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银行业绩集体超预期 传统业务辉煌或难续
近期各家上市银行纷纷公布年报,虽然在2010年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但各家银行通过“以价补量”的努力依然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展望2011年,货币政策收紧已成必然。面对加息通道下的经营压力,银行是否能够维持近几年来的高增长?近期,在银行亮丽年报的刺激之下,银行股掀起了一波估值修复行情,目前是否为投资银行股的良机?本期金融圆桌邀请银行业专家一一解析。
⊙记者 唐真龙○编辑 于勇 颜剑
嘉宾
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杨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煜辉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 赵庆明
业绩超预期
上海证券报:目前包括工农中建交等在内的五大银行,都已经公布了2010年年报,从这些银行的业绩来看,您认为是否符合预期?带来银行业绩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赵庆明:应该说,超过了我的预期。2010年初,我预期各大银行仍能实现10%以上的利润增长,低于15%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是否能够实现20%以上的增长,当时确实没敢想。从各行的年报来看,五大行净利润增长率最低的也超过了的25%,最高的农行则增长了45.97%。
促进银行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各行总资产增长率均超过了10%,增长最快的中行和交行则实现了接近20%扩张。资产规模的大幅扩张直接带来了利润的大幅增长。此外,各家银行都相对压缩成本,成本收入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也有所增加,这都促进了净利润的增长。
杨涛:从已经公布年报的银行2010年业绩来看,许多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的业绩都超出了市场预期,其主要支撑因素一是净利息收入的增长,二是中间业务的增长。对于前者来说,既是由于非对称加息使存款成本下降、息差不断扩大,也因为信贷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增长。对于后者来说,则反映出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转型压力,在信贷规模趋于紧缩的背景下逐渐体系出来,迫使银行逐渐加快中间产品创新。
刘煜辉:基本符合预期。从五大行的年度财报分析,银行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自息差收入和中间收入的大幅增长,息差收入增长受益于净息差都有所扩大,尽管新增信贷规模有所减速(2010年整个银行新增信贷规模增长19.7%,这五大系统性银行还承担了一定宏观调控的职责,所以信贷增速比整体增速还要略低一点);中间收入的高速增长值得分析和关注。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在宏观当局严格的信贷规模管制下,银行突破额度管制,运用一些影子银行业务(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尽可能将闲置资金运用出去。
当前,拥有过多储蓄的企业家和其他富裕个人数量正在不断增多。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值之际,他们无意把钱存入银行。因此,他们乐于把资金投入非正规渠道,借给那些资金拮据的私营企业和房地产的项目公司,每年收取10%甚至20%的利息。很显然,银行参与了其中,成为了这些资金的桥梁,而且这个量做得很大。
以2010年为例,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但是实体经济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和委托贷款从金融体系新增融资达3.47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24.2%,同比多增2.33万亿元。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将闲余资金尽量用出去(委托贷款最大的去向还是房地产项目,因为只有这个能承担高达10%以上的回报承诺),既回避了规模限制,又增加了2~3个点的中间业务收入,这是很理性的选择。如此,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供给总是在对冲体系内收缩。
告别传统业务辉煌时代
上海证券报:在日前各家银行举行的年报发布会上,包括五大行等在内的负责人均表示今年将调低信贷增速,这是否会影响今年银行的净利润,您对2011年银行净利润的增长如何看?银行是否已经告别高增长的时代而趋向平稳?
赵庆明:在仍然以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的情况下,信贷规模的相对收缩当然会影响到各家银行利润的增速,但是由于资产规模仍然会随着信贷资产增加而扩张,利润仍会继续保持增长。今年已经两次加息,仍存在继续加息的可能。当前来看,加息会使银行息差扩大,有利于银行增加收入。当然不利因素也存在,我担心不断趋紧的宏观调控有可能使得银行的不良贷款有所增加,侵蚀一部分利润。不过整体上看,我预计今年各大银行仍然能够实现15%以上的利润增长。未来几年我国经济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尽管十二五规划将增长目标设定为7%,综合过去来看,实际增长率应该超过这一目标。如果再考虑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率,我认为未来几年我国主要银行仍然能够保持较快增长,尽管增速会较十一五时期有所降低,但是还不能说就告别了高增长时代。
杨涛:在主要依靠净利息收入的情况下,2011年信贷规模和增速的下降,对于银行确实有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经济基本面因素支撑了银行中间业务的继续快速增长,另外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处理已经逐渐到了尾声,银行资产质量相对稳定,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息差空间仍然有上升趋势,这些都构成了影响银行经营的正面因素。总的来看,2011年银行利润同比增长可能会远低于2010年普遍30%以上的水平,但仍然会保持较高同比增速。
刘煜辉:2011年银行盈利应该会有所放缓,一是今年信贷增速肯定会显著低于去年,有可能降至15%;二是几次利息率调整,都有一定的非对称性,息差会有所下降;三是由于今年信贷额度卡得很紧,银行存款派生能力受限,负债压力非常大,成本上升很快。
从中长期看,我觉得应该这样表述合适,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息差收入)已经告别高增长时代。
中国信贷总量/GDP的比例已经达到120%~130%,这都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来没达到过的高度,从这个角度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增长大大超出经济总量增长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或者说,传统业务再往上发展的空间有限。
但是中国的信用供给总规模/GDP的比例与美欧发达经济体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到了一个金融结构实质性跃升的前夜(或者拐点),未来信用供给的发展空间留给金融市场从2009年以来,已经初显端倪。中国的商业银行一定要适应这种变化,谁的业务最先转型,谁就能成为这个行业未来的领先者。
紧缩的挑战
上海证券报:清明假期刚过,央行即宣布加息,您认为这次加息对银行将产生哪些影响?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加息通道,未来将还有可能继续加息,这将对银行经营产生哪些影响?
赵庆明:本次加息整体上有利于扩大银行的息差,增加银行的收入。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就是银行的不良贷款有可能会稍有增加。但当前看贷款质量普遍较好,风险可控,不至于产生较多不良贷款。日前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加息,欧元区也步入了加息通道。美国尽管不会紧跟欧洲加息,但是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加息也会有所提前。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未来仍可能多次加息。我个人认为,随着加息次数的增加,加息扩大息差,从而增加银行收入的效应会逐渐被可能增加的不良贷款抵消。不过,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硬着陆,银行的贷款质量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不良贷款率仍然会在可控范围之内,银行利润所受影响不大。
杨涛:就本次加息对银行的影响来看,那些活期存款占比高而长期贷款占比低的银行、存贷比高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的银行,相对受益要高一些。但总的来看,本次加息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应该偏中性。在未来的加息政策选择中,一方面仍然会延续政策层对普遍依靠息差收入的银行进行保护的思路,另一方面也估计不会出现银行净息差大幅上升的情况。这样,未来可能的加息政策将会使银行息差相对稳定或适度增长,应该会对银行经营有中性偏好的影响。
刘煜辉:此次活期调了10个bp,而活期存款大致占到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的一半,所以对于银行负债的成本还是会有影响,利差可能会减小一点。
如果宏观管理者认为保持经济中积极的真实利率水平,对于实现资产泡沫的“软着陆”、抑制长期通胀的压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的话,那么中国利息率有可能从目前水平再升息100bp(四次加息),从而使得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4%的水平,这样年底中国的真实利率有望转正。但从中长期看,这还远远不够,至少应升息200bp以上,因为中国过去十年平均真实利率水平是1.33%。
上海证券报:除了加息之外,央行还有可能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0%的历史高点,包括大型银行在内已经呈现流动性紧张的问题,这一问题将对银行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庆明: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是部分对冲新增的外汇占款,并没有绝对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银行的边际可贷资金仍然是增加的。当然,央行利用准备金这个工具的另一个重要意图就是向市场表明央行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决心。整体上看,提高准备金率导致的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是短暂的,当然,个别银行由于资金筹集能力较弱,其流动性紧张会特别突出。任何一家银行如果存款增长能够达到业内平均水平,而新增贷款不高于业内平均水平,在上调存款准备率时就不会出现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央行运用这一工具的目的也恰恰是为了控制信贷的过快增长,那些过多投放信贷的银行自然受到这一工具的惩罚。
杨涛: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的影响,从短期看,由于银行需要对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对银行的影响偏负面;但从中长期看,由于市场资金紧张,同时商业银行的议价能力不断提高,对银行的影响同样也带来一些正面影响。考虑到日本地震、产油国局势动荡带来的潜在巨大通胀压力,未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继续上调的趋势。面对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带来的压力,银行一方面拉存款和扩大融资的冲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会更有动力来压缩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改善资产质量。
刘煜辉:不断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流动性吃紧是必然的。近20%资金被锁在低息资产(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央票)上,对利润影响显著。
理论上而言,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上限。只是该工具再上调,将会影响到银行的贷存比,这样就可能使得有些银行不仅无资金可贷,还得压缩存量贷款规模来缴存法定准备金了,从而出现短期流动性问题。
对此,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监控和管理必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上海证券报: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社会上整体流动性依然充裕,通胀压力很大,但从银行体系来看,流动性已经呈现紧张的局面,这一局面将给宏观调控带来哪些压力?
赵庆明:我并不认同银行体系呈现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流动性紧张仍然是个别银行的问题,并不具有普遍性。在外汇占款持续增加,通胀形势不乐观的形势下,央行就一定会通过调控来加大回收流动性。对此,每一家银行都应该适应调控,主动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否则,如果仍然一如既往大规模扩张信贷投放,那就一定会受到流动性紧张甚至自身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惩罚。
杨涛:我国目前的通胀压力来源于供给面和需求面两方面的作用,其中货币因素确实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政策调控的重点之一也是收缩流动性。当前金融政策调控的重要矛盾,就是一方面货币政策主要还是需通过银行体系在完成,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和“利率双轨”现象严重,大量的资金在银行体系之外循环,而且难以由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导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经济变量逐渐脱离。
刘煜辉:在贷款额度限制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下,无论是货币量增长还是贷款增长都明显放缓。但中国的流动性仍相当充沛,因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逐渐下降。
原因在于数量型的货币调控,虽然对于限制银行放贷能力立竿见影,但是对于资金脱离银行,显得意义全无。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供给总是在对冲体系内的收缩。结果就是有关部门陷入了一场棘手的“猫捉老鼠游戏”。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可能不得不转到以价格调控当纲的轨道上来。
银行怎么办
上海证券报:在步入加息通道以及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的局面下,银行都选择了调整信贷结构,您认为在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银行信贷投向和投放结构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赵庆明:针对加息和流动性趋紧,银行一定会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对业务尤其是信贷结构作出调整。首先,从宏观层面上看,银行信贷调整的大方向会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一致,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变。其次,从微观层面上看,在银行仍然主要是靠利差收入的情况下,面对信贷规模管制,各家银行一定都会尽可能将资金配置到高收益的客户群体上,但是高收益往往也就意味着高风险,因此,这也就存在着一个收益与风险平衡的问题。
杨涛:在“十一五”期间,银行信贷在行业结构上偏向重化工业、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在期限结构上向中长期贷款集中,在客户结构上向大企业集团和政府融资平台集中。进入“十二五”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银行业信贷结构也必须调整,以更加适应产业升级方向和国家政策引导方向。例如,针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低碳经济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需求,提供更有效的信贷支持。
刘煜辉:在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下,中国银监会从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四大监管指标织成了一张监管的高压网,剑指国内商业银行粗放式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风险隐患。毋庸置疑,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未来一定是谁扩张,谁难受。
同时利率市场化也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突破口,这都要求中国银行业外延式扩张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要做深度调整。
近两年,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转变正在悄然发生,无论大行小行都开始探索差异化经营模式,中小企业贷款方兴未艾,有了实质性的推进,现在成了各家银行主推的业务;面对日益增长的私人财富,财富管理、私人理财成为了银行未来希望大展拳脚的蓝海;在内部管理方面,流程改造、资源整合成为一些行业领头者先行一步的尝试。
上海证券报:谈一下对银行股的看法,虽然银行业绩不错,但银行股一直被低估,您如何看待银行股的投资机会?
赵庆明:当前我国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市净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我个人认为银行股具有了很高的投资价值。尽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银行股的表现弱于大势,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留下了未来的上涨空间。对那些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投资者,现在正是大量买入银行股的有利时机。
杨涛:当前我国银行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相对较低,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银行的水平。就此角度说,银行股确实具有估值修复的动力,存在股价上行趋势。另一方面,在稳健政策的趋势下,银行业绩高增长周期逐渐进入尾声,另外房地产调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也带来盈利前景的担忧。综合来看,我认为虽然今年银行股存在回涨可能性,但宏观经济和政策背景仍然带来众多利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