0.50亿美元(折合3.34亿元人民币),其中本行计提减值准备0.48亿美元,海外子公司计提准备0.02亿美元。

    衍生工具分类与公允价值分析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表内应收利息

    下表为本集团应收利息增减变动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抵债资产

    下表为本集团抵债资产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客户存款

    本集团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截至2010年末,本集团客户存款总额17,308.1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3,888.89亿元人民币,增长28.98%。

    本行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本行客户存款总额16,343.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3,752.66亿元人民币,增长29.81%。公司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3,193.00亿元人民币,其中协议存款由2009年末的78.10亿元人民币增加222.90亿元人民币至2010年末的301.00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本行考虑资产负债期限匹配,适量吸收了部分协议存款;个人存款比上年末增加559.66亿元人民币,增长26.69%。

    客户存款币种结构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按地理区域划分的存款分布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注:(1)包括总部。

    按剩余期限统计的存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示了截至 2010年末,按剩余期限统计的客户存款分布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3.1.4 股东权益

    报告期内股东权益变动情况请参见本年报“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3.1.5 主要表外项目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表外项目及余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3.1.6 补充财务指标

    注:(1)以上数据均按中国银行业监管口径计算。

    (2) 贷款包含贴现数据。

    3.1.7 资本管理

    本行资本管理的目标包括: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刻都符合监管当局要求;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保持雄厚的资本基础,根据资本确立资产增长计划,实现资本、收益和风险的平衡;追求风险可控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行的资本管理策略是:(1)综合本行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确定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同时设定资本内部预警线,并定期监测全行资本充足率情况,当资本充足率或核心资本充足率低于相应预警线时,将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补充资本、调整资产结构或其他有效方式确保本行资本充足水平保持在目标区间之内。(2)合理运用各类资本工具,优化资本总量和结构,提高资本质量,提升吸收损失的能力。(3)进一步深化资本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资本管理体系,突出资本约束意识,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在全行推行以“经济利润”和“风险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经济资本内部配置体系,实现经济资本在机构、产品、行业、客户类型之间的优化配置,持续稳定地提高资本回报水平。

    为保障上述策略的实现,本行正加快完善风险计量技术,稳步拓展资本管理在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经营计划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切实增强经济资本对全行业务的导向作用。

    本行根据中国银监会2004年2月23日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第2号)及其日后修订的有关规定计算和披露资本充足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注:本行于2009年10月23日完成了对中信国金的收购,中国银监会自2010年起对本行实施并表监管。2009年末数据已按集团口径重述,2008年有关数据按本行口径计算。

    3.1.8 主要会计估计与假设

    本集团在应用会计政策确定相关资产、负债及报告期损益,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报表时,会作出若干会计估计与假设。本集团作出的会计估计和假设是根据历史经验以及对未来事件的合理预期等因素进行的,并且会不断对其进行评估。本集团作出的会计估计和假设,均已适当地反映了本集团的财务状况。

    本集团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受估计和判断影响的主要领域包括: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贷款减值损失准备及呆账核销、债券及权益性投资分类、交易性投资及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交易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养老精算福利责任的确认、递延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的确认等。

    公允价值计量

    本行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按照《中信银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金融工具取价办法》执行,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包括采用金融媒介报价、采用公开或自主估值技术和采用交易对手或第三方询价法。本行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原则上优先使用活跃市场交易报价,对于没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使用最近市场交易报价,而对于没有市场报价的金融工具,使用估值技术或询价法取得。

    本行严格执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控制流程。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共同确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取得方法和来源。会计核算部门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进行独立的公允价值评估,定期编制估值报告。风险管理部门对各类估值报告进行审阅,并对估值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制度和方法由本行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持有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项目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持有外币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情况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3.1.9 会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30%以上项目的情况

    3.1.10 分部报告

    业务分部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本集团在公司银行业务领域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2010年公司银行业务为本集团贡献营业利润256.18亿元人民币,占比达90.32%;个人银行业务为本集团贡献营业利润5.77亿元人民币,占比2.03%;资金业务为本集团贡献营业利润16.30亿元人民币,占比5.75%;海外附属子公司贡献营业利润5.39亿元人民币,占比1.90%。

    地区分部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海峡西岸、环渤海地区三个区域一直是本集团重要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来源,2010年营业利润总额181.08亿元人民币,占比为64.74%。近年,本集团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业务也取得了较快发展,2010年营业利润78.05亿元人民币,占比27.91%。此外香港地区营业利润5.96亿元人民币,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3.2 业务综述

    3.2.1 公司银行业务

    经营策略

    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2010年,本行积极应变,优化公司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积极构建专业化营销服务体系,推动小企业金融业务,强化投资银行、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等业务平台建设,本行公司银行专业化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发挥协同营销效应,在继续加强本行总分支行联动、集团内金融子公司联动的同时,加强与中信银行国际和BBVA对公业务跨境合作模式与产品的研究,致力于为优质客户提供更便捷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大力推动公司存贷款业务增长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公产品体系,推进公司银行多元化经营,本行公司银行业务在应对挑战中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营概况

    2010年,本行积极推动公司银行业务增长模式转变,加快业务、客户和收入结构调整,推进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小企业金融、投资银行、现金管理及资产托管等新兴业务,在继续巩固和提升传统业务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实现了中间业务收入的较好增长,本行公司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公司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30.43%,对公一般性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13.83%,实现公司银行非利息净收入36.5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1.65%,营业收入428.6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0.72%。

    ●战略客户业务贡献度进一步增强,截至报告期末,3,322家战略客户存款余额5,664.0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27.84%,占本行公司存款的41.38%;贷款余额4,601.6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12.59%,占本行公司贷款的46.64%。

    ●国际业务继续保持优势,报告期内收付汇量达1,727.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53%,超过全国对外贸易增速0.8个百分点;全年贸易项下收付汇量突破1,500亿美元,继续领跑中小股份制银行。

    ●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3.3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4.36%;完成债券承销520.5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6.32%。

    ●汽车金融及钢铁金融网络合作厂商由上年的124家增加至172家,经销商达3,700户,比上年末增长54.94%,供应链金融业务授信客户数达5,163户,累计融资额4,52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50.91%。

    ●小企业客户共计11,560户,授信总余额 1,604.15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68.27%;不良率仅为0.39%,比上年末下降了0.27个百分点。小企业客户贷款平均利率达基准利率上浮11.83%,高于公司贷款平均利率水平。

    ●对公理财产品销售规模达614.4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6.67%。资产管理收入和结构融资手续费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13.46%和77.16%。

    ●托管业务收入突破两亿元大关,达2.0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4%;托管资产规模跃上两千亿元台阶,达2,54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127%。

    报告期内,本行公司金融服务系列品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共荣获“CFO最信赖的银行大奖”、“最佳供应链银行奖”、“最佳投资银行”、“中国最具成长性现金管理银行”、“21世纪最佳商业模式中国中小企业最佳融资伙伴奖”等20余个奖项。

    对公存贷款业务

    本行积极构建公司存款内生式增长机制,注重依托电子银行渠道和产品交叉销售,强化公司结算客户的营销和挖掘,提高公司客户存款贡献度。凭借良好的机构客户基础和一整套产品、方案及服务营销,本行机构类客户存款实现稳定较快发展,成为本行公司存款增长的坚实基础。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公司存款客户数达25.8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6,314户。本行公司存款余额13,686.8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30.43%,占全部客户存款的83.75%。其中财政等机构类客户存款余额3,717.7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33.99%,占本行公司存款的27.16%,比上年末上升0.72个百分点;协议存款余额301.00亿元人民币,占本行公司存款的2.20%,比上年末上升1.46个百分点。

    本行继续强化资本约束理念,科学配置信贷资源,紧抓国家经济战略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机遇,积极拓展符合本行发展战略要求和政策导向的客户和产品,确保了本行优质信贷资产的有序投放和高收益资产业务的稳定增长,公司贷款结构得以优化。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公司贷款余额9,866.97亿元人民币(含票据贴现),比上年末增长13.83%。其中,一般性贷款余额和小企业客户贷款余额分别为9,331.85亿元人民币和680.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1,596.28亿元人民币和286.83亿元人民币,增速分别达20.64%和72.82%,在对公贷款中的占比分别比上年末上升5.34个百分点和2.18个百分点。

    本行通过启动82家全行性战略客户集团统一授信工作、出台区域性战略客户集团统一授信管理流程、成立交通、能源、电信、房地产、汽车、钢铁、船舶等重点行业营销小组等举措,战略客户系统营销平台建设更加深入,系统营销效果进一步显现。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与上述全行性战略客户下属企业合作数量由期初的585家扩大至1,181家。

    金融机构业务

    2010年,本行继续加强金融同业合作平台建设,推出了银证、银保、银租合作金融服务方案,启动了银行同业批量授信工作,为162家中资银行类金融机构核定了授信额度,加大了第三方存管和融资融券业务拓展力度,累计与85家券商签署了第三方存管协议。报告期内,本行金融机构日均存款余额1491.9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63.52%,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日均存款余额692.15亿元人民币,在本行金融机构日均存款余额中的占比提升至46.39%,由第三方存管业务带动的金融机构日均存款余额187.60亿元人民币,占本行金融机构日均存款余额的12.57%。

    国际业务

    2010年,在国际贸易复苏和国内宏观经济收紧的环境下,本行积极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创新产品、搭建渠道、主动营销,加强内控,实现了区域、业务、客户结构优化,收益与规模协调发展,战略客户群持续增长。本行主动与地区政府、行业协会合作搭建营销平台,推动有效销售,提高市场声誉,同时积极与BBVA和中信银行国际开展合作,充分利用海外平台渠道优势,收效显著。报告期内,本行收付汇量(报告期内本行收付汇量统计加入了非贸易项下收付汇金额,同比上年的增长幅度也按新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达到1727.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53%,比全国对外贸易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贸易项下收付汇量突破1,500亿美元,持续领跑中小股份制银行;非贸易项下收付汇量达到162.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80%,业务增速明显加快;发放贸易融资113.09亿美元,期末余额39.11亿美元;累计完成进口代付106.68亿美元。2010年,本行国际结算量市场份额为5.83%,比上年上升0.2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中小股份制银行领先地位;实现国际业务总收入21.8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0.24%。

    本行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信保、保理、货权质押等产品,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方案占据市场先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融资服务。报告期内,本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全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量达到390.57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11.16%,位居国内所有商业银行第三位;国内信用证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开证额达534.81亿元人民币,为上年同期的4倍。

    2010年,本行国际业务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在《中国经营报》组织的“2010年卓越竞争力金融机构”评选活动中,本行凭借先进的服务理念、完备的产品体系和优秀的人才队伍,荣获“2010卓越竞争力国际业务银行”奖;在经济杂志社等知名机构联合主办的“华尊奖”—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公益调查活动中,本行凭借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领域的突出表现,获得“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最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客户十大满意品牌”两大奖项。

    投资银行业务

    2010年,本行推行专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拓展债券承销、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出口信贷、国内保理、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业务,投资银行各项业务实现了稳健、快速发展。报告期内,本行投资银行非利息净收入达13.3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4.36%,占对公非利息净收入的36.50%。其中,资产管理收入和结构融资手续费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13.46%和77.16%;对公理财产品销售规模达614.4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6.67%;结构融资资产规模达825.1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40.61%;债券承销规模达520.5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6.32%。

    2010年,本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的项目数量位列国内所有商业银行第二,在彭博通讯社(Bloomberg)中外资银行牵头银团贷款金额排名中上升至第二位,与此同时出口信贷签约金额继续领先同业。2010年,本行先后获得《经济观察报》、《证券时报》评选的“2009年度最佳投资银行”、“中国区2010年最佳银团融资银行”和“2010年度最佳并购项目服务银行”等奖项。

    供应链金融业务

    本行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和管理,注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推出了国内设备买方信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标准仓单质押融资和订单融资等新型供应链金融产品,建成了商业汇票业务系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汽车金融及钢铁金融网络合作厂商由上年的124家增加至172家,经销商达3,700户,比上年末增长41.87%;供应链金融业务授信客户数达5,163户,累计融资额4,52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50.91%;报告期内吸收经销商和厂商日均存款达1,578.65亿元人民币。

    2010年末,本行汽车经销商融资额再创新高,达2,46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1,008.60亿元人民币,增长69.51%,高于汽车行业产销增幅;“总对总”合作厂商49家,基本覆盖国内重点汽车企业;合作经销商2,882户,比上年末增加1,004户,增长53.46%,占国内狭义乘用车品牌授权经销商总量的21.30%;吸收经销商和厂商日均存款590.83亿元,比上年增加229.50亿元人民币,增长63.52%。

    现金管理业务

    本行加快现金管理业务产品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现金管理系统服务功能,实现了现金管理5.0系统的上线,推出了现金管理附属账户产品,扩展了集团现金管理客户电子票据服务功能,同时积极推进多银行资金管理系统托管模式建设,初步搭建了B2B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现金管理有效项目数和客户数分别达到1,460个和8,817户,比上年末分别增长28.18%和32.95%;实现交易金额8.2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2.70%。

    小企业金融业务

    2010年,本行按照“推进专业化经营模式,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业务发展策略,积极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的创新,保证了小企业授信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本行推出了扶持贷、订单贷、应急贷、组合贷等创新产品,与淡马锡旗下富登担保公司等247家优质担保公司建立合作,有效解决了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的问题。截至报告期末,全行小企业(本行小企业界定标准为:上年末净资产1,5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下,或上年销售收入1.5亿元人民币(含)以下的企业和法人组织。)客户共计11,560户,比上年末增长50.89%;授信总额1,604.1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68.27%;贷款余额680.7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72.82%,贷款增速超过全部公司贷款增速52.18个百分点;不良率0.39%,比上年末下降了0.27 个百分点,低于公司贷款平均水平,业务风险得到较好控制。

    基于提供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出色表现,2010年本行先后荣获“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中国优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十大影响力品牌”、“2010年度优秀中小企业服务产品大奖”、“21世纪最佳商业模式中国中小企业最佳融资伙伴奖”、“2010卓越竞争力中小企业服务银行”等多个奖项。

    资产托管业务

    2010年,本行积极探索创新,把握市场机遇,有效推动营销,托管和养老金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托管资产规模跃上两千亿元台阶,托管收入突破两亿元大关,业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的收入增长点不断形成: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实现突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数量位居行业前列;信托托管规模实现翻倍增长;股权投资基金(PE)托管规模跃升国内所有商业银行第二;地方商业银行理财托管业务发展迅猛,托管规模达到9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托管资产规模达2,54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127%;报告期内托管业务收入2.0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4%;养老金业务签约规模达9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7%。

    凭借在业务理念、产品创新、营销推动、托管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本行养老金业务得到监管机构和企业客户的广泛认可,连续两年荣获《银行家》杂志颁发的“中国金融营销奖”。

    3.2.2 零售银行业务

    经营策略

    2010年,本行围绕“促进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构建全功能零售银行体系”的目标,坚持理财与储蓄“双支撑”的业务发展策略,大力推进中间业务发展,致力于改善业务结构,增强盈利能力。

    经营概况

    2010年,本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4.0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5.23%,占本行营业收入的15.92%。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0.1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7.30%,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32.11%。报告期内,本行零售银行业务客户基础进一步扩大,截至报告期末共拥有1,884.47万零售银行客户(自2010年1月1日,本行在统计零售银行客户数量过程中滤掉了无效客户(无网点归属、销户等无法识别的客户)。调整后,截至2009年12月31日,本行零售客户数量1619.0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39%。

    ●个人理财、消费信贷、信用卡三个盈利点保持稳步增长

    — 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折合人民币2,9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00%,继续保持较大的销售规模。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498.5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44.56%,占零售信贷(不含信用卡贷款及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余额的83.36%。

    — 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余额22.34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余额43.90万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0.02%。

    — 信用卡累计发卡1,158.18万张,全年交易量达1,001.80亿元人民币。

    ●电子银行渠道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网银客户数突破400万,达441.24万,比上年末增长85.26%。报告期内个人网银交易笔数和个人网银交易金额分别是上年的1.36倍和3.55倍。

    ●成功构建了有中信银行特色的“五型私人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实现盈亏平衡。荣获《欧洲货币》杂志“中国最完整私人银行产品线”奖。

    2010年,本行零售银行业务连续第五年荣获《亚洲银行家》“卓越银行卡和零售支付奖”。在和讯网财经风云榜评选中,本行获得“最佳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最具投资价值银行理财产品”、“最佳出国金融创新”等奖项。

    零售管理资产(零售管理资产:指银行管理的个人客户储蓄存款和理财资产总值。)

    本行坚持理财与储蓄“双支撑”的业务发展策略,业务结构发展均衡,自主创利能力显著提升。在稳定财富管理和资金沉淀的基础上,本行大力拓展结算交易类储蓄,协调理财与储蓄的发展规模,促进储蓄存款持续稳定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零售管理资产余额达3,869.7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29.3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2,741.0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29.47%。

    零售信贷(零售信贷:指除信用卡贷款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外的个人贷款。)

    本行高度重视个人贷款业务发展,注重把握国家鼓励个人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导向,在保持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业务重点基础上,及时调整策略、加强营销力度,积极推动个人经营贷款业务,拓展个人消费类贷款,实现了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了贷款规模的迅速增长,整体收益水平快速提高。截至报告期末,本行零售信贷余额1,797.7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50.43%。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498.5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44.56%,占零售信贷余额比重达83.36%,比上年末下降3.39个百分点;个人经营贷款余额146.8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127.55%,占零售信贷余额的8.17%,比上年末上升2.77个百分点。

    2010年,本行继续完善零售信贷风险运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分行个人贷款中心在零售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零售信贷的风险管理。报告期内,本行零售信贷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指标值创历史新低。截至报告期末,零售信贷不良额3.5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下降8.51%;零售信贷不良贷款率0.20%,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财富管理

    2010年,在国内资本市场整体走势不明朗,客户风险偏好趋于稳健的环境下,本行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策略,不断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持续完善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报告期内推出了“天天快车”、“超快车”等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理财快车”、“信托计划”等固定期限理财产品,稳健理财系列等资产管理类产品,“假日赢”、“期期赢”、“智赢”等结构性存款产品,获得市场良好反应。针对细分客户群,如高端贵宾客户等,本行推出了个性化定制产品,在积累稳健收益的同时,为客户创造了超额收益。2010年,本行累计销售个人理财产品763支,销售金额2,972.4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6.00%;实现理财产品非利息净收入6.38亿元人民币(不含私人银行产品线),占零售非利息净收入的31.66%。

    2010年,本行进一步加大代销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力度,深化对代销产品的引入、投资和清算等管理,形成了代销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保险产品、信托产品、基金一对多、券商专户理财等全方位的代销产品线。报告期内,本行代销基金与保险手续费收入合计 2,573.20万元人民币;共代销53家基金公司130余支基金产品,代销金额达67.09亿元人民币;代销证券公司集合理财计划10支,代销金额达77.62亿元人民币。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管理资产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客户155,526人,比上年增长28.86%。贵宾客户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折合人民币1664.62亿元,占个人存款总额的60.73%;贵宾客户管理资产余额2,481.55亿元人民币,占零售管理资产总额的64.61%。

    私人银行

    本行针对可投资资产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资产个人及其控股或持股企业提供私人银行服务。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10,055户,私人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实现盈亏平衡。本行按照“高起点、稳步走”的发展战略,成功构建了有中信银行特色的 “五型私人银行”:一是条线推动型,率先采取准事业部制模式并平稳发展;二是中外合作型,作为唯一一家进行私人银行业务中外合作的国内银行,既充分借鉴欧洲成熟私人银行市场经验又充分发挥中信银行海内外服务平台潜力;三是技术引领型,博取众长、鼎力开发了先进的私人银行综合管理系统;四是服务集成型,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为开发式平台,广纳中信集团各领域、中信银行各业务条线以及全社会各种金融与高端服务资源并促进合作共赢;五是理念领先型,率先践行“保有财富、创造财富、尊享生活”的理念。

    报告期内,本行针对私人银行客户陆续推出“健康养生俱乐部”、“投资者俱乐部”、“未来领袖俱乐部”、“艺术鉴赏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等高端增值服务。与此同时,与BBVA的私人银行业务战略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信用卡

    2010年,本行信用卡业务遵循“巩固优势、控制风险、把握节奏、科学发展”的经营策略,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逾千万张,达1,158.18万张,比上年末增长24.12%;信用卡全年交易量突破千亿元,达1,001.8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6.96%;信用卡业务全年实现业务收入24.5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37%。

    本行坚持“提升客户价值”为核心经营理念,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式数据库营销模式,以不断创新的产品组合带动高端客户引入。报告期内,本行新发卡客户中金卡以上占比提升至54.55%。在客户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本行注重以客户结构组合管理带动信贷结构优化,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架构,持续强化操作风险管理和应变能力。报告期内,本行信用卡贷款收益能力显著增长,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信用卡贷款余额193.4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54.24亿元人民币,增幅38.97%;不良贷款余额4.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减少2.49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2.22%,比上年下降2.66个百分点。

    2010年,本行信用卡经营管理屡获行业殊荣,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本行信用卡中心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ISCCC审核认证,成为国内首家同时获得国际和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双重认证的信用卡中心。本行信用卡中心在国家工业和信息产业部唯一认定的行业奖项 “2010年中国最佳呼叫中心金耳唛大奖”评选中,连续第四年荣获“中国最佳呼叫中心”,多次获得包括亚太客服与呼叫中心联盟APCCAL在内的众多行业权威机构的认可;在欧洲呼叫中心联盟ECC-CO主办的第十三届世界呼叫中心大会上,夺得大会首度设立的、全球唯一的“年度特别成就奖”。

    个人汽车消费信贷

    在汽车金融对公业务持续领先的同时,凭借本行与厂商和经销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对汽车金融行业的深刻理解,本行个人汽车金融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迅速。

    2010年,本行在北京、上海试点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在北京占有最大市场份额。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余额22.34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余额43.90万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仅为万分之1.96。

    渠道建设和服务品质管理

    2010年,本行不断提升零售银行电子化服务能力。(详见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境内分销渠道”)

    同时,本行强化了服务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推进服务品质体系建设。(详见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服务品质管理”)

    3.2.3 资金资本市场业务

    经营策略

    本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为公司及个人客户提供资金产品及服务,并从事自有资金的资产管理和交易。本行交易和销售的主要产品包括外汇买卖、固定收益产品、衍生产品等,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投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客户涉及个人、公司、金融机构等。自有资金的资产管理主要包括有价证券债券投资及交易。2010年,本行贯彻“调结构、强管理、促发展”的经营指导方针,积极调整资金资本市场业务结构,把握外汇业务和人民币利率做市业务的市场机会,以高效优质的产品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本行加强研究对投资的支持,在强化风险控制,构造合理的风险收益组合的同时,贯彻“简单产品、高效营销”的业务发展策略,不断巩固市场地位,夯实客户基础,促进业务持续发展。

    经营概况

    2010年,本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坚持稳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积极巩固外汇和人民币利率做市业务品牌,以简单高效的产品促进客户群的增长,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报告期内,本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92亿元人民币,占全行营业收入的3.77%。

    2010年,本行立足本土市场,大力开展外汇交易、人民币债券交易和理财业务。同时强化“交易-销售”的业务模式,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优化客户结构,保障了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力。报告期内,本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非利息净收入6.60亿元人民币,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10.52%。

    外汇业务

    2010年,面对动荡复杂的国际外汇市场环境,本行坚持稳健经营策略,把握人民币第二次汇率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巩固了传统业务优势,外汇业务市场占有率及利润指标均位居中小股份制银行前列。报告期内,本行获得银行间外汇市场首批远期掉期做市商资格,并在国际知名财经杂志《亚洲货币》(ASIA MONEY)组织的“2010年度最佳外汇服务评奖”(ASIA FX POLL 2010)中获得中国本土“最佳创新外汇产品及结构性创意”及“最佳单一银行电子交易平台”奖项。

    本币债券和利率做市业务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本行进一步加强本币债券做市和利率衍生品做市业务,积极持续地为市场提供交易流动性,债券做市业务排名跻身国内同业前列,利率衍生品做市业务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巩固了本行本币市场做市商的地位。

    2010年,国内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逐步转向稳健,本币市场较以往表现出更大的波动性。本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交易策略,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利率做市业务,经营业绩跑赢大市,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报告期内,本行获得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授予的“2009年度银行间债券市场优秀做市商”称号。

    理财及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2010年,本行大力发展理财业务,满足客户保值增值需求。本行以人民币债券资产池理财为主,着力提升自主投资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实现了人民币债券资产池规模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本行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条线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丰富产品体系,相继与零售银行业务条线联合推出“债赢”、“智赢”、“假日赢”、“期期赢”、“天天快车”和“超快车”系列等个人理财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客户的不同投资需求。衍生产品方面,本行本着客户实需的原则,以标准化的简单结构衍生产品满足客户避险保值的需求。

    资产管理

    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美国为刺激经济促进就业,采取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我国货币政策开始回归稳健。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本行坚持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平衡原则,科学配置资产,注重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本行积极调整外币资产结构,提高了低风险债券的投资比例,有效规避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响,增强了整体资产收益的稳定性及抗风险能力。在人民币债券投资规模扩大的基础上,本行坚持稳健的投资策略,有效控制债券投资组合久期,提升了资产的整体风险收益水平。

    3.2.4 服务品质管理

    2010年,本行服务品质管理工作继续秉持“以客为尊、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紧抓服务品质体系核心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品质标准, 对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引入过程控制管理规范,建立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持续提升和客户投诉管理持续改进机制,有效促进了全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在考核方面,服务品质体系建设考评列为零售银行体系建设考评五大指标之一,严格落实对分行服务品质体系建设结果的量化考核工作,在核心环节引入客户满意度、客户服务评价、客户活跃度等定量考核内容,使服务更加精细。此外,本行自07年建立了第三方公司神秘客户监测及客户满意度调查长效机制,截至2010年底对本行服务品质进行了八次神秘客户监测、7次客户满意度调查,根据历年调查结果显示,本行总体服务水平呈现稳步提升趋势。在“中国银行业世博金融服务暨2010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表彰活动中,本行凭借良好的客户体验和客户口碑,荣获了2010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评选活动突出贡献奖”和“中国银行业世博金融服务组织奖”等系列奖项,再次展现了本行服务品质管理工作取得的优秀成绩。

    3.2.5 中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中信集团旗下涵盖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期货等金融子公司,且诸多子公司均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本行长期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中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逐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本行持续加强与中信国金及中信银行国际的协同合作,国际化经营战略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本行通过金融产品交叉销售以及对重大项目进行联合市场营销,为公司客户提供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 承销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本行与中信证券联合为客户主承销发行了短期融资券181亿元人民币以及中期票据16亿元人民币。

    — 发行对公理财产品。本行与中信信托联合发行地产基金类理财产品,共募集资金6.10亿元人民币,为本行高端战略客户提供综合投融资服务方案。本行与中信证券合作,累计发行“中信聚金理财全面配置系列”理财产品146.96亿元人民币,有效满足了公司银行客户的理财需求。

    — 牵头银团贷款。本行与中信银行国际、振华财务在银团贷款业务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共同发起和参与的银团贷款规模达到21.6亿元人民币。

    广泛开展客户资源共享

    本行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金通证券、中信万通证券等4家证券公司开展第三方存管业务合作,以及与中信证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合作,共享了大量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形成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日均余额达54.86亿元人民币,实现存管手续费976.48万元人民币。报告期内,本行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资金存管系统成功上线。

    — 机构客户。截止报告期末,与中信集团旗下证券公司共享机构客户共计5,765户。

    — 个人客户。截至报告期末,来自中信集团旗下证券公司的第三方存管个人客户比上年末新增3.16万人。

    开展交叉设计和交叉销售

    — 合作开发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本行继续加强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信托、华夏基金、信诚基金、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信诚保险等公司的产品研发合作,报告期内与上述公司合作发行个人理财产品722支,实现销售额约844亿元人民币。

    — 发挥托管业务平台优势。本行与中信集团各子公司在产品开发、产业(创投)基金业务平台搭建以及托管市场开拓等方面展开了全面合作。其中,本行与中信资本合作的PE产品本外币托管规模折合人民币3.30亿元人民币,与中信证券合作的证券公司集合/定向资产管理项目托管规模119.80亿元人民币,与中信信托合作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达487亿元人民币。

    — 联合开发年金业务。2010年,本行和中信信托、中信证券多次组成联合团队进行客户投标和客户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已联合为167家客户提供企业年金管理服务。报告期内,本行与中信集团各子公司共同设计推出“中信信瑞”企业年金产品,规模达6113.67万元人民币;与中信信托合作推出“祥瑞信泰”企业年金计划,规模达1.41亿元人民币;与中信证券合作推出“锦绣人生”企业年金计划,规模达2.72亿元人民币;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金色人生1号”企业年金计划,规模达9711.78万元人民币。

    3.2.6 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

    本行与BBVA本着友好、互信、互利的原则,通过有重点地推进成熟项目合作,带动双方在各项业务领域的全方位战略合作。2010年,本行与BBVA在汽车金融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进一步推进了现金管理、国际业务、资金资本市场、养老金、投资银行、汽车金融、私人银行、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 现金管理方面,双方联合为中资跨国企业提供现金管理服务,迈出了本行跨境现金管理服务的第一步。未来,双方还将在本外币账户管理、收付款和流动性管理以及客户资源共享方面继续深化合作。

    — 国际业务方面,双方合作的业务品种涉及传统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结算、现金管理等,并在联合营销和客户推介等方面实现互惠互助和资源共享。报告期内,双方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联合品牌营销宣传和现金管理系统开发等新合作领域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共实现国际结算量4.47亿美元,是上年水平的近5倍,累计贸易融资额17.16亿美元,是上年水平的30余倍。

    — 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双方实现外汇业务交易量6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0%;结构型理财产品交易量达95亿美元,呈跨越式增长;其他衍生品交易量达6亿美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双方在传统业务和创新型产品研发方面均进行了有效合作。

    — 养老金业务方面,本行和BBVA签署了《养老金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将在养老金领域积极、稳步推进开展多模式、多层次、分步骤的业务合作,为中国的养老金市场发展做探索性尝试。

    —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本行与BBVA在出口信贷、转贷款、跨境并购融资顾问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为本行战略客户在跨境投融资方面提供整体金融服务方案。报告期内,双方共同为客户提供跨境租赁服务交易额6,000万欧元,实现内保外贷金额5,000万美元。

    — 汽车金融方面,双方共同出资在中国境内成立汽车金融公司的合作项目已获本行董事会通过,并正式签署股东出资协议。合资公司的筹建申请已正式向中国银监会提交,筹建前期准备工作也正陆续开展。

    — 私人银行方面,双方将共同提供资金支持在本行内部设立一个独立运作的私人银行业务合作单元,共同为客户提供中“西”合璧高附加值的私人银行服务。

    — 培训方面,本行共举办赴BBVA培训项目11个,覆盖224名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过去三年的培训战略合作中,本行共组织56个境外培训项目,涉及810名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通过培训有效促进了双方业务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核心员工队伍的全球视野与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

    3.2.7 信息技术

    2010年是本行实施中长期信息技术规划和信息安全规划的第一年。全年本行共启动实施规划项目30余个,持续推进了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加大了应用系统建设力度,加速了信息技术治理的完善、实现了信息技术建设方式的有效转变、提升了信息科技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业务发展的紧密融合。

    — 持续推进应用系统建设。通过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呼叫中心等电子渠道系统建设,拓展服务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开展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全行客户信息文件系统ECIF、私人银行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有效支持了面向客户的细分管理、服务和营销需求;建设完成理财交易平台、贵金属交易系统等应用系统,有效支持了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开展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有关信息系统的预研与建设,有效支持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和内部管理的需要。

    — 完善运维体系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处置高效”原则,推进基于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的流程管理,构建全行一体化的运维保障体系。通过组织主要生产系统切换至分行的应急演练,信息系统可用性稳步提高,运维保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0年,全行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圆满完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信息安全保障任务。

    — 持续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明确了信息科技风险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并完善了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规范;实行月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建立了信息科技质量安全工作持续改进机制;组织开展全行信息科技风险检查,促进了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的落实;通过“质量之星”季度评比活动、将质量安全责任事件纳入员工月度考核、举办信息安全培训等措施,有效增强了全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3.2.8 境内分销渠道

    分支机构

    2010年,本行在继续加强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布局建设的同时,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部署的重要机遇,进一步完善了中西部省会城市和发达地级城市的网点布局。报告期内,南阳、江门、曲靖、漳州、乌鲁木齐、萍乡、鄂尔多斯、潍坊、保定、东营、惠州、镇江、安庆、安阳、大理、丽水、柳州、大同等18家分行,以及67家支行先后开业。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已在中国境内85个大中城市设立机构网点700家,其中一级(直属)分行35家,二级分行43家,支行622家。

    自助服务网点和自助服务设备

    2010年,本行在加强自助银行交易安全风险防范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助银行和自助设备分销网络,提高自助设备交易替代率。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在境内拥有1,235家自助银行和4,193台自助设备(取款机、存款机和存取款一体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5.64%和19.32%。

    手机银行

    为拓宽零售银行业务渠道,向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报告期内本行继续完善手机银行系统,为客户提供账户管理、转账支付、投资理财等服务,同时新增手机支付网关功能,并启动手机银行iphone等客户端版本开发。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手机银行客户数达17,030户,是上年末客户数的3.61倍;全年实现交易量1.29亿元人民币,是上年交易量的16.81倍。

    网上银行

    个人网银方面,本行坚持“提高科技替代率”的发展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体验为目标,提升产品客户体验和安全保护能力,报告期内推出个人网银5.4版,新增网银伴侣、文件证书保管箱、证书在线更新、薪酬支付、指定账户汇款、积分管理、贵金属等多项功能和措施。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网银客户数达441.24万,比上年末增长85.26%,其中数字证书客户达264.37万。2010年,本行个人网银交易笔数为983.64万笔,当年交易金额为10,088.94亿元人民币,分别达到上年的1.36倍和3.55倍。

    公司网银方面,本行成功上线了公司网银6.2版,推进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财资空间社区服务功能的优化,加快银企直联3.2版本建设,扩充了电子票据、授信业务、投资理财等新功能,电子银行服务渠道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报告期内,本行公司网银累计交易金额12.31万亿元人民币,是上年的2.5倍;交易笔数替代率、金额替代率分别达到30.25%和51.09%,比上年分别上升12.22个百分点和17.39个百分点。本行不断强化公司网银的安全性保障,通过加强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国家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及Verisign等安全厂商的合作,强化本行公司网银操作人员上岗资质管理,设立公司电子金融客服远程专家坐席和应急事件快速处理通道等方式,有效地保证了本行网上银行等渠道系统的安全。

    电话银行

    2010年,本行电话银行系统进一步拓展了在线交易、外呼营销和内部管理功能,通过与贵宾理财、网上银行、个人贷款、借记卡等各项业务的整合,不断完善客户集中经营平台。电话银行中心开展的外呼客户经营项目包含了理财营销、电话销售、个贷催收、客户关怀、满意度调查等多种类型,全年外呼量达到活跃客户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在同业保持领先水平。本行通过95558服务热线为大众客户提供全天候服务,通过10105558贵宾服务专线为本行管理资产总值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主动关怀,包括贵宾登机、汽车救援、高尔夫预约、医疗绿色通道等。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举办的“2010年中国银行业优秀客户服务中心”评选活动中,获得“综合示范奖”和“优秀关怀奖”。

    电子商务

    本行积极拓展电子商务,为客户提供网上购物支付等便捷金融服务。2010年,本行与76家非金融支付机构和直联商户开展合作,并联合非金融支付机构共同开展了14次专项网上支付营销活动。为便利客户,报告期内本行新增手机用户动态口令网上支付方式。2010年,本行B2C电子商务累计发生交易697.35万笔,交易金额24.49亿元人民币,分别是上年的2.92倍和4.00倍。

    3.2.9 境外子公司业务

    中信国金

    本行控股子公司中信国金是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投资控股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业务。中信国金全资拥有中信银行国际,并分别持有中信国际资产40%的股权及中信资本27.5%的股权。

    2010年,香港经济呈现较快增长,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良好表现助推下,香港居民投资及消费意愿明显上升,带动了本地银行贷款投放较快增长,同时贷款质量也持续向好。在此背景下,报告期内中信国金盈利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截至报告期末,中信国金总资产达1,504.87亿港币,比上年增长22.31%;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0.49亿港币,比上年增长14.52%。

    — 中信银行国际。继2010年5月中信嘉华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际后,作为中信银行国际在东盟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2010年12月新加坡分行的成功设立标志着中信银行集团国际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国际拥有30家香港分行、2家美国分行、1家新加坡分行、1家澳门分行、1家上海分行,以及于内地注册的中信银行国际(中国)有限公司。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国际总资产1,482.09亿港币,存款余额1,204.51亿港币,贷款余额888.18亿港币,资本充足率19.03%,核心资本充足率11.23%,拨备覆盖率45.48%,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0.57亿港币。

    — 中信国际资产。中信国际资产专注于资产管理及直接投资业务。2010年,在全球经济面对种种不确定因素下,中信国际资产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基本完成了年初设定的各项投资和发展目标,包括组建新的投资基金,以及为充分发挥中信集团协同效应而新设立的战略性管理平台(如碳资产管理平台)等。

    — 中信资本。中信资本是一家以投资管理及咨询为主业的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信国金和中信泰富为中信资本股东。2010年,中信资本成功完成募集多只私募基金,包括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号和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号等。截至报告期末,中信资本旗下管理的资产总值约3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20%以上。

    — 风险管理。中信国金通过借助战略投资者BBVA全面的风险管理经验,持续强化风险架构管理和风险承受能力。报告期内,中信国金致力于收紧信贷审批,执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逐步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计划,力争实现通过适当的风险工具、方法和流程,确保在关键风险管理领域满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高标准。

    — 集团内业务协作。2010年,本行与中信国金、中信银行国际之间的业务协作取得进一步突破。来自本行介绍并经中信银行国际审核批准的企业授信额度和实际贷款金额分别较上年增长262%和168%。中信银行与中信银行国际在产品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为境内客户提供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额及相应盈利,分别较上年大幅增长55%及60%。与此同时,其他新产品和新业务合作同样取得快速发展。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国际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领域已跻身香港银行业领先位置,并成为首家完成跨境人民币服务贸易结算交易,及首批提供非贸易人民币兑换服务的香港本地银行。

    振华财务

    振华财务是本行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其中本行持股95%,中信银行国际持股5%,注册资本为2,500万元港币。业务范围包括贷款业务(公司持有放债人牌照)和投资业务(主要包括基金投资、债券投资及股票投资等)。

    — 业务发展情况。2010年本行加强对振华财务有关业务的支持和合作,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截至报告期末,振华财务总资产折合人民币约10.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9%;净利润折合人民币约0.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3.64%。

    — 风险管理情况。2010年,振华财务继续遵循公司董事会制定的低风险经营方针,严格遵守相关风险管理办法,对资产进行密切监控。基于严格的风险管理,公司未出现不良贷款,投资业务也成功经受住了境外金融环境波动的考验,资产总体风险较小,资产质量保持优良。

    3.3 风险管理

    3.3.1 风险管理架构

    3.3.2 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技术

    2010年,本行继续致力于建立独立、全面、垂直、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培育追求“滤掉风险的收益”的风险管理文化,实施“优质行业、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主流客户”的发展战略,主动管理各层面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

    2010年,本行进一步优化信贷业务的授权管理体系,对于不同行业和地区进行差异化授信风险管理,对小企业授信实行差异化管理;加快评级系统建设,完善信贷审批授权与评级挂钩方式。2010年,本行零售评级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公司债项评级系统在部分分行开始试运行,为本行实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高级内部评级法打下坚实基础。本行持续加强评级基础管理工作,采取多重措施保障评级实施质量,不断完善信贷审批授权与评级的挂钩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加权风险资产计量、资本充足自我评估、监管达标等三个项目的筹备工作,为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做好准备。

    3.3.3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借款人或者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协议中所规定义务的风险。本行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本行贷款组合、投资组合、担保、承诺和其他表内、表外风险敞口等。

    公司贷款风险管理

    2010年,面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宏观调控力度频率加大,以及本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大的复杂形势,本行积极应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管理。报告期内,本行贷款重点投向定价较高的小企业、逐步复苏的实体经济,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供应链金融等本行特色业务,加大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退出力度,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授信。对房地产、“两高”(“两高”行业:指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等行业以及竞争力不强、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外向型企业,本行从严控制贷款投放。本行主动退出高风险贷款,按照户数的一定比例确定主动退出的客户名单和计划,确保信贷资源投放到收益高、风险低的客户。报告期内本行主动退出高风险客户890户,涉及贷款总额271亿元,占全部公司贷款客户数的6.7%。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2010年,随着中国政府四万亿扩大内需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高速增长,防范有关信用风险成为本行风险管理的重点。本行按照“支持、维持、调整、退出”的原则,审慎开展政府融资平台授信业务:一是严把授信准入关,重点支持有充足稳定现金流的政府融资平台,确保政府平台贷款在信贷组合中占比相对较小。二是加大风险排查和整改力度,有效化解风险。总行全年共进行四次逐户现场检查(覆盖比例达到100%),并对重点分行的重点项目开展针对性风险排查。三是着力构建主动退出机制,及早退出高风险贷款,贷款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四是及时按照监管要求,开展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自查清理和解包还原工作。

    — 房地产开发贷款。本行审慎把握房地产贷款投放。2010年,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资金需求明显增加,本行在从严审批的前提下适度支持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优质开发商开发的优质住宅项目。与此同时,本行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调控风险,特别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强化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一是坚持项目抵押和资金封闭管理,组织分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全面风险排查;二是对房地产开发贷款授信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三是要求重点分行组建房地产专业管理团队,提高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

    (下转B83版)

    项目截至2010年

    12月31日

    截至2009年

    12月31日

    可供出售投资减值准备241371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0921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合计350586

    项目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名义本金公允价值名义本金公允价值
    资产负债资产负债
    利率衍生工具210,3591,4811,521174,1791,7622,203
    货币衍生工具429,7302,9852,591271,6231,4051,404
    信用衍生工具968799561420
    权益衍生工具3955512611
    合计641,4524,4784,126446,8843,1823,628

    项目2009年

    12月31日

    本期增加本期收回2010年

    12月31日

    应收贷款利息1,78858,820(57,687)2,921
    应收债券利息2,1746,015(5,190)2,999
    应收其他利息1737,625(7,593)205
    小计4,13572,460(70,470)6,125
    应收利息减值准备余额(34)4(30)
    合计4,13572,426(70,466)6,095

    项目2010年

    12月31日

    2009年

    12月31日

    抵债资产原值  
     —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487685
     — 其他234303
    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205)(311)
     — 其他(75)(67)
    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合计441610

    项目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公司存款      
    活期752,21943.5581,48343.3392,61938.2
    定期677,84339.1516,36938.5430,23141.9
     协议30,1301.77,8100.67,9700.8
     非协议647,71337.4508,55937.9422,26141.1
    小计1,430,06282.61,097,85281.8822,85080.1
    个人存款      
    活期87,5215.166,9085.050,4704.9
    定期213,23312.3177,16713.2154,00515.0
    小计300,75417.4244,07518.2204,47519.9
    客户存款合计1,730,816100.01,341,927100.01,027,325100.0

    项目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公司存款      
    活期735,18845.0563,53444.8384,03140.7
    定期633,49738.7485,85138.5388,79341.2
     协议30,1001.87,8100.67,9700.8
     非协议603,39736.9478,04137.9380,82340.4
    小计1,368,68583.71,049,38583.3772,82481.9
    个人存款      
    活期71,1404.449,0663.940,4564.3
    定期194,50511.9160,61312.8130,06213.8
    小计265,64516.3209,67916.7170,51818.1
    客户存款合计1,634,330100.01,259,064100.0943,342100.0

    项目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人民币1,583,50191.51,214,77390.5
    外币147,3158.5127,1549.5
    合计1,730,816100.01,341,927100.0

    项目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环渤海地区(1)492,18228.4408,34130.4
    长江三角洲439,50425.4346,03625.8
    珠江三角洲及海峡西岸241,64114.0176,91613.2
    中部地区218,97812.7158,46311.8
    西部地区187,53010.8127,9749.5
    东北地区54,4953.141,2203.1
    境外96,4865.682,9776.2
    客户存款合计1,730,816100.01,341,927100.0

    项目逾期╱不定期3个月到期3–12个月到期1–5年到期5年后到期合计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公司存款828,62547.9299,62017.3254,81014.743,5242.53,4830.21,430,06282.6
    个人存款149,9038.777,3864.562,3443.611,1160.650.0300,75417.4
    合计978,52856.6377,00621.8317,15418.354,6403.13,4880.21,730,816100.0

    项目2010年12月31日2009年12月31日
    信贷承诺  
     — 银行承兑汇票427,573305,363
     — 开出保函68,93262,901
     — 开出信用证116,52952,585
     — 不可撤销贷款承诺60,49641,229
     — 信用卡承担49,84440,597
    小计723,374502,675
    经营性租赁承诺6,6414,585
    资本承担424695
    用作质押资产6,9525,241
    合计737,391513,196

    主要指标(1) 本行数据(%)
    标准值(%)2010年

    12月31日

    2009年

    12月31日

    2008年

    12月31日

    流动性比例    
    其中:人民币≥2556.7548.1251.37
       外币≥2568.68104.4783.24
    存贷款比例(2)    
    其中:人民币≤7573.3179.9673.29
       折人民币≤7572.8379.6272.14

    项目2010年

    12月31日

    2009年

    12月31日

    2008年

    12月31日

    扣除前总资本160,928122,735106,969
    其中:核心资本总额119,166103,57392,042
       附属资本总额41,76219,16214,927
    扣除:未合并股权投资及其他4,3144,14799
    资本净额156,614118,588106,870
    核心资本净额116,988101,52791,993
    风险加权资产1,385,2621,106,648746,547
    核心资本充足率8.459.1712.32
    资本充足率11.3110.7214.32

    项目年初金额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

    变动

    本年计提的减值年末余额
    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4,449(34)2,855
     2、衍生金融资产3,182(690)4,478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94,231(336)136,976
    金融资产小计101,862(724)(336)144,309
    投资性房地产16154248
    合计102,023(670)(336)144,557
    金融负债     
     1、交易性金融负债(2,755)(10)(10,729)
     2、衍生金融负债(3,628)710(4,126)
    金融负债合计(6,383)700(14,855)

    项目年初金额价值变动

    损益

    公允价值

    变动

    本年计提

    的减值

    年末余额
    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839(35)151
     2、衍生金融资产2,173(664)1,866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9,199401(569)32,845
     4、贷款和应收款133,966(286)160,686
     5、持有至到期投资7,1333,670
    金融资产合计183,310(699)401(855)199,218
          
    金融负债(151,841)244(175,035)

    项目2010年比上年末╱上年增减(%)主要原因
    存放同业款项81,955211.39资金充裕,存放同业款项增加
    交易性金融资产2,855(35.83)交易性债券投资减少
    衍生金融资产4,47840.73衍生产品重估正值增加
    应收利息6,09547.40客户贷款及债券投资规模增长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36,97645.36资金充裕,带动投资力度加大
    投资性房地产24854.04自有固定资产转入及公允价值增加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41,663(48.50)结构调整,同业存放款项到期减少
    拆入资金7,07255.33短期流动性需要
    交易性金融负债10,729289.44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增加
    应交税费2,598158.76应税收入及应税所得增加
    应付利息8,56931.06客户存款及应付债券规模增长
    应付债券34,91589.53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
    其他负债4,01833.49待清算款项增加
    盈余公积5,61858.9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30,57672.54净利润大幅增长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30833.70中间业务发展迅速
    投资收益43(72.61)衍生金融产品投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市场回暖,公允价值重估收益增加
    汇兑净损益1,58399.87外币结售汇业务增长
    其他业务收入27850.27邮电费等其他业务收入增长
    营业税金及附加3,68533.47应税收入增加
    资产减值损失5,249100.42组合基准信贷资产减值准备增加
    营业外收入817281.78固定资产及抵债资产处置收益增加
    所得税费用6,91646.99应税所得增加

    项目2010年
    公司

    银行业务

    个人

    银行业务

    资金业务中信国金其他业务及未分配项目合计
    经营收入42,8638,4091,9922,849(348)55,765
    成本费用(13,567)(7,286)(362)(1,285)(47)(22,547)
    资产减值损失(3,678)(546)(1,025)(5,249)
    营业利润╱(损失)25,6185771,630539(395)27,969
    项目2010年12月31日
    公司

    银行业务

    个人

    银行业务

    资金业务中信国金其他业务及未分配项目合计
    分部资产1,309,027239,356399,306123,4645,3432,076,496
    分部负债1,525,051277,97240,594112,7574021,956,776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担640,30844,16938,897723,374
    项目2009年
    公司

    银行业务

    个人

    银行业务

    资金业务中信国金其他业务及未分配项目合计
    经营收入30,4606,7151,6052,834(813)40,801
    成本费用(11,253)(5,709)(601)(1,441)(56)(19,060)
    资产减值损失(1,236)(661)(10)(491)(221)(2,619)
    营业利润╱(损失)17,971345994902(1,090)19,122
    项目2009年12月31日
    公司

    银行业务

    个人

    银行业务

    资金业务中信国金其他业务及未分配项目合计
    分部资产1,018,524161,117437,793105,83547,5271,770,796
    分部负债1,064,834220,865265,12193,72823,4751,668,023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担438,05934,88629,730502,675

    项目2010年
    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及海峡西岸

    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总行香港抵销合计
    经营收入13,8927,59912,7816,7845,6351,6114,5072,95655,765
    成本费用(5,334)(2,971)(4,543)(2,611)(2,322)(626)(2,805)(1,335)(22,547)
    资产减值损失(1,098)(847)(1,371)(407)(235)(24)(242)(1,025)(5,249)
    营业利润╱(损失)7,4603,7816,8673,7663,0789611,46059627,969
    项目2010年12月31日
    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及海峡西岸

    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总行香港抵销合计
    分部资产491,160286,131549,592260,996224,36257,878637,529116,295(547,447)2,076,496
    分部负债482,494281,102540,602256,611220,19056,517555,563111,144(547,447)1,956,776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担172,279103,236179,721105,89054,38624,76344,16938,930723,374
    项目2009年
    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及海峡西岸

    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总行香港抵销合计
    经营收入10,0754,9998,6154,4263,9141,0984,7882,88640,801
    成本费用(4,353)(2,408)(3,690)(1,782)(1,564)(473)(3,277)(1,513)(19,060)
    资产减值损失(538)(194)75(314)(302)(220)(624)(502)(2,619)
    营业利润╱(损失)5,1842,3975,0002,3302,04840588787119,122
    项目2009年12月31日
    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及海峡西岸

    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总行香港抵销合计
    分部资产425,476247,270494,644205,709162,46354,656782,818107,089(709,329)1,770,796
    分部负债418,175242,924486,007201,929158,44853,499721,31395,057(709,329)1,668,023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担127,56158,298129,63169,25036,81916,50034,88629,73050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