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信息披露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加息通道下 “随息而动”巧理财
  • 罗杰斯:
    黄金有望上攀2000美元
  • 调控效果显现 输入型通胀压力或减
  • 欧洲央行打开紧缩大门 利差交易或卷土重来
  • 加息周期巧选保险 万能险利率遇上调压力
  •  
    2011年4月8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理财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理财一周
    加息通道下 “随息而动”巧理财
    罗杰斯:
    黄金有望上攀2000美元
    调控效果显现 输入型通胀压力或减
    欧洲央行打开紧缩大门 利差交易或卷土重来
    加息周期巧选保险 万能险利率遇上调压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加息通道下 “随息而动”巧理财
    2011-04-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媛 ○编辑 金苹苹

      在下周CPI等宏观数据公布之前,与今年首次加息时隔不到2个月,央行再度祭出加息利器。面对自去年10月以来的第四次加息,紧缩预期不仅影响着宏观经济,也与百姓投资理财密切相关。年内加息还会有几次?加息通道下理财该如何“随息而动”?成为了许多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记者 王媛 ○编辑 金苹苹

      加息临近“尾声”?

      在半年内历经四次加息后,本轮加息的特点已经若隐若现,各期限利率呈现出了“除1年期限外,各期限存款利率升幅都大于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则出现平坦化”的加息特点。一方面,存款利率陡峭化变动。比如1年期定存调整幅度100个基点,5年期定存调整幅度165个基点。而贷款利率则呈现平坦化变动,比如1年期及以内贷款利率调整幅度100个基点,5年期以上期限的调整幅度仅为86基点。本轮加息之所以产生上述特点,业内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解决通货膨胀背景下的存款负利率问题,而贷款层面并不具备加息的宏观基础,甚至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阻力。

      与前三次加息不同,本次加息各期限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相同,均为25个基点。以5年定存利率为例,这次升幅仅为25个基点,而去年10月份开始加息时,5年定存利率升幅则为60个基点。

      “不能以长期定存利率的升幅收窄来判断加息已到尾声。尽管本次加息平均升幅是四次加息中最小的,尤其是长期的定存利率。”一银行债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对于加息还有几次基本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半年内经历了四次加息后,紧缩政策初见成效,未来加息是“加一次少一次”,目前已经进入加息通道的中后期;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胀压力在二季度仍存在,在通胀趋势较为明朗,经济增长的大幅下行风险逐渐被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数据排除之后,宏观调控可能将重拾紧缩路线。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就预测,剔除本次加息后,到今年末还将加息2—3次。

      

      升息通道下理财“随息而动”

      加息后,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转存”、“提前还房贷”一时间又成为热门话题。银行理财师提醒,升息通道下,除了转存要注意存款天数外,还可以通过滚动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来让投资收益“随息而动”。而对于有提前还房贷能力的投资者来说,需根据合同里的还贷方式,结合自己的情况而考虑是否提前还贷。

      在加息首日,一些银行又出现了以中老年为主力的“转存潮”。应对这种情况,各家银行也早有准备,在第一时间公布了本次加息的转存临界点。根据公式测算,本次加息后,3个月、半年和1年期定存的临界点分别为10天、18天和33天,而2年、3年和5年期定存的转存临界点分别为49天、64天和95天,若已存天数大于上述临界点,则转存就不划算。值得一提的是,网上银行也可让投资者免去排队转存的烦恼。据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开通网上银行,储户完全可以在家办理转存业务,无需去柜面办理。

      面对数次加息,银行理财师建议投资者缩短定存期限,可多考虑三个月或半年内的短期理财品种进行投资,而理财产品也顺应加息趋势,开始进行升级换代。在加息通道中,一些银行顺势推出了一些滚动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每个工作日都可申购赎回,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比如建行上海分行近期推出的“乾元—日新月异”开放式资产组合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申购赎回日将原先的每月1天改为了每个工作日,在保障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投资者也可获得略高于定存利率的收益。

      毫无疑问的是,本次加息后,商业贷款购房成本再次增加。以贷款100万、20年期 (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 为例,本次加息后,月还款额为7633.4元,较加息前增加118.7元,而二套房的月还款增加约133.9元。是否需要提前还贷,需因人而异。银行人士建议,若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购房者,在进入还款期的中期之后,月供基本上是以本金为主,此时提前还款能节省的利息已经很有限。而对于采用了等额本金还款法的购房者,当还款期超过一定期限后,月供中的本金开始多于利息,故时间越往后,提前还款对节省利息的效果越不佳。贷款人若盲目进行提前还款,意义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