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巡礼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基金仓位再临“红线”
    “88魔咒”引发多空分歧
  • 机构集中买入明显减少
  • 热点主线清晰 股指蓄势上攻
  • 恒指退守23800点
  • 短期均线反压
  • 两市基指微跌
  • 国债指数“一枝独秀”
  • 大宗商品涨跌互现
  • 资金避险回流美元
    港股持续跑输A股
  •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
  •  
    2011年4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基金仓位再临“红线”
    “88魔咒”引发多空分歧
    机构集中买入明显减少
    热点主线清晰 股指蓄势上攻
    恒指退守23800点
    短期均线反压
    两市基指微跌
    国债指数“一枝独秀”
    大宗商品涨跌互现
    资金避险回流美元
    港股持续跑输A股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仓位再临“红线”
    “88魔咒”引发多空分歧
    2011-04-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史丽 资料图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与基金仓位一起上升的,是机构对于近期市场走向的谨慎情绪。上周,基金整体仓位升至88%,这个“象征”着市场缺乏后继向上动力的“传统指标”是否会再度“灵验”,3000点之上市场能否延续升势,基金多空双方产生分歧。

      

      再遇“88魔咒”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基金仓位监测报告显示,上周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8.00%,相比前一周上升2.06%。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上升1.75%,从90.54%上升到92.29%;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上升2.49%,从80.54%上升到83.03%。

      有分析人士据此指出,从基金仓位的绝对水平来看,市场平均仓位已达“88红线”,股票型基金仓位也已触及历史高点。

      业内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当基金仓位接近或达到88%时,即意味着基金手头已没有多少资金推动行情上涨,市场很可能面临下跌风险,这便是俗称的“88魔咒”。

      历史上有过若干次魔咒“灵验”的例子。最近一次如去年11月初,前期股市高歌猛进,部分券商测算基金整体仓位也水涨船高至90%上下。随后市场掉头向下,去年11月9日至19日之间上证综指累计下跌8.58%。

      

      多空分歧加剧

      鉴于目前的宏观调控形势,在仓位逼近历史高位之时,部分机构近期判断趋向谨慎。

      有基金认为,目前基金整体仓位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新基金发行规模普遍较小,有些资金甚至只是由“赎老买新”而来,整体新鲜血液供应不足,目前基金手中的弹药恐难以支撑大盘持续走强。

      此外,通胀隐忧也在掣肘基金的乐观情绪。从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看,上投摩根投研团队预期,短期通胀压力居高不下,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维持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市场也将继续反映物价、房价和紧缩性政策之间的博弈。

      “在政策持续收紧流动性和新基金发行效率下降的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没有增量资金入场,市场将上涨乏力,下行风险较大。”北京某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如此表示。

      不过,也有基金认为市场震荡上行将是大概率事件。摩根士丹利华鑫认为,未来市场将继续等待进一步的明确信号,多数负面因素影响将在二季度上半段逐渐淡化,即使市场出现短期回调也不会改变中期震荡上行的大趋势。

      

      基金逆市布局

      另一方面,在蓝筹股行情向上之时,亦有基金选择逆向而动。在部分基金眼中,消费、医药中有不少是被错杀的个股,随着估值修复行情的深化演绎,潜伏医药、消费的机会也在临近。

      金鹰基金杨绍基认为,消费板块二季度或存在提前布局的机会。东吴基金也表示,看好新兴产业在二季度的表现,同时出于预防业绩下滑的风险,应该积极配置年报季报业绩可能超预期的大消费板块以及行业景气度较高且得益于地方基建的部分板块。

      “二季度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都有机会。”某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对于一直被杀跌的医药股与消费股,反向操作的时机已经到来。机械涨了很多,涨多了就永远是利空。要敢于去潜伏医药与消费而不是去追机械,不要去杀20倍的消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