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消费启动需细火慢炖
今年经济平稳运行可期
一季度已经过去,完整的经济运行成绩单也即将出炉,但1至2月的数据不免让人对今年的经济稳步增长有所疑虑: 汽车、住房大件消费被“限”,内需不振,将拖累中国经济增速。而专家指出,启动内需属于细火慢炖,急不得。随着居民消费升级,新的消费热点可以拉动更多的行业,并催生一批新兴服务行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更为重要的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虽会带来短期阵痛,但可为今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王晓华
一季度已经过去,完整的经济运行成绩单也即将出炉,但目前已有人对今年的经济平稳增长产生了怀疑。
由于车辆限购和高价商品房的严控政策 ,业界担心汽车和住房消费这两大支柱产业将无法再担纲重任,拖累中国经济。
来自国家统计局前两个月的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18亿元,同比增长15.8%,但比2010年12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那么,这种回落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是否影响今年乃至未来五年经济平稳发展态势?
就数据而言,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250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住宅投资3014亿元,增长34.9%。这表明保障房建设已经开启了结构调整、保障民生的大门,将弥补商品房销售下滑带来的市场影响。
应该看到,消费需求的增长有自身客观规律,受到一些中长期因素的制约,也需要以长效机制来化解。例如,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旺盛,也容易通过刺激政策迅速扩张起来。而消费需求增长一直比较稳定,年度内提高幅度较小,不太容易短期内超过投资需求增速。又如全社会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部分,政府消费可以通过增减财政开支直接调节,而居民消费行为属于家庭和个人自主决定,政策刺激比较间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源头活水,也能为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注入活力。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和社会救济七个方面,直接涉及居民消费。研究表明,“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若保持8%的年均增长速度,可以实现人人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最低社会保障,以及适当的住房救助和基本养老。按照此目标测算,到2015年,政府基本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可由2008年的5.4%提高到9.3%,平均每年拉动居民消费1.1万亿元,居民消费率可由35.3%提高到41.1%。
当然,从发展趋势上看,居民消费升级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需要因势利导。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经从生存型向改善型和发展型转变。现在的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改善居住出行和交通条件上。除了买房、建房、买车需求迅猛增加,我国服务型消费也急剧扩大,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已居世界第一。城乡居民的新一轮消费升级,至少还将持续十到二十年。
居民消费的增长根本上取决于收入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要完善年度的刺激消费政策,更需要通过健全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相关税收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等长效措施,引导全社会建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应该看见,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很快,1990-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长8.3%,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全世界居民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但同时也要看见,与更快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速度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增速明显偏慢。1978-2008年的30年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增长9倍,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高达14倍。而且,由于投资增速长期快于居民消费增速,因此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下降。1990-2008年我国投资年均增长22.1%,比居民消费年均增速高出13.8个百分点;同期,投资率(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上升,而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应下降,从48.8%下降为35.3%。
因此,只有政府增加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确保百姓各方面保障齐全,才能真正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有专家指出,启动消费需细火慢炖,急不得。消费增长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保障全方位的建立健全,人们消费意识和心理的改善,消费最终会扛起经济发展的大旗。
客观地说,消费已经拉动行业的增长,新的消费热点可以拉动住宅、建材、装修、钢铁、加工、橡胶、化工、电子、旅游等更多的行业,并催生了一些新兴服务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以预见,我国经济今年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而健康的发展方式更为重要,这将为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