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B193:信息披露
  • B194:信息披露
  • B195:信息披露
  • B196:信息披露
  • B197:信息披露
  • B198:信息披露
  • B199:信息披露
  • B200:信息披露
  • B201:信息披露
  • B202:信息披露
  • B203:信息披露
  • B204:信息披露
  • B205:信息披露
  • B206:信息披露
  • B207:信息披露
  • B208:信息披露
  • B209:信息披露
  • B210:信息披露
  • B211:信息披露
  • B212:信息披露
  • B213:信息披露
  • B214:信息披露
  • B215:信息披露
  • B216:信息披露
  • B217:信息披露
  • B218:信息披露
  • B219:信息披露
  • B220:信息披露
  • B221:信息披露
  • B222:信息披露
  • B223:信息披露
  • B224:信息披露
  • T1:艺术资产
  • T2:艺术资产·新闻
  • T3:艺术资产·聚焦
  • T4:艺术资产·市场
  • T5:艺术资产·投资
  • T6:艺术资产·批评
  • T7:艺术资产·收藏
  • T8:艺术资产·大家
  • 拿来主义:大力引入外资画廊
  • 艺术家的自我运作
  •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须谨慎
  •  
    2011年4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T6版:艺术资产·批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T6版:艺术资产·批评
    拿来主义:大力引入外资画廊
    艺术家的自我运作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须谨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拿来主义:大力引入外资画廊
    2011-04-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夏雨

      ⊙夏雨

      

      早几年就听说画廊生意不好做。特别是2008年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画廊关门倒闭。当下这么热闹的二级拍卖市场,似乎也没有给画廊业带来多少效益。

      健康的艺术市场应该是一级市场带动二级市场。但在中国恰好相反,甚至,当下如火如荼的拍卖仍然很难带动画廊的生意。无论是本土画廊还是外资画廊,在中国好像总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个中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就有行业规范的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一点是我们一直忽略的,那就是外资画廊的作用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其实,无论你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外资画廊一直是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资本相对雄厚之外,他们的职业素质、专业品质都值得称道。可是,问题在于中国有中国的一套,洋人来了,大多要适应“中国特色”。可就是这个“中国特色”,制约了我们的发展。

      第一个就是高关税。中国对文化产品一直采取高关税政策。这让很多外资画廊对中国市场望而却步。已经在全球扩张至10家分店的世界著名的高古轩画廊,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最火爆的时候,仍然没有动心思想在中国内地开画廊,今年却在中国香港高调开张。被人问起为什么不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老板高古轩直言:中国内地目前的环境还不适合做生意。我想高古轩说的绝对不是市场还不够火。税收太高,不好操作,对于商业画廊来说没有利润空间,这可能才是根本原因。

      然后就是保险问题。艺术品是一种复杂的商品,其价值需要有非常专业的评估体系作保障。在这方面,中国的行业水平还有待提高。

      保险行业的相对落后也对画廊经营也造成了一定困难。据北京某大型外资画廊负责人介绍,他们画廊的保险需要通过国外总部在当地的保险公司投保,再委托中国的正规保险公司代理相关业务。由于艺术品价值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国内保险公司对这个行业望而却步。而在西方艺术品保险业,有非常规范的评估体系和行业制度。在制度上有保障才能有长远发展。

      税收和保险只是一个表层问题,而深层的问题则在于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开放心态。

      如果想加大行业规范力度,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应该大力引入外资画廊。让更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进入中国。就像早年间外资企业的引入,无论从学习管理经验、形成企业文化、壮大行业规模等方面对本土私营企业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但是,文化产业领域仍然让外国人觉得是块难啃的骨头。而实际上,就这几年艺术市场的情况看,房地产热之后恐怕最热的就是艺术市场了。中国有句老话叫趁热打铁,现在应该是把艺术市场规范这块铁打硬打实的时候了。怎么才能规范?除了用心制定法律法规还要有开放的学习心态。毕竟,就艺术品市场来说,人家已经比我们早搞了上百年,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