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露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3000点上市场犹疑 周期股仍受宠
  • 防通胀与促转型
  • 华夏基金:龙头老大的“主题投资经”
  • 每日关注
  • cnstock
  • 基金投资成败暗喻股市“风格转换”
  •  
    2011年4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3000点上市场犹疑 周期股仍受宠
    防通胀与促转型
    华夏基金:龙头老大的“主题投资经”
    每日关注
    cnstock
    基金投资成败暗喻股市“风格转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防通胀与促转型
    2011-0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庄健 ○主持 于勇

      ⊙庄健 ○主持 于勇

      

      4月6日,央行又加息了。这是自去年进入货币紧缩周期以来央行的第四次加息(今年的第二次),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2010年以来央行还九次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去年六次今年三次),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0%。此外,央行还多次运用发行央票、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等工具收紧流动性,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从货币和信贷“龙头”上收紧,防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实际上,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已把“稳定物价总水平”(即防通胀)确定为全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那么,今年的通胀走势究竟如何?“防通胀”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短期“防通胀”和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又存在何种关系?

      首先,中国面临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把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存在较大难度。目前对通胀形成压力的因素可概括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国际输入等三个方面。需求拉动体现在流动性宽裕、国内粮食供求紧平衡、房价居高不下和地方投资冲动;成本推动体现在劳动力、土地、资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国际输入体现在国际石油、粮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今年前两个月,尽管央行已采取多种货币信贷紧缩手段,但CPI涨幅还维持在4.9%的较高水平。3月份以来,伴随各地陆续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成本还将上升;由于国际油价高企,4月7日国家发改委再次上调国内油价,必然导致交通、农资、化肥等成本上升;一些食品、日用品酝酿涨价,也将推动食品价格上涨;再考虑到去年CPI涨幅“前低后高”的基数因素,初步判断今年的消费物价很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全年CPI增幅达4.6%左右的格局。

      其次,通过收紧货币和信贷“龙头”防止物价上涨过快可能会部分影响经济增长,但不会太大。经过两年多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实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显著增强。虽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会有所减少,但“铁、公、基”后续项目、保障房建设以及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上马都将推动投资的增长;虽然部分刺激消费的政策到期,但居民收入的增加、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也将支撑居民消费增长。如果说为“防通胀”而采取的货币信贷收紧政策导致部分偏热行业(如房地产、汽车)有所降温、从而影响部分经济增速的话,强劲的内需应能拉动全年实现9.6%左右的经济增长,仍还算是一个适度较快的增长水平。

      第三,短期“防通胀”和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相互促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防通胀”可以增强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有利于扭转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而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和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转变目前过于依靠重工业、外需和投资,导致信贷大量投放、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从而消除导致物价过快上升的货币条件。“相互制约”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防通胀”会影响对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以及部分公共产品(如水、电、气)定价体系的调整,而后者价格形成机制的理顺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迟迟不扭转人为压低的要素价格将延缓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步伐。旧有模式不转变,经济过热导致通胀加剧的情形还将重演。

      综上所述,尽管“防通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实现全年的目标有很大难度;“防通胀”有可能会牺牲部分经济增长速度,但不会影响全年经济保持适度较快的增长;短期“防通胀”和中长期“调结构”、“转方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必须着眼当前、兼顾长远,才能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